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

2020-12-23王水英李文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普外科组间护理人员

王水英,李文丽

(山西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山西 太原)

0 引言

疼痛是人体损伤组织产生的一种负面信息,是十分常见的症状,在普外科手术以后十分常见。疼痛会造成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会提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因此要做好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1]。现探析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本院80例接受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效果,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纳入时间由2017年6月开始,到2018年6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5-62岁,平均(35.5±3.2)岁。泌尿科手术16例,阑尾炎10例,颅脑科手术6例,肠梗阻手术5例,其他普外科手术3例;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16-61岁,均值(35.8±3.6)岁。泌尿科手术18例,阑尾炎9例,颅脑科手术7例,肠梗阻手术3例,其他普外科手术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后差异小,P>0.05,满足研究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包括:①健康教育。患者感受疼痛时不要压抑,向患者说明大部分疼痛可以采取措施进行缓解,缓解有权利享受手术后无痛。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说明疼痛的概念,提升对疼痛和相关药物的认知,告知患者早日进行活动、咳嗽的重要性,教患者进行正常深呼吸的方式,让患者和家属能够对术后疼痛性质、预防疼痛和减轻疼疼痛的方式有充分的认知;②生理干预。保持病房的安静,定期进行打扫和消毒工作,控制好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白天要用窗帘进行遮挡,保证光线的柔和,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患者能够运动的基础上协助患者进行下床活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格的观察,注重伤口包扎的松紧度、血运情况等;③心理干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会对手术的效果产生担忧,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要向患者说明实施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让患者安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要主动询问患者是否产生不适情况,耐心听取患者的说明,向患者说明术后疼痛是正常的情况,对预防和缓解疼痛的方法进行有效引导,患者要保持正确的态度看待疼痛。可以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改善患者疼痛,主动与患者聊天,给予精神鼓励等;④疼痛干预。手术后,保持患者舒适的体位,下床活动时要抬高床头,由侧卧位转变为坐位,然后下床进行活动。患者深呼吸时,要用手按住切口,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伤口疼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轻。记录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1.0统计研究数据,%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6.9±9.75)h,组间比较差异十分明显(T=4.5357;P=0.0000;P<0.05);实验组首次下床时间为(38.5±7.56)h,对照组为(47.9±7.87)h,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T=5.4478;P=0.0000;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对比

实验组术后1hVAS评分为(3.23±0.28)分,对照组评分为(3.17±0.26)分,差 异 不 显 著(T=0.9931;P=0.3237;P>0.05);实验组术后24hVAS评分为(2.25±0.26)分,对照组评分为(2.96±0.28)分,差异十分显著(T=11.7520;P=0.0000;P<0.05);实验组术后48hVAS评分为(1.88±0.27)分,对照组评分为(2.58±0.25)分,差异十分显著(T=12.0315;P=0.0000;P<0.05)。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以后,疼痛是造成患者不适最为严重的问题,会造成焦虑、手术创伤等综合反应。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于术后镇痛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临床当中对于术后疼痛的观念比较陈旧,主要要求患者从主观上能够忍受疼痛,并没有采取有效的疼痛处理措施,这会引起患者的不适[2]。基于此,护理人员要对传统的护理观念进行改变,注重处理患者疼痛,提升疼痛的教育等。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正确和有效的评估,根据实际制定出对应的措施[3]。

临床研究显示,疼痛程度与外部环境有较大的挂链,包括病房环境、教育等,另外与患者情绪和性格等心理关系也有较大的关联。基于此,护理人员首先需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避免患者遭受刺激[4]。定期向患者讲解疼痛知识,提升患者的认知;其次要调整患者的心态,引导患者家属多照顾患者,主动对患者进行引导,将患者疼痛的注意力进行转移[5]。从本次研究能够看出,护理干预经过健康教育以后对疼痛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要求主动给予镇痛,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以后,患者可以下床进行活动,另外,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利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提升依从性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在手术后24h和48h后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康复速度,降低疼痛感,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普外科组间护理人员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