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构建和实施研究
2020-12-23丁万庆张文兰
丁万庆 张文兰
摘 要: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将语文课程内容划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涵盖了高中各项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任务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性,有效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论文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重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5-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3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高中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划分,使其成为18个学习任务群,主要涵盖了高中生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和设置,对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和创造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考虑,并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和应用特点进行了有效的关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建立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并将其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还有有些不尽人意之处:(1)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2)弱化了生本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部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一点尚未得到有效的体现,导致语文教学无法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在教学评价中,学生发言机会较少[1]。
二、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内涵分析
(一)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中对“学习任务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即:以任务作为导向,以学生合作学习为载体,有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阅读和实际应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语文学习任务群中,“群”是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改背景下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单篇文本引导学生学习,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限定在教材中,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即使在复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专题性”“单元性”教学,但是在具体开展的时候,依然没有超越“单向”教学的限制。而在学习任务群中,则彻底颠覆了这一教学模式,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显著的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和情境性,有效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另外,在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中,“任务”是教与学的主要载体。其中,综合性的学习项目是教师教学常用的任務形式,当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将若干个学习任务进行集中,就会形成一个“学习任务群”。
语文“专题教学”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专题教学”则与传统意义上的专题教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学习任务群中,任务群所对应的就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则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为几个专题系列,进而借助层递式的教学模式,最终在课堂上落实[2]。
(二)学习任务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应用优势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任务群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集中体现在:(1)更加突出学习的过程性、自主性。在学习任务群指导下的语文学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单项性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关注点逐渐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创设贴合学生生活的项目任务,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应用到任务中,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和探究,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在这一个任务活动中,就使得语文课堂逐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2)更加重视文章内容的整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只有充分抓住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才可能有所收获。在学习任务群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精选、整合,进而形成高效的学习资源。(3)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在以往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上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而在“任务群”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焦点,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任务群”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探究知识,积累经验。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在任务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开展高效学习[3]。
三、学习任务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和实施
(一)依据学习任务群,整合教学资源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新课改下,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目前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单篇课文为单位,设计教学方案、开展课堂教学。在这一教学模式下,虽然可以对文章进行精细讲解,但是也存在弊端,学生在掌握知识之后,无法在其他的课文中对其应用,制约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习任务群,将分散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4]。
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时,可通过三种途径进行。(1)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整合教学资源。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着眼于真实学习情境,并在这一情境中,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等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实现语文实践活动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将各种语文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2)在不同任务群中进行整合。在学习任务群中一共包括18个部分的内容,且各个任务群之间是相互渗透和补充的。教师在以任务群进行资源整合的时候,应结合文章,从不同的任务群角度进行资源整合,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如此一来,使得任务群教学设计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和促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宽度和广度,全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在任务活动中整合资源。在具体的学习中,教师可结合学习的课文内容,设置多个与学生实际相贴近的学习任务,进而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分享与总结,最终形成相应的研究性报告。在这一过程中,也促使学生在学习任务活动中,将多种学习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二)借助学习任务群,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教师应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专题教学、项目学习、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等模式,全面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学习任务群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1)专题教学。在学习任务群的专题教学模式下,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应切实结合某一教学任务,对其进行细化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并确定每一个专题的任务量,进而开展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专题教学模式下,使得学习内容更加具有综合性、选择性,所有与专题相关的资源均可纳入专题学习中。在专题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选择性更为广泛,丰富的学习专题,有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2)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下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设置不同的议题,并紧紧围绕议题,将多篇文章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三)反思学习任务群,积极开展评价活动
教学评价对于优化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学习任务群的反思,发现教与学存在的不足,可以说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在学习任务群模式下,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重构,进而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在重构教学评价的时候,应注意这些方面:(1)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学习任务群模式下,教师、学生都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并且要以学生为主。在具体评价的时候,教师要站在专业的角度上、理性地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增加学生的互评环节,使得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2)评价内容综合化。在学习任务群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能够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不断整合新的资源,运用新的策略。因此,教学评价内容也应该具有综合性,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导向,以转变以往单纯地依靠考试分数进行评价。具体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着眼于学生参与活动过程、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具体表现。(3)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在学习任务群中,教师在开展评价的时候,要将诊断性评價、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融合,使得评价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这样才能够更好发挥学习任务群在高中语文课堂构建中的价值,体现语文的知识功能、语言功能和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充分借助学习任务群这一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要求,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淑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名师在线,2020(6):38.
[2]邹荔娟.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20(5):25.
[3]谢彩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尝试[J].文学教育(上),2020(1):106.
[4]岳峰,于大鹏.浅谈“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