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阶人才”体系的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探究
2020-12-23方法林
朱 丽,方法林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我国于2014年引入了现代学徒制,先后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首先从国家层面认可了现代学徒制对职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同时建议其实施的路径,大力推动各省、各院校的积极参与试验。2015年,教育部再次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并于同年颁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公布了165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说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我国已经全面启动。
一、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状
国外现代学徒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已在职业教育中广泛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和实践,以德国“双元制”、英国“现代学徒制”等最具代表性。
以校企协作人才培养为内涵、形式和目标的现代学徒制起源于二战后的德国[1],最早被称作“双元制”培训模式,当时是指将职业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以此培养更多专业、符合企业需求的职业人才。而“双元”的内涵有两重,一重是指教育场所的双元,即每个受教育者都要经过职业学校和企业这两个教育场所,职业学校负责教授学生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企业负责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训;另一重内涵是指学徒的双重身份,即学徒不仅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在企业期间的课程主要以在岗实践项目为载体。
1983年,瑞士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高了学徒制培养模式的高度。十年后,英国将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设计了“振兴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国家行动计划”[2]。基于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英国建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了学徒制的应用领域及其影响,经过多行业、长时间的实践和改进,制订了一系列适应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标准,同时借鉴了德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订了NVQ全面覆盖所有职业领域。
澳大利亚于1999年制定了更加完善的新学徒制计划[3],而意大利则将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推向了全球,使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得到采用并落地操作,极大地提升了全球人才培训效果。
较之传统学徒模式,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无论在德国、瑞士、英国或是澳大利亚,无论是叫“双元”“三方协作”“现代学徒制”或者“TIFE”都强调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宗旨,强调校、企、政等多方合作,以职业培训与考核制度在法制层面的规范与约束为框架和载体,以“师徒”关系作为培养的核心与纽带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的学徒制人才。
(二)国内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状
我国推行的现代学徒制与欧美国家并不完全一样。其主要特点是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为目标,注重促进招生、招工一体化,主张工学结合,提倡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师资队伍,校企共同参与全过程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以此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现有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多从其实施的价值和意义、模式和途径入手,肯定了现代学徒制是国家对高素质、强技能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促进了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了解人才培养现状,发现院校人才培养的错位,纠正人才培养方向。同时,还推动了企业职工技能培养机制的创新,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人才支撑[4]。此外,现代学徒制是基于社会人才、物资资源共享和融合、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5],其出现是企业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更是人才进步的要求。通过校企协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联合教授,使学生既能打下专业、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岗位需要的技能。“校企共同体”是现代学徒制的要求[6],也是现代社会的育人新要求,以此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和课程标准,才能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和优点。因此,校企协作的全过程包括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招生招工选拔方式的拟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教学过程的双方管理等方面,这样才能真正让企业参与进人才培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兴趣,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体而言,国内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既从宏观出发,探讨现代学徒制的法律保障和机制设置,也从微观出发研究现代学徒制的师傅关系、师资建设、实践课程建设、工学交替模式。但目前旅游管理类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建设相关文献较少。
