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普洱茶文化注入云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020-12-23

福建茶叶 2020年5期
关键词:品茶普洱茶云南

王 功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昆明 650500)

引 言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多遵循西方的心理教育准则,缺乏与我国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其作用会受到影响和制约(吴俊平,刘慧玲,2019)。因此,有必要探索出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以云南省为例,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历史名茶(王平盛,刘本英,成浩,2008),是云南的名片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且对于云南人民有着重要意义。将普洱茶文化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与参与度,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普洱茶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因此,对普洱茶文化与云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结合途径进行分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提供参考。

1 普洱茶加工工艺与大学生活

1.1 杀青与适应

由于云南茶树属大叶种,具有较高的含水量,故首先需要通过杀青来使鲜叶大量失水从而降低含水率。普洱茶的这一加工工艺所蕴含的意义与大学生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不谋而合,“杀青”二字对于这个转变过程而言,可理解为“褪去青涩”之意。这一转变过程的完成,意味着学生对于大学生活节奏的适应。而这一适应过程除了依靠学生本人的能动性之外,还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来实现。因此,高校可以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以此作为开始,将普洱茶杀青这一工艺对于茶叶的作用类比至大学生活的适应对于新生自身的作用,进而引入新生适应主题相关的课程。

1.2 揉捻与忍耐

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揉捻的作用是要使叶片受力之后细胞壁破裂,进而渗出部分茶汁,使水溶性物质附着在茶叶表面,使得茶叶可以在长时间内完成缓慢的后发酵。然而,没有经过揉捻的普洱茶,其内含物成分难以释出,使得普洱茶难以完成后发酵这一精髓过程。如果将揉捻这一过程对于茶叶的意义迁移至大学生的生活中,可以将其理解为“挫折”。大学生相比高中生,可能面临的挫折更为多元,如学业挫折、交往挫折、恋爱挫折与就业挫折等(苏金旺,2015)。因此,可以用揉捻这一加工工艺的介绍,引入挫折及其适应这一主题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如培养心理弹性、提升情绪调节能力、亲密关系中的挫折应对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等。

1.3 晒干与沉淀

晒干是普洱晒青毛茶的最后一道工序,其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中的有机物质和活性物质的同时,将茶叶的含水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利于茶叶的后期转化。茶叶晒干这一过程与大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中的不断积累与沉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大学生在大学这个新环境中,可能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与诱惑,而要想在大学四年中有所收获,大学生需要不断将这些干扰与诱惑从生活中过滤出去,而将时间投入到对自身成长有意义的活动中,完成自身的积累与沉淀。因此,高校可以借晒干工艺的介绍引入时间管理及职业规划等相关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引导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生活走向良性循环,不断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探索,积累各方面的经验,打好专业课基础,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不断完成自身的沉淀。

2 茶文化与个人成长结合

2.1 茶文化与正念

正念是源于东方禅修的一种有意识、非评判的对当前状态进行注意的方法,也是一种意识状态或心理过程(汪芬,黄宇霞,2011)。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袭来,影响着我们对当下生活的关注。而正念这一理念及其相关训练可以使学生提升对生活的觉知力以及专注力。同时,品茶的过程与正念的理念不谋而合,二者都需要参与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以及对当下过程的觉知力。因此,可以将正念理念的传达融入品茶的仪式中,设计相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首先,教师以学生生活中的具体经历为例,对正念这一理念进行阐述(如吃饭时是否对食物进行细细咀嚼与品味,走路时是否仔细体验脚掌对不同道路的触感以及睡觉时是否心里还在想着其他的事情导致无法入眠);接着,教师为学生讲解品茶程序(审茶、观茶及品茶)并引导学生利用面前的茶及茶具进行实践。同时,让学生记下在各个过程中的发现与体会以保持其对品茶程序的沉浸并提升其对内心感受的觉知力;最后,教师从各组中挑选几位学生分享自己记录下来的体验,并引导学生将品茶程序中的专注力、觉知力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2.2 茶文化与大学生人生观引导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大学生刚刚步入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因此,在这个时期有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云南普洱茶发展至今,正是由于许多重要人物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才能走出云南而成为我国各地人民家喻户晓的茶品。因此,通过讲述普洱茶界大师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体验茶文化的力量。

被誉为“台地茶之父”的肖时英老人,于1953年从武汉大学农学院毕业之后来到普洱,从此一生致力于为云南大叶种茶树选育优良品种,同时首创“立体生态茶园”的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普洱茶的产量与品质;被誉为“现代普洱茶之母”的吴启英老师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昆明茶厂工作。初到茶厂之后,吴启英由于在收茶叶的过程中看到茶农生活的贫困场景,从此立志要靠科学技术改善云南茶农生活,并于1974年发明“普洱熟茶渥堆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除肖时英和吴启英之外,普洱茶界还有许多这样的榜样,如邹炳良、范和钧、卢国龄等,榜样的故事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

3 品茶仪式与人际关系成长

3.1 在品茶仪式中学会分享与合作

2018年起,全国各地大学陆续迎来了“0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生育的第二代独生子女的主要群体(平俊芬,2015)。同时,该群体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从未体验过集体宿舍生活。而这些大学生即将面临的挑战是,以成人的身份融入一个新的班集体与宿舍集体,并学会对彼此的接纳以及相互间的合作。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设置“分享”及“合作”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以用茶会的形式实现上述主题的心理课程。中华词库对茶会的定义是“一种备有茶水、点心的社交性聚会”。在茶会中,每张茶桌会配备一名主泡手,负责将茶叶泡好之后倒至公道杯并依此分给每一位客人。同时,每张茶桌亦可配备一名副泡手,负责烧水、撬茶饼、称量茶叶及分发茶杯等辅助性工作。学生6-8人组成一组,轮流充当主泡手、副泡手及客人的身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泡茶分享过程中成就感与服务意识、主副泡手之间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以及增进同学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此外,可借此机会向学生讲解一些茶席知识,如从公道杯向客人的茶杯中斟茶通常只斟七分满,留下的三分是情谊。

3.2 在品茶仪式中学会感恩

感恩是指主体(人)对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表示友好并且回报。感恩包含“识恩”、“记恩”、“谢恩”和“报恩”四个环节(张桂权,2006)。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主观幸福感、学习投入及助人行为具有重要关联(贺腾飞,董彩云,刘文英,2014;廖美玲,2016;惠秋平,何安明,刘华山,2015)。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设置“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程。

以茶会的形式实现“感恩”主题的心理课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教师以中西方文化中对“感恩”这一主题的渊源进行追溯并叙述其意义,如我国最早出现“感恩”二字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以及西方感恩节的由来及其对西方人民的意义;第二,引入普洱茶的种植过程,可以用纪录片的形式(如中央电视台的《天赐普洱》纪录片)展现茶农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付出的辛苦,让学生了解到手中这杯茶的来之不易并感恩茶农的辛勤付出;第三,引导学生对茶会中主、副泡手的付出进行感恩,并可借此机会向学生教授“叩指礼”这一茶席礼仪,推广茶文化;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假期回家时,为父母泡一壶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4 结语

普洱茶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将普洱茶文化注入云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让大学生感受茶文化的力量的同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使云南高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从而保障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工作贡献来自云南省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品茶普洱茶云南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普洱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冬品茶梅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