目标为点 过程为面 评价为线
2020-12-23赵丽尔
摘 要:阅读课中的“对话”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重在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学习水平的提高。“对话”是一种阅读学习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话”活动的开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以几堂研讨课为例,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对话”;学习活动;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7-0018-02
“对话”作为一种阅读策略,是课堂常见的一种学习活动,在语文课堂中经常被采用。但笔者在听取了学校一些语文常态教研课后,发现在我们当下语文课堂中, 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话”活动的开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现象。现象一:游离目标,“对话”没有深度。笔者发现有些课堂“对话”没有核心目标的引领,只是泛泛而谈。现象二:缺失过程,“对话”没有梯度。过程的缺失,往往出现教 师“一言堂”的现象,虽然有时候看上去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细细看来,其实学生只是走进了教师预设好的答案中。现象三:缺乏评价,“对话”没有效度。在语文课程实践中,往往以教师评价学生比较多,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比较缺失,评价主体比较单一。
基于以上种种现象,笔者以几堂研讨课为例,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与实践。
一、“对话”源于学习活动
1. 立足学情,合作中“对话”
教学目标的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出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变;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真正实施“生本”课堂。而“小组合作”应运而生,正好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生力量,同伴之间的交流多了,“对话”多了,学生的学习更自主了。当然“对话”过程中,有时候小组里只有一两个人在唱“主角”,另外一些人则“搭便车”,互相推卸,由别人“拖”着走。因此,笔者发现真正的“对话”首先应该是基于自我的“对话”,“自主性”的对话。只有是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他们才会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自己寻找方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主搜寻资料,对材料采用恰当方法进行深加工,从材料中寻求有意义的资源,从而树立起自己在学习领域中的主体地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例如,笔者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板块设计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活动。具体如下。①全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读一读,用词语或短语进行概括。②讀完以后,请组长选择一种结构图概括情节线,完成学习单第二题。③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运用连接词、关联词等试着讲讲故事主要内容。
这样的小组合作,每个学生都围绕着一个总任务,有着自己的小任务,这样,学生会自发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自发地发表见解,为小组共同的学习任务寻找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做法,一起讨论改进方案,将小组的交流谈论引向深处,激励小组不断推进合作的任务,这才是真正的“对话”。
2.优化模式,问题中“对话”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既要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说小组合作是现在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那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是否就一定合适呢?笔者听了组内几堂低段研讨课,发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课堂问诊】C老师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爷爷和小树》时,在不同的活动阶段都设计了小组合作活动。
第一板块:生字朗读(一人朗读三人听,这部分效果较好。)
第二板块:课文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读给其他组内学生听。读的时候有好几个学生不知道如何停顿。合作的作用显然不能很好地发挥。)
第三板块:组内表演(加上动作、表情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演一演,最后因为时间有限,无法进行展示交流。)
这位教师想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达到还学于生,这一理念是好的。教师大量地使用“小组合作”,完全不顾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一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处于养成阶段,合作意识淡薄,因此,在第三板块合作时,开始出现了“混乱”的情况,以致不能完成课堂任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课堂中大量任务的出现,让一年级的学生不知所措,显然这已经人为地拔高了要求。
【课堂借鉴】D老师执教课文《爷爷和小树》。
D老师设计“生字教学板块”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一个学生拿着生字卡片,其余三个学生抢答,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设计“课文初读”板块时,D老师让学生读两遍,并出示相应的要求:“第一遍读想一想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第二遍站起来读,想一想小树为爷爷做了什么?”
这位教师的设计,没有过多形式上的花哨,可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有效,通过抛出一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多次接触,多次深入地自我“对话”,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抓住契机,动态中“对话”
教学目标是在课前通过综合考虑制定的。而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常出现偏离原先教学目标的情况。作为教师,要有随时改变教学设计的能力。“对话”中特别注意将自己当作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随时抓住契机,加以适当引导。既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最大限度地发挥。例如,本论文开头讲到“现象三”中的B老师,当同学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时,教师就该提醒学生:乌鸦遇到困难能积极想办法,值得我们学习,当然还有很多好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这样的“对话”,既引导了学生,又保护了学生“对话”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二、“对话”展开学习活动
学生与文本情境“对话”是阅读课成功的基础,试想学生没有用心阅读、静心思考,真正与文本情境进行“对话”,何以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火花?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阅读教材,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与文本产生共鸣。
1.聚焦文本空白着力“对话”
在文本的关键处、空白处以及连接的秘妙处,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夜色》中“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这部分写的是自己对黑夜的恐惧,笔者乘机抓住这一生活中常遇到的情境,引导学生说出平日在漆黑的夜里的所见所感,并在课堂中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这样,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补白,恰似身临其境,不仅丰富了文字潜藏的意义,也使课文中的语言更加真实可感。
2.拓展文本资源着力“对话”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新世纪的儿童,自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只在书中转,不能做井底之蛙,要知晓天下事。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而网络正好搭建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
如在听奉化沃鹏飞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学写观察日记》时,他在充分了解学情、融合各科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喜闻乐见的习作素材,巧妙地将小蜗牛的活动拍摄成微电影,创设语境,激发学生投入写作的热情。在微电影中,教师还利用智能手机各种App编辑功能,在小蜗牛晨起活动的短视频中,配以情趣十足的文字提示,如“小蜗牛,该起床啦!”“伸出来啦!”“喝几口吧!”等,使短短四五十秒的视频俨然一部小小纪录片。课堂上,学生观看得十分专注,情不自禁地交流所见所感。有了这样的素材,接下来的课堂练笔何愁无话可写?
三、“对话”展示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展示同样需要以“对话”为基础,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感言才有含金量。教师应该能捕捉学生发言中的最佳契机,创设“对话”的情境,及时地推波助澜,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对话”教学的实际效果。
1.互动评价需要“对话”
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师生评价、生生评价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尤其是通过互动“对话”,把学生自我学习所产生的疑问置于群体互动之中,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智力优势,调动了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互相评价中提高,从而实现自我评价,真正促进内化。
互动评价的过程中,“对话”可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笔者初步探索出如下五个层次:激发互动—初级互动—深层互动—迁移互动—发展互动。
五個层次的互动,改变了课堂中只有教师评价的情况。通过学生的互相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学得轻松愉快,打破了以往沉默的局面,甚至通过互动评价,达到迁移和发展,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2.价值评价体现“对话”
评价根据学情的不同,可以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更适合教师通过直接的评价,如“真棒,真棒,你真棒”,这样的评价容易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高年级的学生更倾向于教 师对内容做出价值评价,如“你从生活中积累了这个词语,真行!”“你通过上下文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很不错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评价都在告诉学生,我们的学习可以通过具体的方法进行操作。虽然教师只表扬了一个学生,而其他的学生早已默默记住了这样的学习方法。以后学生遇到类似的课文时,也会情不自禁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自我进行“对话”,这样的“对话”已经无限延伸了外延。
总之,阅读课中的“对话”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重在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只要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走出“对话”教学的误区,实现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教师的“对话”,尤其基于“自我”的倾心“对话”,把握好“对话”的方向,语文生本课堂必将成为促进学生成长、演绎精彩生命的美好舞台。
[参考文献]
[1]王开慧.语文阅读“对话”情境的创意设置[J].新课程导学,2020(9):51.
[2]陈春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对话”[J].小学生(下旬刊),2019(8):11.
作者简介:赵丽尔(1982— ),女,浙江宁波人,一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