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应用研究

2020-12-23高冰王军李名威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白洋淀补偿价值

高冰,王军,李名威

(河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我国越来越重视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价工作。《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环生态[2016]151 号)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2017 年第 2 号)均提出要开展生态资源资产的价值评价认定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土地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等规划项目中。另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不仅是地区产业布局规划、确定“失地”“失淀”居民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依据,还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在产业布局规划方面,肖骁、宋振威等分别根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出地区产业发展的建议[1-2];在确立生态补偿标准方面,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价值是生态补偿的上限[3],马佳吟[4]较全面地核算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生态补偿标准。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方面,首先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要从实物量和价值量2个方面开展[5],评估方法应采用市场价值法,在没有市场价值的条件下,可采用市场类比进行替代[6],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有较多交叉重合点。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面,金钱赔偿指对受损的或者难以恢复的生态环境价值进行评估,以生态环境的损失额度作为赔偿标准[7]。生态损害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可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损失的货币金额[8]。

自国家宣布设立雄安新区后,有关部门批复和发布了一系列规划文件和规划蓝图,致力于将雄安打造成“无废城市”,从各个方面都呈现出“雄安质量”。白洋淀湿地位于雄安新区建设范围的核心区域,是“蓝绿空间”建设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价值的认识片面地集中于其可以作为商品的部分,而低估甚至忽视了其提供的非商品服务价值,在产业布局规划上缺乏长远考虑。目前,白洋淀湿地正在推进水中村和水边村向县城内城镇搬迁,并计划到 2020 年搬迁进度完成 80%,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价值可为当地确定“失地”“失淀”居民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另外,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生态资源制度,而白洋淀湿地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在对相关人员追责时缺乏依据。为探究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国内少数学者进行了研究[9-12],但其评价指标体系中没有区分过程和终点,多存在重复性计算的问题[13],制约了评价结果的应用。因此,急需定量评价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根据价值评价结果提出实际应用的指导建议。

1 白洋淀湿地概况

白洋淀湿地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境内(东经115°45′~116°07′,北纬38°44′~38°59′),京津冀的中心位置上,大沽高程 10.6 m 时,湿地总面积约 366 km2,淀内分布着村落、苇地和其他水生植被等,是整个华北平原上面积最大、流域最广、天然形成的淡水湿地。据保定市水利局统计,2006-2012年,为缓解白洋淀湿地缺水危机,“引黄济淀”工程多次为白洋淀湿地补水,入淀水量共计4.52亿 m3,确保了白洋淀湿地的生态效益,2019 年引黄济淀工程再次向白洋淀湿地补水,预计入淀水量 1 亿 m3。

白洋淀湿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特征——半干旱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1 ℃,四季气温差异明显;年均降水量 430~700 mm,各月分布不均;水温7月份最高,平均 20 ℃以上,1月份最低为0 ℃,冰期10~50 d,最长可达 90 d。

白洋淀湿地物产资源丰富,盛产鱼、虾、河蟹等 40 余种淡水产品。另外,芦苇、莲藕和莲子也是白洋淀的三大特产。同时,白洋淀还是各类珍稀鸟类、鱼类、两栖爬行动物重要的天然栖息地。白洋淀内芦苇面积10万余亩,有十多个品种,年均产量近9千万斤。过去,植苇织席是当地传统的经济方式,据统计白洋淀芦苇产业收入占该地区总收入的 75%,占安新县工农业总产值的 1/3。但随着白洋淀造纸等污染企业的关停、苇箔市场的丢失,芦苇产业日渐萎缩,芦苇弃收问题日益严重。

2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1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和价值分类

在参考现有研究的基础上[13-16],结合白洋淀湿地的现状,确定了白洋淀湿地最终服务为产品供给、水资源供给、休闲旅游、文化教育、调蓄洪水、固碳释氧、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按被人类的利用方式进行分类,如表 1 所示。

表1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service value of Baiyangdian Wetland ecosystem

直接使用价值指白洋淀湿地提供的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的价值[9],具体包括产品供给价值、水资源供给价值、休闲旅游价值、文化教育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白洋淀湿地所提供用来支持目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各种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益[9],具体包括调蓄洪水价值、调节气候价值、固碳释氧价值、净化水质价值。非使用价值是指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不能被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的价值,具体包括存在价值、选择价值和遗产价值[17]。

2.2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按适用性和数据可得性确定各项服务价值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核算出各项服务的价值,如表 2 所示。

表2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的价值及其比重Table 2 The value and proportion of various services of Baiyangdian Wetland ecosystem