(三)现代学徒制在江苏的发展现状
作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江苏省首先出台了《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7],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和政策上落实现代学徒制在江苏的工作,也以此推动企业的积极参与。经过遴选,江苏选择了一部分优质院校加入到试点工作中来,精细试点工作组织、管理和监督工作,保障试点工作的经费,推进校企共建教学团队,通过建设“四维试点模式”,打造江苏现代学徒制的地方特色,将江苏职业教育再次推上了新高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
二、旅行社经营管理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背景
根据对旅行社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可知,目前旅行社用人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学生上岗后认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满足岗位要求的技能,学生的行业流动率越来越高,而行业忠诚度也越来越低。因此,可以说在旅行社用人需求和院校培养的人才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旅行社需要的人才与旅游院校或者相关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之间不匹配,主要表现在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旅行社行业用人满意度低;学生对行业现状了解不透不深,因此选择实习和就业岗位时迷茫,导致职业生涯规划不清;学生对行业前景趋势的不明朗带来的倦怠和厌恶,导致工作中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因此,导致行业人才流失率高。
以上问题一定程度反映了学校教学内容与旅行社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脱节,而现代学徒制推崇的校企协作育人的观念则可以有效解决课堂与岗位的脱节,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实现贯通式人才培养,提高专业培养与实际岗位的对接程度。
在旅行社实施现代学徒制是结合旅行社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索现代学徒制在旅行社行业的有效应用,以提高旅行社的用人满意度,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行业,为游客服务,有旅行社为媒介,打通旅游行业的上下游,实现游客需求对教学机制的影响。根据旅行社实际工作岗位,以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三师三徒制”工学交替模式为核心构建三阶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发掘企业资源,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全力培养企业师傅,将其纳入为兼职师资;全盘利用企业架构,将其转变为产教深度融合的示范基地。
图1 研究路径图
三、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途径
(一)建设校企协作体系
以“标准人才—能胜任,优秀人才—能创新,精品人才—能管理”三阶人才体系为目标,建立旅行社专业现代学徒制,以游客需求作为顶层设计基础,基于旅行社行业岗位需求,建立校企协作模式,以“三师三徒制”工学交替模式贯穿始终,引领专业标准重建、育人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塑、行业资源转化、双师队伍建设和实训模式构建,过程性动态管理校企共建、共享、共育人才,以此实现现代学徒制建设。
(二)构建校企学徒制协作模式
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协调机制,与中国国旅(江苏)开展顶层设计;协同校企双方制定“三师三徒”相关政策制度和操作程序;协同校企双方制定培养标准和构建知识能力架构;协同校企双方建立双师库建设和管理;协同校企双方建立学生管理体系。
1.校企分工协作,建立双元管理体制。第一,明确校企共同的育人目标,校企协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最终的培养目标,根据企业文化和战略,定制化共同培养旅游行业高素质、全面型、专业性技能人才。第二,建立校企合作的工作机制,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制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具体实施细则,建立兼职师资招聘、实践型课程建设等的各项标准。第三,建立合作企业的监督机制,机制人员主要由专业指导委员、校方、学生、教师构成,以提高企业责任意识为目的,动态化管理现代学徒制合作的企业,择优合作,动态管理,宁缺毋滥。
2.校企携手管理,管控招培全程管理。第一,调研企业用人标准和需求,将其融合转念成招生标准,以行业要求实现“入门”把关,达成校企一致。第二,企业参与招生工作,首先中国国旅(江苏)根据不同岗位的用人需求对面试评分标准提出修改意见,将企业用人要求和行业人才素养融入到评分标准中,尤其是旅游行业涉及到出境,对未来就业人员的素养有较高要求,将其融入到招生方案中,实现入校要求中的“思政教育”;其次是参加专业面试环节,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参加评分和选拔(校企双方面试官人数达到1:1比例)。第三,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严把质量关,通过参与课程设置、实践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实训周活动和期末考核,把握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向,实现招生的满意度和人才培养企业化定制,最终实现招工满意度高。
