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城市背景下社区体育设施发展趋势浅析
2020-12-23XUHongtao
XU Hongtao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城市迫切需要建设更多面向社区、服务大众的体育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设施的体系、布局和标准,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未来社区的体育设施将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将进一步推动体育融入生活,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健康城市、健康中国的发展目标。社区体育设施作为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载体,对于提升社区环境、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以及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许多城市都在有计划地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而高密度城市区域社区体育设施往往更加不足,与社区居民快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且因用地紧张,增量建设存在较大困难。
当前,高密度城市背景下社区体育设施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明确社区体育设施新的发展路径,进而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 社区体育设施体育功能层叠发展
所谓高密度城市区域是指人口密集的老城区,或者在紧凑城市理论指导下,城市发展向集约化方向转型,土地供给偏向混合、集约、高效、紧凑的未来人口聚集区域。高密度城市区域通常具有高容积率、高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低开放空间等特征[1]。城市高密度区域往往面临着区域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功能复合多元等现实问题。
高密度城市区域用地紧张,在基地面积有限的场地中建设社区体育设施,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大跨建造技术,实现社区体育设施体育功能的层叠发展。体育运动场地可以由传统的单层向双层甚至多层转变,由单一大空间向复合大空间转变,由传统的平面分散组合模式向集中、立体的空中层叠模式转变。体育功能的层叠发展有助于社区体育设施功能组织的集约、高效,使社区体育设施在不增加用地的前提下,满足更大的运动面积需求和更加多样化的运动类型需求。
图1 层叠式体育空间组织模式
在社区体育设施体育功能的层叠发展中,大空间(如球类馆、游泳馆等)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根据大空间所处的位置不同,层叠式社区体育设施通常有以下几种组合模式:①大空间与下部小空间的叠加;②大空间与上部小空间的叠加;③大空间与大空间的竖向叠加;④以上几种模式的混合(图1)。虽然现代结构技术的发展已完全能够满足体育功能通常的层叠跨度,但体育场馆的剖面设计仍然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建设成本。一般而言,将体育馆、游泳馆等大空间叠于空间较小的健身房、训练馆、辅助用房等之上,是较为合理的组织形式。此外,层叠发展的社区体育设施各层楼板应尽量设置在同一标高处,尽量减少错位,否则不利于结构抗震[2]。
社区体育设施通常定位为非竞技类体育场地,因而体育功能层叠发展时,场地净高可以适当降低,仅满足常规的训练要求即可,从而可以较好地适应城市规划对建筑总体的限高要求。叠置的运动场地需要特别注意相互干扰的问题。体育运动难以避免人员跑动与球类撞击,因此,下层运动空间比较容易受到上层体育运动产生的振动影响,处理不好将影响下层运动空间的声学品质。吸声与抗振设计对层叠场地楼板层尤为重要,例如,可以采用浮筑楼板或设置弹性面层来降低振动的影响。
深圳粤海街道文体中心(图2)是较有代表性的层叠式社区体育文体设施。都市实践(URBANUS)作为其设计者,面对城市高密度发展的现实需求,在5 760 m2用地面积内,实现了38 911 m2的建筑面积,创造了功能复合、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设计将多种体育功能和文化功能向空中叠置发展,从地面层起设置多组自动扶梯,垂直串联起不同的功能楼层,并设置多处空中平台作为休闲活动和人流集散的场所,创造了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使建筑在不同高度上都能提供与城市互动的良好体验。这一项目对于社区体育设施层叠式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2 社区体育设施向地下拓展体育空间
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建筑地下空间主要是作为停车库、设备用房或部分服务配套功能使用;而主要体育运动场地则较少放于地下,原因在于地下建筑造价较高,放于地下往往被认为不够经济。但随着近些年来城市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特别是城市高密度区域的建设用地更是寸土寸金,比起高昂的地价,建设成本所占权重有所下降,也使得部分社区体育设施开始向地下拓展体育空间。
