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观霓裳以史鉴汉服
——论汉服之特点与发展
2020-12-23曹革蕾岳文侠陈玉丽
曹革蕾,岳文侠,陈玉丽,张 佩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古老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服饰文明。它,就是汉服,也称华服。
夏者,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以这样说:华夏文明是从汉服开始的。汉服广袖飘飘,一挥间携带着大自然的飘逸;襟带飞扬,举止间彰显着华夏儿女的自豪。它形象端庄,礼仪有加,它高贵典雅,仪态万方。它曾令八方敬仰,它曾令四邻效仿。和服、韩服、越服的制作上无不闪耀着它遗落的光芒。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领略汉服那霓裳翠袖的绚丽,感受它曾经的辉煌和悲壮的凋亡。
1 汉服的定义及汉服起源形成
汉服的定义:
汉服并非指汉代的服饰,正如我们今天所说的汉人非是汉代人一样,汉服的起源远在汉代之前。汉服的定义应该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服饰,简称“汉服”,即华夏衣冠,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从黄帝即位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四千多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饰体系。
汉服起源形成:
西周姬昌《周易》卷八《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可见汉服的起源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目前普遍认为黄帝是汉服起源期的重要历史人员,相传黄帝制衮冕衣服,从而开创了汉服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儿女(汉族)一直不改的服饰特征。自炎黄时代开始,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了周朝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之所以华夏服饰叫作“汉服”,那是因为汉朝打出了华夏民族前所未有的尊严,树立了炎黄子孙挺立千秋的自信。它的国号“汉”也成为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汉族。从而这个伟大民族的服饰也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那就是——汉服。
2 汉服的特点
汉服是具有独立性的汉民族服饰,和其他服饰相比,有着质的不同,它凝结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形成了秦的古朴,汉的肃穆,唐的飘逸,宋的娟丽,明的端庄。它也和华夏历史一样,经历了沧桑磨难,金戈铁马,南北分裂,夷狄入侵,神州荡覆,宗庙丘墟。一部汉服史等于半部中华文明史。
汉服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日趋丰富多彩。形成的汉服体系完备而庞大,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服制成熟。不仅种类丰富,而且配饰是也非常璀璨繁复。汉服的款式、形制、用料、剪裁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主体部分基本相同。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造就了汉服特有的文化特点:交领右衽,上衣下裳,褒衣大袖,无扣结缨,飘逸潇洒。同时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交领右衽:汉服形制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汉服的灵魂所在。衽者衣襟也,交领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汉服的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压覆于内,故称为右衽。这是因为古人崇尚阴阳五行,认为左为阳右为阴,阳压阴是天道,这是生者服,如果阴压阳(即左衽)为逝者服(寿衣)。所以左衽为汉服之大忌。后来虽然有了圆领、直领,但是圆领也是右衽的,直领在末端还是左襟搭在右襟上。
上衣下裳:就是上穿衣,下穿裙(裳即是裙)。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为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
褒衣大袖:褒者肥大也。褒衣大袖即宽袍大袖。当穿此服装者伸臂时,大袖下垂就会形成优美的曲线。在一举一动间,在迎风而立时,宽大的衣袖便平添了几份潇洒飘逸的风韵。
无扣结缨:结缨即系带。几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系在腋下,固定了衣襟,松紧也可便于调节,形成一种飘然若仙的美感。要说明的是:汉服的系带并非因为古人未能发明纽扣,纽扣据考证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但汉服的哲学是顺应自然,用裁剪余料做成缨带连接衣片,所以几乎不用扣子,充分体现了汉服的自然之美。
3 汉服的继承和发展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并经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更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思想的精髓。所以后来各时期的汉王朝均以“宗周法汉”作为继承和制定汉服,于是就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无论朝代如何变化,礼未变,服章未变。可以这样说:朝代更替的金戈铁马,就是汉服继承和发展的润物细雨(元清除外)。
历代汉族王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汉服服饰的制定,历代舆服志都是对当朝衣冠礼仪的制定与总结,从中不难看出对于一件衣服的变动要召集群臣多次商讨方可制定,以期不违背礼仪制度。所以汉服体系不仅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和政治文化,还映射出儒家的仁义思想。它不仅是遮羞保暖的衣服,更是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识礼仪的符号,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朝。
汉服历经完善和发展,虽然体系庞大,款式浩繁,但是汉服基本上还是遵循两大形制,一种为上下分体制:上身为衣,如襦、袄、半臂等;下身为裳,如裙、裤或裤褶。另一种为衣裳连制: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如深衣、袍、衫、褙子、直裰等。正如《论语》所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可见汉服作为中华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王朝均遵循了这一原则,有所损益,但又整体因循的原则。
公元1644年,随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降清,清军趁虚入关。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统治,实行“剃发易服”,下令汉族“衣冠悉尊本朝制度”。如有“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汉族人们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抵制斗争,在江南,江阴民众誓死不从,坚持抗清三个月,城破,全民死战,男女老幼无一降者。嘉定民众也坚持了两个多月的斗争,受到清兵的残酷屠杀,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嘉定三屠的惨剧,造成了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惨绝人寰的景象。汉族长期的抵制斗争也迫使清政府做出让步,以期稳定局势。于是提出所谓的“十从十不从”原则,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在这些有限的让步下,汉服保留了一些星星之火。但总体而言,这个在中华大地上飘逸了四千年,承载着华夏传统文化的汉服,在清政府的血腥镇压与屠杀下逐渐凋落了。在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间,汉族男女皆以满服为服饰形制,以至于现在有些人仍误认为旗袍、长衫、马褂这些以满族为主体而改良的服饰,也是汉服。
汉服本身在清政府的残酷统治下消失了,但因为汉服具有几千年的文化,浩渺如天地,野火烧不尽,它依然存在于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中,它仍就点缀在国内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上,直到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依然能看到汉服的宽大、随和、包容的气度和风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高,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重又得到世界的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已经觉醒,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传统服饰所传承的优秀文化,并勠力保护和继承。汉服的复兴,不仅是服饰的再现,更寄托着人们对汉唐盛世的复兴,对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而今汉服已褪去了昨夜的黑暗,拂去了往昔的沧桑,从沉睡中醒来,复我中华文明,扬我华夏衣裳,重塑礼仪之邦,再现襟带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