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展望

2020-12-23于长岁朱立国张晓峰于忠宝詹丰源王树人贺丰韩玉生王政春谢欣昇

实用老年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黄衣胶原自体

于长岁 朱立国 张晓峰 于忠宝 詹丰源 王树人 贺丰 韩玉生 王政春 谢欣昇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以下背部、腰骶部及臀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组疾病[1]。据报道,75%的成年人有过LBP病史,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的中老年女性病人[2],椎间盘(IVD)退变是 LBP的重要发病机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即“血小板凝胶”,是一种自体血液浓缩物,含有天然浓度的自体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组织再生和修复。PRP是经梯度密度多次离心后的高浓度PLT浓缩物,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等,且PRP具有制作简便、使用方便、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LBP治疗的新热点。

1 PRP的分类

基于WBC数量和纤维蛋白含量,分为4种类型的PRP制备液: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PRP)含有少量WBC和低密度纤维蛋白;富白细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L-PRP)含有大量WBC和低密度纤维蛋白;纯富血小板血浆(P-PRF)含有少量WBC和高密度纤维蛋白;富白细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L-PRF)含有大量WBC和高密度纤维蛋白。其中,P-PRP富含生长因子的血浆;L-PRP存在形式包括胶体或液体两种;P-PRF即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L-PRF富含高密度的纤维蛋白网。

2 PRP的制备

1954年Kingsley在《Nature》中首次提出PRP。Harke于1977年首次分离,其制备过程经过离心即可获得。目前,PRP可由手工、专业制备仪制备。手工制备按其离心次数分为一次离心、二次离心、三次离心法;其中,二次离心法被大多数的研究者所接受。

P-PRP的制备:采集静脉血5 mL,2800 r/min离心8 min后分为3层——RBC层、“黄衣层”、无细胞血浆层。其“黄衣层”即P-PRP。目前,操作更便捷且应用广泛的Electa细胞分离器可以较为准确地筛选出P-PRP。

L-PRP的制备:第一步与P-PRP制备相同,将“黄衣层”、血浆层、RBC层分别移至另一离心管并高速离心,去除血小板血浆(PPP)层,即为L-PRP。

P-PRF的制备:采用Cascade Medical公司生产的PRFM试剂盒用来生产P-PRF。其中富含柠檬酸钠抗凝剂及分离凝胶试管,可以收集约9 mL的全血,并在高速离心6 min后,分为RBC层、“黄衣层”、PPP层。将“黄衣层”及PPP层同时移入含有氯化钙的溶液,再离心15 min后获取P-PRF凝块。

L-PRF的制备:将全血移至不含抗凝剂的干燥试管中,并低速离心后分为:RBC层、PRF凝块层、血浆层。该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便宜。

3 PRP通过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发挥作用

经研究发现,PLT中富含800余种蛋白质,大量的蛋白质经过磷酸化后会产生1500多种蛋白相关的生物活性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其中,TGF-β具有刺激胶原产生、血管形成、上皮再生及促进抑制胶原降解的蛋白酶合成的作用;VEGF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影响细胞增殖。

尽管IVD退变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其典型的生化改变包括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含量进行性减少,随后引起脱水和Ⅰ型胶原含量增加,导致组织纤维化[3]。促炎细胞因子IL-1、TNF-α被一氧化氮、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蛋白聚糖酶所激活,并影响IVD退变过程中的基质稳态性,最终导致纤维环和髓核组织的细胞外基质被破坏[4]。

4 PRP促进LBP修复的体外研究

Gomez等[5]发现,人类髓核细胞培养液在体外培养中加入PRP,PRP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髓核细胞个数增长8~12倍,表明PRP在体外培养下能明显促使细胞外基质合成及细胞增殖。Baklaushev等[6]利用PRP对猪离体藻酸盐微囊化纤维环细胞进行体外实验,发现微囊化纤维环细胞的半透膜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持培养液PRP的浓度。Vinod等[7]体外培养人髓核细胞同时加入TNF-α、IL-1β模拟LBP中紊乱的微环境,发现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等促降解基因表达明显上升,将PRP加入培养液中可以显著抑制促降解酶、细胞因子、促炎介质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维持正常的细胞分化与增殖过程。

