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20-12-23宋帅邦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区域

宋帅邦

(1.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518061;2.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党校,广东 深圳518000)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科技投资能够带来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总量的显著提升,科技资本存量每增加1%就会带来经济总量0.05%~0.1%的增长,其社会回报率大约为20%~50%(Cameron,1998)。因此,世界各国在教育和科技方面大力投资,并重点扶持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实现了经济增长并优化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学家们也把技术贡献率列入评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突出了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充分展现了世界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后发优势”,通过低劳动力成本和国外先进技术嫁接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创造了“中国模式”。但这种通过劳动力、资源等大量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大而不强,快而不优”,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资源、环境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技术创新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因此,国家对创新的重视与日俱增。2012-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增长91.1%,在2013年便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但我国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 (曾光等,2015),与某些发达国家的80%以上差距巨大,因此我国提出了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文献综述

Cooke(1992)是区域创新研究鼻祖,他指出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学习会使其不断改进自身,实现良好的发展,区域创新则会使这种关系超脱于企业之外,涉及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所、大学等组织,形成区域创新系统。近年来,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不同视角界定区域创新能力。从系统角度,Cooke(1992)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来源于企业内部网络、企业间联系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间的互动。从资源整合视角,甄峰等(2000)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在现代科技技术的作用下将信息、知识和技术整合到社会生产重的能力。从创新结果上,黄鲁成(2000)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地区利用技术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从创新特性方面,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和制度环境具有相关性,存在高度异质性,几乎不可能在别的地区以同样方式进行复制(Romijn&Albu,2002)。

二是评价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方法分为单指标和多指标体系两种类型。单指标主要有新产品、专利、R&D 投入和引用等,它们在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方面无明显区别(Hagedoorn&Cloodt,2003)。

国外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创新能力多指标体系主要有四组:《创新指标》将基础设施强度、创新环境和二者的相关程度纳入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全球竞争力报告》以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指数和创新能力指标从现有和增长两个方面评价竞争力,单独评价了创新潜力;《人类发展报告》利用技术创造、已有技术扩散、新技术扩散、人类技能来构造技术成就指数;《奥斯陆手册》以识别区域对产业发展和创新有促进作用的因素为基础来理解创新过程,指标包括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

国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始较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起步较晚,比较成熟的指标体系多出自政府部门的报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如表1 所示。

表1 国内较成熟的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汇总

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甄峰等(2000)构建了包括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与制度创新和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陈劲等(2007)以一个地区生产出与商业相关的创新流潜能来定义区域创新,在其指标体系中加入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来表征的知识流动能力。

三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R&D 投入、FDI、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等。R&D 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直接的正影响(王宇新、姚梅,2015),但R&D 经费的不同来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王锐淇、张宗益,2010),而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芮雪琴等,2014);FDI 对流入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但它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科技创新上非常显著,无法量化其在制度和管理创新上的作用(王三兴、熊凌,2007)。产业集群内部会形成积极的创新氛围,对知识的扩散和转移、创新成本的降低都十分有利,从而会促使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陈柳钦,2005),产业集群的网络状况和合作水平决定着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周泯非、魏江,2009)。区域创新环境决定创新的产生,是创新的“温床”或孵化器,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于企业的探索性学习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薛捷,2015),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的创新行为(张慧、彭璧玉,2017)。

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这方面的研究多遵循内生增长、产业集群、国家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四大理论。其中,遵循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认为知识资本和R&D 的效率及质量对创新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创新基础(Lau&Lo,2015);遵循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则注重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和产业集聚等具体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王伟光等,2015);遵循国家创新理论的研究则从创新环境的角度入手,强调制度以及区域创新政策的重要性,注重产学研合作分析(陈劲等,2007);遵循国家创新能力理论的研究则强调创新基础、产学研合作质量以及产业集群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Camagni&Capello,2013)。一些研究从某一种理论出发来解读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如Riddel&Schwer(2003)从内生理论诠释了知识资本是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陈丹宇(2007)则坚持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环境、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能力形成中的重要因素。另有一些研究则是综合几种理论,强调其综合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影响,如Furman&Hayes(2004)将创新基础设施、知识资本、政策环境及产学研合作看作是区域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它们在区域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1.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未统一,现有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所构建,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理论上,创新研究者们将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的五种创新概念演化成了新来源、新生产方式、新产品、新市场的技术创新理论和新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理论两大分支。在文章看来,区域创新能力是利用自身资源将知识转化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并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能力,并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根据上述理论和概念,文章以张天译(2017)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对相关指标进行修改,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四个角度来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如表2 所示。

表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2006-2017年全国以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对各年区域创新能力得分进行计算分析。数据来源于2007-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报告》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及各省级地区的统计年鉴,并且利用平滑处理对一些缺失数据进行了弥补。