在城市高密度区域,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常常不足。如果把传统建于地上的体育建筑全部或部分放到地下,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而且社区体育设施采用下沉模式,可消减建筑体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城市界面和适宜的建筑尺度,城市的面貌和环境都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地下体育建筑对节约能源较为有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场馆的运行费用。
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体育中心积极向地下拓展空间,将有限的基地转变为多层级的空间体系(图3)。设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力求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通过下沉处理将游泳馆放至地下一层,从而有效降低建筑主体高度,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下沉广场的设置不仅实现了游泳馆的自然采光,而且将人们的休闲娱乐、运动健身融入到绿色生态环境中,呈现出类似“体育公园”的生动氛围。
图2 深圳粤海街道文体中心
图3 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体育中心
Omiyamae 体育馆(图4)是位于日本东京的社区体育设施。其周围是传统住宅区,建筑高度被严格限定为离地面不超过5 m。因此,设计主动向地下拓展空间,主体育馆下沉6.64 m,游泳馆下沉2.49 m,露出地面的部分采用绿色屋面,尽量减少建筑对周围住宅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建筑总体设计在增强体育馆引导性和吸引力的同时,以谦逊的姿态展现出与社区环境的和谐共生。
社区体育设施向地下拓展体育空间一次性投入较大,要综合考虑结构选型、建筑造价、剖面形式,以及采光、通风、消防疏散等问题。地下体育建筑的采光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压迫感,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因此,应积极引入自然光线,创造类似地面的空间感受。例如,可以设置下沉庭院或下沉广场,也可以在地面之上设置高侧窗,实现地下体育功能空间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有效提升人们的运动舒适感。
地下体育建筑的消防疏散问题也应该高度重视。由于体育运动空间通常面积较大,如何解决空间分隔与防火分区面积之间的矛盾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既要满足地下空间疏散的相关规范,又要兼顾体育功能的实现。地下体育建筑疏散问题常通过消防性能化设计来解决,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空间规模、人流密度和消防疏散等因素。地下体育建筑通过设置下沉广场,不仅提高了体育场馆的通透性,而且可以作为人员疏散的准安全区,有效避免人员拥挤现象的发生,提高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3 混合土地开发建设社区体育综合体
由于用地紧张,高密度城市区域常常很难规划出单独的体育用地建设社区体育设施。同时,单纯以体育功能为主的社区体育设施,常存在建设规模有限、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采用混合土地开发的模式建设社区体育综合体,是对上述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社区体育设施较为可行的发展模式之一。通过对不同功能的混合开发,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比较常见的几种混合开发模式为:①体文结合——体育功能与文化功能相结合;②体商结合——体育功能与餐饮、购物等商业服务功能相结合;③体教结合——体育功能与教育设施相结合;④体服结合——体育功能与社区服务相结合;⑤体园结合——体育功能与绿化公园相结合;⑥以上几种模式的进一步融合[3]。目前比较常见的文体中心就是将体育功能和文化功能相结合的一种建筑类型。再比如,“体园结合”可以解决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社区体育设施室外运动场地不足的矛盾,结合公园景观设置小型室外运动场地,可以增加体育功能的多样性和参与度。
图4 日本东京Omiyamae 体育馆
功能多样性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混合土地开发建设社区体育综合体,实现体育功能与文化休闲、餐饮购物、儿童教育、社区服务等相互促进、协调共生,产生积极的“集聚效应”,对于提升社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体育综合体在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运动休闲空间的同时,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经营收入,实现“以馆养馆”的发展目标,将使得体育综合体的运营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在中国香港,社区体育设施常常与商业餐饮、政府服务等共同构成社区综合体,被称为“市政大厦”或“政府综合大楼”。其作为一种多功能复合的公共服务类建筑,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例如,香港赤柱市政大厦作为社区综合体,内设两组功能设施:第一组是体育、康乐及文化设施,第二组是社区服务中心。大厦以一种平和的表达方式嵌入城市,多样化的功能组合为建筑带来生机和活力[4]。再如香港西贡区将军澳政府综合大楼(图5),包含体育中心、社区会堂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办事处,包括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民政事务总署及食物环境卫生署等。体育中心内设有可容纳约1200 名观众的多用途场馆、多功能活动室、乒乓球室、健身房、儿童游戏室、阅读室及室内跑步道等,使综合大楼可满足多样化的社区需要。