5 PRP治疗LBP的相关动物实验研究

LBP的病程进展迟缓,如能有效预防IVD退变,便能延缓LBP病程的进展,实现对LBP的早期治疗。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将PRP注射到退化IVD中,可有效改善IVD的厚度并有利于退化IVD的基质完整性。Nazari等[8]将含有自体PRP的明胶水凝胶微球注入新西兰大白兔退变IVD的髓核中。2周后观察免疫组化及MRI结果,发现注射PRP第2周,蛋白聚糖、Ⅱ型胶原mRNA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IVD内含水量显著升高。Cho等[9]发现,在TNF-α有效刺激条件下,PRP可以促进 COL2、AGN基因表达,并抑制MMP-1表达;同时还可抑制TNF-α诱导的MMP-1的生成[10]。Anitua 等[11]在兔 IVD 退变模型中,采用自体PRP、PPP及PBS注入不相邻节段的退变IVD,并对比8周后兔IVD组织及影像学变化,发现自体PRP组在保持原有IVD高度、MRI T2加权像信号、软骨细胞数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动物实验研究已证实,不同生长因子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减轻IVD退变,在修复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体现了PRP的治疗优势。应用组织学、细胞学等多种方式评估PRP对IVD的修复和保护作用,可以还原人体环境较复杂的动态负荷下PRP的治疗效果。

6 PRP注射治疗LBP的临床研究

2009年11月,美国FDA批准PRP作为新一代关节腔内注射物,应用于临床诊疗。PRP应用于临床有下述优势:(1)PRP来源于自体血,不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2)制备简便、成本低,操作过程简单;(3)PRP 用凝血酶激活后成为胶体状,预防PLT流失,有助于PLT长时间在IVD界面释放生长因子/细胞因子;(4)细胞因子有助于细胞有丝分裂、血管再生及趋化;(5)PRP内纤维网格可以促进细胞黏附、防止细胞流失;(6)PRP 中含 WBC,具有抗感染作用;(7)为达到临床损伤修复效果,推荐PRP浓度为正常的4~6倍。

Levi等[12]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揭示了PRP治疗盘源性LBP的临床疗效,他将PRP注射到多节段IVD内,并以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下降30%、VAS评分下降50%作为有效的评价标准,结果显示,治疗1、2、6个月后,有效率分别达 14%、32%、47%。Hussein等[13]对104例慢性LBP病人进行临床研究。由于WBC具有吞噬性质,因此使用PLRP(富含PLT、WBC的血浆)来代替PRP,每周注射1次,共注射6周。结果表明PLR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慢性LBP的方法。Tuakli-Wosornu等[14]选取47例经过至少6个月治疗无效的LBP病人,在IVD造影下疼痛激发试验(+)后,随机对29例病人进行PRP注射,并与只行造影剂的18例病人相比较,当随访至8周时,PRP治疗组功能、疼痛评分、病人满意度3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当随访至12个月时,PRP治疗组的功能评分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Gavriil等[15]将PRP用于治疗腰椎退变诱发的LBP,研究者在内镜辅助下,从LBP病人的腰后椎板间向受压神经根节段硬膜外注射5 mL PRP,结果显示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且无并发症发生。

7 前景展望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已证实PRP治疗LBP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操作简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安全性及长期疗效还需大量标准化临床研究随访观察;而PRP的制备、治疗方案、最适浓度等问题还需统一规范,待这一系列问题得到进一步完善与解决,PRP有望开辟临床治疗LBP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黄衣胶原自体
黄枝衣科中国新记录属和种
秋乐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迎春花
《黄衣王》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