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因子分析法要求指标数小于样本数,文章选取的指标数大于样本数,而各一级指标下属三级指标的数量均小于样本数,因此文章将首先使用分层次主成分分析,再进行因子分析,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2006-2017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从表3 可以看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在2006-2017年间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对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视,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创新成果也层出不穷,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虽然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总体上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是中间仍有波折,个别年份有所下降,如2007年和2010年分别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说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在这几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不稳定。

第二,从公共因子来看,第一公共因子为创新投入产出,其变化趋势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而且其在区域创新能力中的比重高达71.991%,说明创新投入产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且直观,是区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子,尤其是知识创新中的R&D 人员全时当量和R&D经费内部支出均在指标当中,直接说明了创新投入在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创新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和经费的支撑。第二主因子为创新资金支持,在2006-2011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2008年有较大的降幅,2008年是金融危机对全球影响最为严重的一年,同时在这一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如南方的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的举办等吸引了政府的部分精力,导致对创新资金支持的力度有所降低,在2012-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创新动能不足,对创新资金支持投入也就不足。

4.中国省级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要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因此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对各省级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我国省级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名见表4。

表4 中国各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

如表4 所示,我国各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总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化,有的地区具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有的地区比较稳定,有的地区则具有较大波动性。

(1) 我国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图1 为我国2006-2017年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分布图,文中将其分为0.5 以上、0~0.5、-0.3~0、-0.5~-0.3、-0.5 以下五个区间,颜色越深代表区域创新能力越强,从地图上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我国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

图1 中国各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分布情况

如图所示,我国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分布较为稳定,除少数几个省份以外,其他各省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均在自己的区间内波动,变化幅度不大,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区域创新能力在地区之间有较大差距,区域创新能力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而且越来越明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但整体在提升,将会成为我国区域创新新极点。

表5 显示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006-2017年区域创新能力平均得分。可以看出,东部和中部区域创新能力处于上升趋势,东部上升较为平稳,2016年以后略有下降,中部上升幅度比较明显。西部和东北区域创新能力处于下降趋势,西部在波动中略有下降,而东北下降幅度比较明显,且波动较大。

表5 四大地带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从图2 可以更直观地看出上述变化趋势,同时可以看出四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比较稳定,且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以较小的幅度慢慢增大,东部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强,且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中部区域创新能力在2008年超过东北地区以后,一直居于第二位的位置,且与东北和西部的差距有明显的增大;而东北区域创新能力自2008年以来一直处于波动下降,且降幅较大,越来越趋近于西部,在2016年与西部持平,但2017年再次超过西部;西部一直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垫底的地区,且具有轻微下降的趋势,应当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升西部区域创新能力。

(2) 中国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分析

第一,高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地区分析。

如表4 所示,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和上海区域创新能力平均得分都在0.5 以上,一直保持前六名,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排头兵,其中江苏和广东一直居于前两位,得分在1 以上。江苏除2006、2015 和2017年被广东超过外,其他年份均排名全国第一,江苏、上海和浙江位于长三角地区,在利用外资和国际化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江苏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浙江突出的企业创新能力一直是其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上海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属于国际化大都市,无论是国际化水平还是开放吸收程度都很高,为其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高素质人才队伍、市场经济和FDI 是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居于领先地位的三大法宝。山东区域创新能力得分比较稳定,2012年以来一直居于第三位,其区域创新体系属于地理嵌入式,企业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网络,创新的市场效应远大于创新的技术效应,与浙江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浙江属于小企业之间的联系,而山东则是大型企业之间的联系。北京是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大量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创新型企业在此聚集,同时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第二,中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地区分析。

湖北、河南、四川、福建、湖南、安徽和天津属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第二梯队,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均在0 以上,区域创新能力较上一组有较大差距,但多数省份区域创新能力表现较为稳定,唯河南在2012年波动较大,排名第16。湖北属于中部地区核心省份,对整个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带动作用,湖北以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为基础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是我国第一个诞生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省份,并在孵化器与领军和龙头企业之间建立信息沟通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河南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较快,靠的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知识创新的先进性和市场性。四川区域创新能力较为稳定,并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创新潜力在全国而言也较强。福建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中游,但由于是“科技小省”,科教投入居全国中下游,具有进步潜力。湖南区域创新能力在逐步提升,但是湖南的企业创新能力近几年在下滑,应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安徽有着丰富的科教资源,中科院众多研究所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坐落于此,企业创新投入力度大,但企业创新能力和外资引进力度不够。天津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与北京和上海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是在城市区域内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图2 我国四大地带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辽宁、河北、陕西、重庆、江西和吉林的区域创新能力属于全国中下游,综合评价得分在-0.3~0 之间。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在前面几年排名比较靠前,主要是因为早年间国家的大力投资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最近几年下降比较明显,落到中游。河北区域创新能力一直稳居我国中游,是受其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偏重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影响。陕西是西部唯一的创新型试点省,高校科研院所众多,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具有很好的创新资源和基础,加之近年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区域创新能力居西部之首。重庆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与湖北有相似之处,在于建立创新网络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重庆以生物医药、汽车、智能终端的转型为契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将知识产权市场化,以科技成果股权分红来激励创新。江西区域创新能力在波动中略有上升,但江西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科技投入不足。吉林区域创新能力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包括辽宁和黑龙江在内,整个东北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都在下降,东三省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家级科研院所众多,但科技资源也大多集中在这些机构,民营企业分羹很少,作为教育大省的它们人才流失也很严重,高级人才极度缺失。此外,整个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下降的原因在于传统产业结构刚性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建立协调机制、培育创新主体以及实施创新成果转化。

