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产融合的闭环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
——以九江市都昌县为例

2020-12-23朱嘉懿孙延金李杨辰刘盈园

时代农机 2020年2期
关键词:种养小龙虾供应链

朱嘉懿,孙延金,李杨辰,刘 丹,刘盈园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3000)

1 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农业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三产融合的概念早在2015年就被提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产业改革创新、迎接新气象的必然发展趋势。此外,随着供应链模式的发展以及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提高,供应链末端的废弃物处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这也是闭环供应链诞生的意义和背景。

2 都昌县农产品供应链现状

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小龙虾养殖作为都昌县的经济支柱,全县境内共有水田45万余亩(1亩=667m2,下同),约有15万亩适宜开展虾稻共作。小龙虾养殖面积也由不足1万亩发展到如今的12.2万亩,已经成为加快推进都昌县生态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坚实力量。

(1)“虾稻合作”规模化。在当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市场形势良好以及养殖农户的不懈努力下,都昌县养殖业发展迅速。2018年全县虾稻共作养殖面积接近5万亩,低洼池塘、港、堰和大水面养殖面积超5万亩,集中连片500亩以上11家,其中千亩以上虾稻共作种养基地4个,养殖面积近万亩,养殖基地实现全县覆盖。参与规模覆盖110多个贫困村,6000多名从业人员,已经成为江西省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

(2)水产养殖多元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因地制宜是策略,为避免千篇一律的盲目照搬,各地方积极探索本地的发展之路,摸清自身特点和优势,重点推进“小龙虾+X”模式,紧密结合当地已有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力求在保留原有的经济底蕴基础上,融入新的发展元素,如虾稻共作、虾藕共作等多元化小龙虾养殖模式。

(3)传统产业现代化。为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经济,都昌县也紧跟时代步伐,采用服务业带动农业的“1+3”发展战略,打造小龙虾生态养殖示范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了都昌县小龙虾产业发展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转变。

3 现存问题分析

都昌县虾稻共作模式致力于打造三产融合下的经济产业带,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在发展第三产业和逆向物流、形成闭环供应链方面还略显欠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链闭环瓶颈。产品逆向物流发展不成熟。都昌县新型产业起步较晚,农产品种植及水产养殖方面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没有专业的物流团队进行具体产品输送规划。都昌县普遍推广的是虾稻连作(1.0)和虾稻共作(2.0)。小龙虾品质较差、上市较集中、价格波动大,当小龙虾销售旺季需求突发变化时,对于逆向物流回应极慢,易造成养殖户亏损。

(2)信息流传导速度慢。由于都昌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引入较慢,同时由于虾稻共作模式的实际执行人多为普通农户,对互联网等技术了解不足,导致小龙虾产业信息化落后。反映在市场中就为农户只进行传统养殖工作,对市场反映情况了解不深,还处于“靠天吃饭”阶段,在小龙虾由于质量等问题产生逆向物流时,应对措施几乎为零,为产业整合造成巨大困难。

(3)回收资金质量差。流通环节挤占生产环节利润。2019年,小龙虾价格下跌时,部分城市餐饮店里小龙虾价格依然坚挺,呈现出产地价贱、消费地价贵,虾农亏本、虾商赚钱现象。都昌县实际养殖户对于资金的回收效果奇差。

(4)第三产业发展受阻。品牌建设效果不佳。目前该县小龙虾的养殖面积12.2万亩,总产值5.78亿元,面积、产量有一定规模,但在品牌建设方面,由于该县虾稻共作起步较晚,分散经营、难成合力,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目前尚未注册一个有影响力的小龙虾品牌,难以形成像“潜江小龙虾”那样知名的产业品牌。

(5)重虾轻稻现象严重。在养殖业比较效益相对较高利益的驱动下,农户偏重于小龙虾养殖,忽视水稻生产。部分农户、经营主体水稻种养田块围沟面积超过水稻面积的10%,有的在水源、土壤等条件不适宜区开挖回型沟搞虾稻种养,有的不种植水稻或种植水稻后不精心管理,给粮食安全造成较大隐患。

4 供应链优化对策

(1)理念优化。一产,最大程度调动养殖户与种植户,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虾稻连作,绿色生产,增产增收。二产,整合种养户小龙虾和水稻,连接当地龙头企业,实现种养户与企业的对接,鲜质虾稻直达企业,实现统一加工和品牌打造。三产,整合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络,积极搭乘电商的顺风车,开展农业观光、品牌展示,弘扬鄱阳湖文化。

(2)机制优化。标准化管理机制。在种养和加工上,建立农业养殖基地、农村合作社,结合加工和销售信息,以绿色、适产、适销为目标,统一种养、加工的流程和标准,抓好安全执法,同时开展污染整治,改善水域和净土质量,实现小龙虾和水稻优质增收。在物流上,采用冷冻冷藏设备和专业技术,包装材料及规格统一、仓储和运输设备标准统一,降低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的物流环节损耗,促进废弃物和滞销品回收利用,降低物流成本和管理难度。

(3)共享机制。信息共享。在产销环节,以产品为核心,市场为牵引,整合资源环境、生产主体、流通网络、质量安全、品牌管理、市场信息等数据,推动数据结构标准化建设,共享市场信息,打造虾稻产销一体化应用体系。在回收环节,通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和交换,对逆向物流系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确保资源与信息的完全共享,降低在逆向物流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4)收益共享。在产销收益上,建立起农民合作社、加工、零售、物流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将供应链上各环节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引导下,实现虾稻供应、加工和销售的无缝衔接。在回收收益上,通过将回收商纳入收入共享契约中,将农业废弃物、包装、滞销虾稻回收,为回收商分享再制造、再加工、再销售利润,符合“谁付出,谁收益”的原则,激发回收商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5)技术优化。协同运作系统。利用信息平台,搭建供应链协同桥梁,将种养户、企业以及零售终端联结起来,及时传递生产、加工和需求信息,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从而引导供应链上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种养技术和产品加工创新,合理安排生产和供应,同时可实现对虾稻物流环节的实时跟踪和全程管理,以此降低信任和管理成本。

(6)监管与追溯系统。基于信息平台和区块链技术溯源机制,对虾稻全流程进行监管和追溯。在源头上,对养殖前的湿度、温度、虾稻等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并由系统记录虾稻完整的采收过程,提高虾稻的种养品质,在源头上降低损失。在流通加工上,利用GPS和摄像头全方位监控虾稻的加工材料、过程、环境等因素,保证产品质量。在仓储和运输上,利用WSN和RFID技术,收集和分析冷藏车及冷库数据,实现运行状态的实时反馈和调整。

(7)品牌优化。都昌县濒临鄱阳湖,所覆盖的水域面积达1390km2,其中还拥有鄱阳湖1/3的水域,具有打造虾稻品牌的先天优势。一方面,都昌县应积极依托鄱阳湖优质水产资源和虾稻品种优势,开展虾稻商标注册和绿色认证,打响都昌特色虾稻品牌,同时借力鄱阳湖文化,开展农业观光、品牌展示。另一方面,都昌县应在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下,建立农业示范园,积极响应中央 号召,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都昌县整体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文章通过对都昌县虾稻共作模式的分析,剖析其逆向物流、信息流通、品牌建设等问题,从理念、机制、技术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应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来建立信息平台,推行标准化技术等,保证虾稻闭环供应链高效运转,助力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降本增收、农业增效提供途径。

猜你喜欢

种养小龙虾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小龙虾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