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收效应实证分析

2020-12-23李书勇葛正岭

时代农机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机械化农机

李书勇,葛正岭

(灌云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站,江苏 连云港 222200)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实现产量稳步提高的必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方法。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国国内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研究大多都还只是停留在研究表层,缺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建构的分析。故此,文章通过搜集统计信息网的有关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关于农机购置补贴的金额数量和农民收入状况,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解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增加产生的影响,为农机购置补贴发展方向规划提供参考。

1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内容

近年来,中央财政部在大中型农用机器的补贴政策基础上又追加了资金投入,主要针对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机械购置予以优惠补贴,该项决定的优惠范围为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农作物的生产所需的拖拉、插秧苗、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多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机械化变革进程中来。根据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颁布以前,我国的农业用机械用量增长速度缓慢,但随着这一决策的颁发实施,我国农业机械保有量已经连续多年稳步增长,而且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基于此,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效率多年不断抬高。

2 农机购置补贴增收效应的实证分析

2.1 研究区域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主要在我国粮食农作物主要生产区域实行,所以在此将粮食的主要产区和非主要产区作为研究范本进行类比分析,望得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有东三省和长江、黄河流域沿岸及内蒙古自治区等13个省(自治区),粮食的非主要产区主要有京津上城市、地势严峻的城市、沿海城市及新疆和西藏自治区等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面对我国地大物博、地理面貌多变、农业生产环境多样化的特殊国情,在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增收效应研究时,除了研究政策的整体成效,还应加入不同区域不同情况的分析结果,对不同地域的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增加带来的影响加以分析。

2.2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基本情况

我国财政部专门成立了农村大中型拖拉机专项补贴金,2018年在此基础上,国家财政追加了7000万元用于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当时在河北、山东和辽宁等16个省市的66个县区和小部分隶属于国家经营的农场定点试行,补贴范围是在种植四种基本粮食类农产品中所用的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和秸秆利用机等机械,补贴方式是按照不超过机械售价的30%,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规定执行。直至2020年,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累

计2000多亿元,3300万户农民农业生产者受到优惠,补贴农民和各种农业生产经营者购进农业生产机械4000多万套。由此可以看出补贴政策颁布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拥有和使用率增长速度较慢,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颁布后,农业生产机械的数量稳步上升,全国农业生产机械程度显著提升。

2.3 我国农民收入变化分析

近几年,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补贴政策颁布前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缓慢,城乡差异越发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减小城乡差异、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规划。

中央政府颁布农机购置补贴之策之后,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进程就未停止其前进的脚步,机器的使用提高了生产率和劳作效率,并且农业机械的普遍使用和补贴政策大大降低了农机具价格,使生产成本投入减小。粮食产量增加、成本减小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农业生产机械的使用会减缓农业生产时的劳动力使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或商业等转移,从而提高收入水平。另外,衍生的农业生产服务站促进了农户和农业生产机械服务社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吸引了大量从事相关行业的劳动力,扩大了就业范围。

2.4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实证探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了解,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基本分为四个组成部分,而农机购置补贴影响的是直接收入,即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由于物价等要素会对人均收入产生影响,所以要对农民收入全面分析,通过对数据相关指数的调整,有利于清晰分析农民收入与农机购置补贴之间的关系。通过线性分析针对农民收入与机器拥有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农民收入当做因变量,将机器拥有数量作为自变量,按照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

Lny=á0+á1+lnx

y是农民收入,x是农业机器拥有数量,á0与á1是待估计参值。总体来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小,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补贴力量,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

3 改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国家经济、社会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保证。从国家将农机购置补贴写入“三项补贴两件减免”的支援农村建设、实惠于农民群众政策以来,已经在改善农业生产机械框架、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程度,推动农业生产稳步向前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3.1 因地制宜、灵活充实政策内容

我国的农机购置补贴大多是对于大中型农业生产机器的补贴,此类机器投入资金大,再加上容易受到地势影响,所以农户选择率不高,当地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不能保守死板,应灵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另外,也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特点,合理制定享受优惠补贴的机器范围,重视小型农用机器的补贴。另外,政府财政部门应设有专项费用,为不同地区的农用机器推广和管理提供资金保障,以确保补贴政策顺利进行。

3.2 重视农业机械化推广,更重视售后服务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颁布施行后,随着农机具量增多,安全事故也接踵而来。主要是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未能进行技术培训,农机具售后和维修服务不到位两方面原因造成的。这就需要各类农机合作机构首先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向农户传授相关的技术方法,加强他们的安全知识意识。同时,监督并提升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售后服务水平,农民安心购买使用。

4 结 语

农机购置补贴不仅有助于农民收入增加,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还提升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中央和地方相关财政部门要不断修订补贴政策,加强农机具使用中的培训,重视小型农机具补贴问题,减小城乡差距,促进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收入结构更加优化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