3.校企共同发声,研讨人培方案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三阶人才为目标,以“三师三徒”制为载体,探索校企合作具体实施细则。
(1)将企业需求转变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专业标准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基础。集学生、岗位、行业、游客四位共同需求形成一体专业标准,实现游客需求导向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将学生就业规划和游客需求纳入专业标准制定中,即基于学生就业规划、岗位能力分析、行业发展动态、游客需求分析这四点来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构架、核心课程标准建设及教学资源库建设,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方向。
(2)针对旅行社行业特征和企业实际需求建设相应的实践实训模式,即三师三徒制。育人模式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框架。“三师三徒制”的初衷是对理论和实践的重视,基于校企双源的师资,实现理实过渡,其只能依托于工学交替模式才能实现。
(3)分岗位实施基于课程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命脉。课程是知识基础奠定和实践能力提升的脚本,因此,课程体系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命脉。旅行社行业的特征就是岗位工作明确、专业性强、对知识要求高,各部门之间独立运作,但基础知识要求全面一致,因此,在大一进行全面专业基础课的覆盖之后,大二根据岗位开展的专业核心课程可以分解旅行社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方向和角度,不同课程匹配不同部门,同时开展多组师徒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旅行社及其岗位工作,便于其充分全面了解旅行社行业,提升专业职业技能,在未来择业时明确作出选择。建立以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能力、设计能力和信息化运用能力为“五能”和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五能一核课程体系,是理实融通、相互依存的体现。因此,以课程作为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抓手,主要以《旅行社门店管理》《旅行社产品设计》《旅行社运营管理》作为试点,分阶段与合作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依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契合岗位需求,实现基于课程-岗位的现代学徒制建设。
(4)明确双方双重身份,共同提升教学能力。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关键,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学徒制实施的质量。“双方”指的是企业和学校双方,同时也指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企业要给予学校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的身份,学校也要给企业导师学校兼职教师的身份,有身份才有权利和义务。建立校企双向师资,学校教师要能进企业对在职员工进行授课,因此,要提高实践能力;企业导师要能上讲台对在校生进行授课,因此,要提高授课能力[8]。针对企业师傅,在师资队伍建设时要做到“三给”,对企业师傅而言,给身份、给任务、给空间;对校内教师而言,给机会、给责任、给信任。通过从教学和实训中的师资分配中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企业教师的遴选标准、培养办法、薪酬办法,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多层次选拔企业师傅加入到师资库中,并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有效规划。企业师傅要参加校内教师培训,经过学校常态性考评,获得学校支出的课时费和聘用费。
4.常态化研讨推进,动态把控试点建设方向。在现代学徒制的建设中,企业与学校共同招生选拔、共同制定人才方案、共同编写教材、互派教师上课等,参与试点的政策、人员管理和方案调整,其管理对象除了企业自身的员工,其中一部分是现代学徒制中的企业师傅,还有具有企业兼职师资身份的在校教师和在企业身为徒弟的在校生。一方面,能提高实施工作的效率,突出学徒制以培养企业满意的高素质人才的初衷;另一方面,能提高实施工作的灵活性,可以根据行业走向和动态,实时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岗位和部门进行调整,让学生觉得所学即所用。
5.以合同约束双方,保证实施工作质量。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质量保证需要靠校企双方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合同,从法律层面保障试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合同体系要包括校企双方在学徒制试点中的身份、双向师资的身份认同和薪资待遇、试点经费的来源(校企比例)和专项使用要求(校企双方管理或企业委托学校管理)、学生双重身份。
(三)建立旅行社三阶人才体系
基于旅行社实际岗位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立体式旅行社人才体系。“三阶”分别指的是:“一阶”即基层人员包括产品销售、设计和导游岗位,能胜任岗位工作,得到旅行社认可;“二阶”即业务骨干人员同业销售、海外旅游产品定制师、领队,基于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他们可以设计线路,做到创新、引领;“三阶”即管理人才,他们在业务上达到高水平、能力上达到大突破、素质上过硬,即可作为储备干部培养,旨在胜任管理岗位。“三阶人才”是为了响应国家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号召,结合旅行社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提出的,旅行社行业岗位以产品为主线划分,横向可以分为产品销售、产品设计和导游岗位,纵向发展可以分为基层、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三个层次,合纵连横,做到“标准人才—能胜任,优秀人才—能创新,精品人才—能管理”,形成立体式三阶人才体系。