淡滨尼天地(图6)作为新加坡体育、休闲、娱乐一体化社区和时尚生活中心的先驱,将社区体育与商业购物、图书阅览、儿童学习中心、艺术展览空间及家庭医疗中心等相结合,并包含新加坡首个24 h 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成为新加坡新一代社区合心生态(Hub Ecology)生活中心。全长6.9 km 的自行车环道与新加坡城市骑行线紧密相连,底层露天体育场可容纳5 000 多名观众,既可观看各种比赛,也是社区居民展示自我的多功能舞台。淡滨尼天地的体育设施有一定规模且具有灵活性,通过混合土地开发,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中心充分融合,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
4 利用旧建筑改造为社区体育设施
许多城市的传统旧区一般可归入高密度城市区域。这些区域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选择有条件的旧建筑将其改造为社区体育设施,有着较好的现实意义:①这是对老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机更新,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精神;②这些旧建筑往往处于城市较为中心的区域,改造后非常有利于城市社区15 min 健身圈的形成。
图5 香港西贡区将军澳政府综合大楼
2014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5]。一方面,将旧建筑改造为承载体育及休闲健身功能的社区体育设施,可以节约不菲的土地成本,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旧建筑经过更新改造,可以变废为宝,实现社会存量资源的合理配置。据统计,比较完全的旧建筑改造大约可以节省1/3的建设成本[6]。将旧建筑改造为社区体育设施,为旧建筑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人们在运动之余还能够感受老建筑的历史和文化魅力,提升社区体育设施的吸引力和认同感。
将旧建筑改造为社区体育设施,需要科学选址、谨慎决策、系统设计。既要发挥旧建筑的自身特点和潜在价值,赋予其全新的体育健身功能;又要为旧建筑注入时代元素,力求创造出功能适用、系统优化、特色鲜明、服务一流的社区体育设施。可改造为社区体育设施的旧建筑通常具有区位优势明显、结构安全、空间宽敞等典型特征。有意识地选择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的旧建筑,将其改造为社区体育设施,将为未来的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6 新加坡淡滨尼天地
结构安全是建筑改造的基本前提,只有结构功能基本完好,或者结构经过适当加固就能够保证结构安全的建筑,才具有改造和再利用的价值。旧建筑在改造之前,一定要进行结构检测和安全评估,以确定其改造的可行性。空间宽敞的旧建筑能够满足体育运动空间的基本需求,具有较好的改造潜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 平面面积大且柱跨间距大;②空间高度大。例如,一些工业建筑常采用大型桁架、屋架或排架作为支撑结构,具有空间开敞的特点,通过空间的分隔和重组,可以合理利用空间。由于体育场馆特别是球类场馆对净空的要求比较高,旧建筑空间高度大则可以满足这些基本要求,从而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旧建筑通过内部改建、外部扩建、顶部加建及保留片段等形式,可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社区体育设施(图7)[7]。
5 结语
当前,高密度城市区域正面临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社区体育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社区体育设施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为了应对土地紧张、空间不足的现状,社区体育设施开始向空中层叠发展并向地下拓展体育空间。同时,社区体育设施积极融入城市日常生活、混合土地开发建设社区体育综合体。此外,体育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也开始从新建体育建筑带动城市发展,到改造旧建筑为社区体育设施促进城市更新。高密度城市背景下社区体育设施新的发展趋势,为人们开展体育运动、提升社区环境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需要设计者和管理者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创造性地营造集约高效、特色鲜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区体育设施,促进体育设施与城市、社区协同发展。
图7 上海嘉定南翔“翔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