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截骨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12-23吴慧敏

今日健康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截骨术矫形强直性

吴慧敏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手术室,四川 成都,61001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柱关节炎症,常会造成脊柱融合僵硬、后凸畸形等,后背疼痛、行走障碍等均是该病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针对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主要采取矫形截骨术治疗,该手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1]。但因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患者在术中常会引发低体温,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患者预后恢复[2]。因此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截骨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对降低低体温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就本院收治的86 例强直性脊柱炎行矫形截骨术患者进行分析,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86 例行矫形截骨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资料,时间选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86 例患者中男、女各53、33 例,年龄在31~68 岁,平均为(56.32±4.25)岁。入组标准[3]:(1)经临床检查为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并行矫形截骨术;(2)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肝、肾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疾病。

1.2 方法收集所有患者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等。对比发生低体温以及未发生低体温患者的上述资料,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截骨术患者术中引发低体温的相关因素。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截骨术患者术中引发低体温的相关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研究中选择SPSS 20.0 系统计算数据,其中χ ±s 表达计量数据,选择t检验,而%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 表达。

2 结果

2.1 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截骨术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86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矫形截骨术治疗,术中发生低体温36 例(41.86%),未发生低体温50 例(58.14%)。

2.2 发生低体温与未发生低体温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发生低体温与未发生低体温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中补液量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并发症与未发生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比(n=86)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一种全身性病症,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矫形截骨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部分患者在术中可能会引发低体温,影响患者预后恢复[4]。

多项研究表明[5],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不仅与手术有关,与患者自身原因也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明确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截骨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预防低体温发生。本文结果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截骨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41.86%,由此得出,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截骨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较高。在观察发生低体温与未发生低体温患者资料发现,发生低体温与未发生低体温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中补液量上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依据上述结果得出,术中大量失血与补液会导致患者热量流失,是引起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重要原因。此外,手术时间延长,患者暴露部位与低温环境接触时间也随之增加,导致热量大幅度流失,因此会直接影响患者核心体温,引起低体温。故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可采取以下预防性护理措施:①在术中应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对病室温湿度进行调节,在术前、术后接送患者时应依据环境温度给予患者使用棉被、毛毯等,在手术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温毛巾以及其他保暖物遮盖等。②在术中给予患者补液时,应在输液前对液体进行加温处理,同时加热灌洗液、消毒液,使用的医疗器械可提前预热,并确保其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综上所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中补液等均是影响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截骨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相关因素,因此医师术前应充分考虑患者临床资料,并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以降低低体温发生率。

猜你喜欢

截骨术矫形强直性
文章导读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维CT有限元评价Dega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短期疗效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不同温度矫形的7N01铝合金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3D打印技术在矫形鞋垫中的应用进展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