由表 2可知,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 317.63亿元。其中,间接使用价值最大,为 163.58亿元,占比 51.50%;非使用价值次之,为 114.54亿元,占比 36.06%;直接使用价值最小,为 39.51亿元,占比 12.44%。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使用价值的服务中,主要的3项服务分别为调节气候、休闲旅游和调蓄洪水,3项价值共占使用价值的 94%。对评价的各项服务按其价值由大到小排序为:调节气候、非使用价值、休闲旅游、调蓄洪水、产品供给、净化水质、文化教育、水资源供给、固碳释氧。

3 价值评价结果应用的政策建议

3.1 产业布局规划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旅游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18]。白洋淀风景区是河北省境内的国家级 5 A 景区,素有“北地西湖”之称。据保定市旅游局统计,2018 年白洋淀风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270.9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24.4 亿元,其中五一和十一期间接待的游客量占全年的九分之一,旅游收入接近十分之一。根据评价结果可知,白洋淀的休闲旅游价值为 31.56亿元,占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 9.94%。因此,白洋淀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完善白洋淀休闲旅游设施,创造旅游发展新业态,并积极带动芦苇产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紧密联系“互联网+”的方式行成社会化营销[19],直接拉动游客旅游综合消费,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发展中鼓足腰包。在发展乡村旅游业时,还应宣传和弘扬白洋淀的红色文化,让游客带走的不仅仅是白洋淀的风景和工艺品,还有白洋淀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和时代传承的革命精神。

3.2 确立生态补偿标准

设立雄安新区后,为了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实现新区蓝绿空间建设,白洋淀正在推进水中村和水边村向县城内城镇搬迁,并计划到 2020 年搬迁进度完成 80%。这一政策虽然可以有效改善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但是让这些居民搬离世世代代居住的白洋淀,打破了传统靠淀吃淀的谋生手段需要建立相应补偿机制。因此,建立“失地”“失淀”农民生态补偿机制,尽快完成生态搬迁,是当前白洋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生态补偿标准确立的关键是确定补偿额度,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 317.63亿元。2018年白洋淀区周边居民人口 48.01 万人,人均创造的生态价值为 6.62 万元。但理论界认为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应为生态补偿的上限额[3],本研究认为生态补偿的下限额应根据当地人均年纯收入确定。2018 年淀区周边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 675元/年,则白洋淀生态补偿的下限额为每人8 675元/年,上限额为 6.62 万元/年。另外,对失淀居民的生态补偿方式应秉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坚持政策移民和产业移民相结合,通过智力技术补偿、教育补偿、项目补偿等造血式补偿方式,让失淀居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进而实现白洋淀生态补偿的可持续发展。

3.3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积极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对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必须按照“谁收益谁负担,谁污染谁负责”的环境保护方针,运用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进行环境价值核算,把环境的价值转换成可量化的商品、服务、偏好、成本的形式,间接估算环境的损失,量化成货币的形式[20]。这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的方法原理类似,雄安新区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参照本研究各项服务的评价方法,分别以损害开始日和损害结束日为评价基准日评价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以损害开始日和结束日评价结果之间的差额作为损害赔偿金额。另外,调节大气成分和调节气候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害程度没有影响,或影响程度可忽略不计[21],在实际应用中可剔除这2项。另外,建议根据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核算出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额作为赔偿的下限值,赔偿的上限值应当包括污染调查评估、修复治理方案、修复后效果评估、生态服务损失等费用。其中污染调查评估、修复治理方案、修复后效果评估费用可按实际花费计算,但生态服务损失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其费用较难估算,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3.4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指在特定区域内,当前或者将来能为人类带来效益的自然资源[22],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中资产为水资源和水产品,可参考水资源供给价值和水产品价值计算方法核算。负债包括资源过耗、环境损害和生态破坏3个部分[8]。其中,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资源过耗可根据水资源供给服务价值计算方法通过水资源过度消耗量和当地水费核算;环境损害指为环境治理而支付的污染治理和恢复费用,可根据净化污染服务价值计算方法计量;生态破坏是指周期内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价值受人类开发活动的变化[23],可根据核算期内调节服务价值的差额反映,为防止重复计算,应扣除净化污染的价值。

近几年,保定市投入 3.5 亿元重点开展白洋淀污染整治工作,经过持续整治,2018 年取得了重大成效,淀内主要污染物总磷、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 35.16%、45.45%。对于类似此项政府重点投入的项目,雄安新区审计局在落实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时应高度关注,关注资金的去向是否明确,资金的花费是否合理,资金的账务往来是否真实可查,是否存在经办人员挪用和贪污款项的违法行为。还应结合环保部门,关注资金投入的效益,防止出现相关人员为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谎报、瞒报自然资源价值的现象。

猜你喜欢

白洋淀补偿价值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雄安新区首个永久性水利工程通水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一粒米的价值
解读补偿心理
“给”的价值
从白洋淀逃荒到北京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