(1)践行旅行社“三师三徒”工学模式。三师三徒是实现三阶人才的载体,师傅的行业地位和岗位作用决定其徒弟的培养目标,即师徒制的作用。“三师三徒”是递进式的校企师徒关系的构建,“三师”分别指的是企业师傅、校内教师和实习生,“三徒”指的是校内教师、实习生和在校生,构建“校内教师—在校生”“校内教师—实习生”“实习生—在校生”“企业师傅—校内教师”“企业师傅—实习生”多重师徒关系,呈递进式推进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此搭建立体化、交叉性师徒模式,多层次多主体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学生专业能力。其中要发挥校内教师和实习生的双重身份,校内教师帮助实习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反过来实习生可以向专业教师反馈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同时实习生还可以作为在校生的师傅,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三师三徒制是对理论和实践的重视,基于此实现理实过渡,这也是旅行社行业工学交替模式的核心。
工学模式是现代学徒制有别于其他育人模式的关键。针对旅行社的淡旺季特征明显、旺季越来越提前的特点,本专业采取“认岗、识岗、跟岗、顶岗”的递进模式,分布在不同学期。
第一学期,采用“一月认岗”模式,将旅行社专业基础课程“旅行社认知”集中在一个月(选择预订旺季4月份),每天将学生分配在中国国旅(江苏)不同部门和岗位进行论文认知,学生带着任务卡,通过观察、讨论、拍摄和制作Vlog,达成学生对旅行社岗位工作的认知,最后形成汇报,由企业师傅联合评分。
第二学期,先对学生进行岗位意向调研,将不同的学生分配给不同的企业师傅。这时候采用“每周一天识岗”,每周五赴各自部门,企业师傅在旅行社岗位上利用最近的资料和案例给学生进行手把手教学,学生反过来将师傅的案例和经验汇编成册,以后用作教材创新使用。校企双方共同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行业敏感度和工作态度。此外,每个在校生还会被分配一名实习生,作为行业学习的跟踪小老师,负责答疑解惑。
第三学期采用“每月一周跟岗”。由于旅行社工作的连贯性和专业性,一天的识岗让学生不能完全了解到业务流程,到了第三学期,基于旅行社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旅行社各部门关系和业务的处理更加熟悉,这时采用“每月一周跟岗”能培养学生的在岗感、融入感和责任感。
第四学期采用“每学期一月顶岗”,这时与实习的区别就是没有完全下企业,而是兼具在校上理论课程。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作为旅行社大型活动和旺季临时人员的补给,随时根据旅行社需要动态调整课程,既完成旅行社的业务需要又完成专业学习。
第五、六学期是完全顶岗实习,学生不再返校上课,周末按需要由教师送课上门,在旅行社的专门“班级教室”—会议室开展专业学习。这时,除了自己的实习以外,实习生还要为自己负责的在校生进行答疑解惑。
不同的学习、工作环境即配合相应的师徒关系,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协作的优势,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以便学生在日后职业成长中满足管理岗位对专业的高度要求;建立由远及近的递进式实践模式,从观察、到听讲、到参与、到讲解,实现专业实践的操作、掌握和总结。
四、现代学徒制在旅行社行业实施效果
(一)现代学徒制理论内涵的深化和扩展
目前多数研究为现代学徒制在工科的应用,而在旅游相关专业的结合,多为旅游管理或导游专业,但在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应用几乎没有。而通过实施发现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要因行业制宜,在旅行社行业,通过结合游客需求和旅行社行业用人需求建设针对性现代学徒制实施模式,提高院校人才专业对口率和企业用人满意度,由此为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进一步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在同一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应用,开展针对性的“三师三徒制”工学交替模式研究,由此深化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内涵。
(二)现代学徒制在应用领域范围的拓展
1.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要求建立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岗位与课堂之间的桥梁,使职业院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形成工学、校企良性互动的双赢,取得人才培养的新高度和高效率,形成一支高素质、强技术的人才队伍,以此推动企业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2.扩大职业教育影响。作为旅游五星联盟院校之一的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专业细、方向广,培养旅游复合型技能人才。其中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受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创新学徒制内涵,形成具有旅行社行业特色的学徒制,并将经验传播至国内其他院校,形成品牌效应。以此在同业推广,拓展校企合作旅行社企业的范围。与更多旅行社企业合作,推广旅行社专业特色现代学徒制建设,发挥我院旅行社专业的优势。在同专业推广,复制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的经验。旅行社专业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建设经验可以复制到其他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尤其是岗位式分工明显的行业,比如景区、户外俱乐部等,形成旅游类专业群特色现代学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