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错误”资源建构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方法
2020-12-23梁国春
梁国春
摘 要:我国教育的不断升级与改革,新课程标准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数学作为我国初中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三大主科之一,近几年也被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广泛的重视与关注,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的学习质量,将错题资源引入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来。这种方式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初中生数学的学习效率,促进了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可就利用错误资源建构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错误资源;高效课堂;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5-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5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数学作为初中生学习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备受广大教育者以及教学专家的重视关注。然而,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扎实程度,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种错误资源,来寻找初中学生的学习漏洞,帮助初中学生进行更好的数学学习,从而促进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初中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进行更好的创设与管理。
一、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数学作为初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对我国初中生逻辑思维的建立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还没有能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思维逻辑能力的构造以及建设还不是很好,再加上我国初中数学就有很强的复杂性、抽象性与思考性,这就加大了我国初中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使得初中生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初中数学教师作为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引领者与组织者,应该重视初中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激励初中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不再害怕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犯错,并且把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产生的这些错误作为一种宝贵的数学教学资源,有效的利用初中生对数学知识内容产生的问题与困惑、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差异性来进行数学课程知识内容的创设与规划,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而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基石与台阶。
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初中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初中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从而使得学生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教师也要利用初中学生在初中课堂中出现的错误,为这个错误知识设立一个专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之间六个成员为最佳;其次,要对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績以及数学能力水平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根据全班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划分小组,将数学学习成绩较好、成绩一般以及成绩较差的学生平均分在每个小组中;最后,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问题以及标题投入到各个小组中,让学生在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与讨论,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想法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使得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能够在交流与互动中产生火花,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与错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对错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意识,挖掘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并且启发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问题学习氛围与环境,让学生通过对自身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加深对自身在问题教学中对错误的认识,从而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以及发展。
二、利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自信
初中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真实影射。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能够直观反应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漏洞与弊端。而面对初中学生在数学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些学习错误,大部分数学教师与家长都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来进行审判,往往是学生一旦出现错误,教师与家长就会严厉的批评学生,或者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提前的预警,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导致学生失去了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阻碍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初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与分析,帮助初中学生能够发现并解决对数学知识的问题,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法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培养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为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备好教材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预设
俗话说得好“成功是失败之母”,只有经历无数次的实践与探索,才能够取得成功。然而,对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错误的现象出现,而这些错误包含了许多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与理解的经验总结,可以更好地反应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以及学习的心理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标准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升级,这就更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利用创新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初中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重视初中数学的重要意义,将初中的错误资源作为学生发展的媒介来进行初中学生智慧以及思想的创新和开发,为学生的数学技能以及身心发展起到一个积极的导向作用,使得初中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现象,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辨别思维与辨别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判断,并且对非常容易混淆的数学问题能够进行很好的分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经验与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对初中学生数学知识问题的预设,并且根据学生出现的数学错误以及数学经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对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错误的环节与知识内容进行预设分析,科学合理地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科学的解决方式,从而促进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初中数学教师为了保证初中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的学习,应该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手段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并且调动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四、善待错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而这些数学错误的产生也是初中学生数学发展的重要过程和必经之路。教师在学生出现这些错误的过程中,不要对学生进行责怪,而是应该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所产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讲解,不能打压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而且在学生对教师寻求帮助的时候,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加深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从而帮助初中生避免在后期的初中数学学习时产生相同的错误。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初中学生数学知识内容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数学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从而吸收所产生的错误教训,培养初中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面对数学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时,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探究与分析,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相似的问题。而且初中教师在传授初中生知识学习内容的过程中。也要秉承循序渐进、由简入深、由易入难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五、倾听不同的声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了更好地帮助初中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就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观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清新活跃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将自己对数学知识产生的问题与见解进行大胆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豪感。这种“以人为本”的数学课程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探究欲望以及探究兴趣,帮助初中学生建立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畅所欲言,为初中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六、反复练习错题,加深学生的思考印象
考试是检验初中生这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最佳手段,所以教师对初中生的错题要进行重视,并且把初中学生的数学错题资源当作一个宝贵的教学资源。初中教師可以通过对初中学生数学错题的分析与探讨,发现初中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不足之处。初中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进行数学错题的整理,采用错题本等方式来记录初中生的错题。通过对数学错题本的整理,能使学生加深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印象,从而避免再犯类似的问题。初中教师也可以将学生所出现的错题进行科学的整理,并且反复进行练习,从而使得学生充分了解该数学知识点的基本知识内容,促进了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七、结论
总的来说,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初中数学课程还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因此,初中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针对这一情况,初中数学教师要利用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资源来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从而提高初中生数学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为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发挥数学课堂的真正价值,进而促进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初中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鹤森.利用“错误”资源建构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方法[J].中学数学(初中版),2020(3).
[2]黄玉芳.浅论让美丽的错误开出绚烂的学习之花——初中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