第三,低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地区分析。

黑龙江、广西、山西、贵州、云南、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海南、青海和西藏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弱的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均在-0.3 以下,这些地区除黑龙江、山西和海南外均属西部地区。从历年排名来看,这些地区中的个别会在某一年突然的增长,但得分却并没有高于0,整体实力依然很弱。长期以来西部区域创新能力发展薄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资源和创新活动都向东部倾斜,对于西部的科技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创新说到底是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不够发达,教育资源贫乏,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劣势,同时因为经济不发达和地理位置原因,没有足够优势吸引人才,大量本地人才严重流失,使得创新发展进一步滞缓;三是市场竞争能够对企业创新起到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本又都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失去了外溢效应;四是区域创新环境不够理想,自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已近20年,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较于政策力度而言,这些成绩却显不足。究其原因是政策传导性较弱,即因为地区的基础环境和社会影响,扶持政策很难进行推广应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稀释现象存在,使得政策不能够保证有效实施,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大打折扣。

(3) 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变化分析

第一,排名上升的地区。

从表4 中可见,排名上升较大的省份包括山东、湖南、安徽、重庆、江西、贵州、云南和西藏。山东的排名一直呈上升趋势,是东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代表;湖南和重庆是中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两个重要省份;贵州是西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代表。这些地区均是因为某一或某些原始指标的提高带动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如重庆的研发投入一直在稳步上升,研发投入强度也在稳步提高,从2006年的0.94%提高到了2018年的2.01%。

第二,排名下降的地区。

上海、辽宁、吉林、内蒙古是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下降比较大的省份。其中以辽宁和内蒙古下降幅度最大,这两个地区各项指标近年来都有下降,是整体的全面下滑。东三省在部分产业的发展上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容易在重要产业创新发展中达成共识,同时与东北亚之间的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家也在部署新一轮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这都是东北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历史机遇。内蒙古离北京很近,其区域创新能力在2008年排全国第20 名,略具竞争力,但其他年份均排在全国末端,应“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民族特色和区位优势来发展区域创新能力。

其他地区排名没有升降或升降幅度不大。其中江苏和广东稳居全国区域创新能力头两把交椅,尤其是江苏多年居于全国第一位,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最大来源,企业的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以及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使得江苏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体系,这种创新体系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创新项目和产品,创新效益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保证。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等地的区域创新能力未得到长足发展是我国西部地区总体区域创新能力无法提升的重要原因。陕西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略有下降,作为西部唯一的创新型试点省份,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自身又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但其创新投入和产出并未实现其市场价值,科技与经济是“两张皮”,当提升科技对经济的引领作用。

第三,排名波动较大的地区。

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峰谷差较大的省份有:四川、湖南、安徽、黑龙江及内蒙古,说明这些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够稳定,起伏波动较大。

四、结论与建议

从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在2006-2017年间呈上升趋势,创新投入产出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且直观,是区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子。创新资金支持因子2006-2011年呈现上升趋势,在2012-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分地区来看,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上升较为平稳,中部地区上升幅度较大。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处于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在波动中略有下降,而东北地区的下降幅度比较明显,且波动较大。分省来看,我国省级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水平趋向稳定,除少数几个省份以外,其他各省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均在自己的区间内波动,变化幅度不大,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在地区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区域创新能力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而且越来越明显;中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但是整体的区域创新能力在提升,将会成为我国区域创新新极点。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较低,必须根据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因此,根据以上结论,文章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在R&D 投入方面,政府应当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以资金来鼓励和支持创新活动,同时要科学地对创新活动进行投资,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费分配制度,避免将经费投入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熟或将要淘汰的技术上;另外,一味增加R&D 人员数量可能会造成“冗员”。因此,各地区应当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人员激励机制,提高R&D 人员创新效率,同时提升R&D 人员素质,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带动作用不强,科技和经济具有“两张皮”的现象,应当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以科技带动经济,以经济反哺科技,增强科技与经济的互相促进作用。

其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的建设,以政府财政支出为杠杆,大力培养基础研究创新人才以及建设创新团队,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研发,建立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为技术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奠定基础。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以及科技中介机构准入制度,根据市场规律的发展建立产业创新服务组织。确立区域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根植于区域,能够准确把握和调动区域的核心和异质性创新资源,有利于针对性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制造业创新成果转化,通过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各地区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及区域特色来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走特色创新之路。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区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分割区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小区域、大发展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