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全面领导的“集结号”:任弼时《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

2020-12-23许顺富

湘潮(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任弼时根据地军队

★ 许顺富

党的一元化领导是抗日战争时期,为统一各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民众团体)的行动步调,使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经济工作和军事工作紧密结合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规定:“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他应当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这是党的一元化领导的最初表述。1943年1月,任弼时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吹响了党的全面领导的“集结号”,进一步阐明了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则,为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奠定了基础。

党的一元化领导的缘起

1940年3月,任弼时和周恩来等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受到了党中央的热烈欢迎。周恩来因为国统区工作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延安去了重庆,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任弼时则留在延安,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协助党中央和毛泽东筹备党的七大,参与中共中央的重要决策,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之一。

此时,延安面临的革命形势非常严峻。从客观上来看,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寇停止正面进攻,以主力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创建的18个抗日根据地,担负着和侵华日军的40个师团中17个师团作战的任务。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却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敌后抗战陷入最困难的时期,日寇“扫荡”的残酷,封锁线与据点的增强,我上下级联系的困难,抗战的地区性与游击性特征的增大,要求我各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更加灵活;每一地区(军区、分区)活动的独立性,以及活动各方面的领导统一性的扩大和增强,要求各地区的各种组织更加密切的配合,不给敌人以任何可利用的间隙。从主观上说,虽然各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一般是统一的,党政军民各组织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团结的,但在某些地区,还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例如:统一精神不足,步伐不齐,各自为政,军队尊重地方党、地方政权的精神不够,党政不分,党员包办民众团体等。这些不协调的现象,妨碍抗日根据地的坚守与建设。根据地的建设与民主制度的实行,要求每个根据地的领导一元化。

面对这一严峻的革命形势,任弼时积极协助党中央理顺关系、健全制度,从组织上保障党的统一领导。当时,延安有中共中央的直属机关、军事机关、边区的党政机关三大系统。由于没有中央一级的行政管理机关,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三大系统各管一摊,许多事情无人负责,或是无章可循。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克服散漫拖沓的“游击作风”,任弼时便着手建立中共中央办公厅,由他兼任办公厅主任,调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担任副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下设秘书、总务、警卫3个处,建立了行政制度、干部供给制度、财务会计制度、文件管理和档案保管制度等,使三大系统的机关工作逐渐条理化,加强了党的统一领导。同时,他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2年9月1日作出的《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指出:“党中央所发布的‘九一决定’,就是要我们各个抗日根据地建立以党为中心的一元化的领导。”

1942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延安整风运动向纵深发展,中共中央委托任弼时和王稼祥指导召开以整顿“三风”为中心议题的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在延安召开。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通过整党、整政、整军、整财政、整党政军民关系,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1943年1月7日至9日,任弼时在大会上作了《关于几个问题的意见》的长篇报告,《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的要义

《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后来选入《任弼时选集》。该文主要针对当时党处于分散的独立作战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分散主义和闹独立性的错误倾向,阐明了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必要性,要求全党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

该文的基本要义如下:

1938年,任弼时(左一)与毛泽东、周恩来在一起

第一,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作用。文章明确指出:“党是无产阶级之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尤其是党的领导机关,是由无产阶级里面最先进和富有革命斗争经验的,并且以先进的马列主义理论所武装起来的最优秀的分子所组成的。因此,它有责任并具有一切可能来领导阶级的和其他一切革命的组织。”文章重申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党的各个部分要服从党委,全党服从中央”的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批判了怀疑党的主张与政策能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见的错误思想以及对“三三制”政权的误解。文章明确指出:“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从无产阶级的最高利益,从劳动群众的利益出发,来决定我们的主张与政策的,而无产阶级与劳动群众的利益,又是与全民族解放的利益一致的。”“我们所说的‘三三制’,是除了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外,其他三分之二,要保证不是什么坏人,而是人民中的进步分子(赞成抗战与民主)和中间分子(赞成抗战,对民主也不坚决反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在‘三三制’政权中的政治优势。”文章严厉批评了对以党为中心的一元化领导进行妨碍的错误说法和做法,严正指出:“党有责任领导一切革命组织,并不是一句空话,就是要争取这些革命组织(如政权、群众团体等)能够实现党的主张,执行党的政策,就是说,党的主张与政策要通过这些革命组织来实现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这些革命组织所执行的政策和所进行的工作,党必须加以研究、讨论和决定,以负起领导的作用。”

第二,正确估计和认识边区的民主问题。文章明确指出:“陕甘宁边区的政权,虽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还存在着某些缺点,但一般说来,它早已是民主的政权,是中国最进步的民主政治,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是“因为今天边区的各级参议会和政府,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人民已经直接参加政权的管理。另一方面,人民选举出来的政府,又是为人民办事的,组织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边区人民已经享有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一直到组织人民武装的自由。像这样的政治,可以肯定地说,已经是人民自己作主的民主政治”。任弼时还一针见血地批判了把选举偶像化、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明确指出:“今天边区民主政治的中心问题,不是‘选举第一’,而是如何组织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

延安时期的任弼时

第三,肃清部队中的军阀主义倾向。任弼时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的军队,是革命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军队和老百姓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是血肉相连的。老百姓依靠军队来保持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既得的果实,军队也必须依靠老百姓才能生存、巩固与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比鱼与水的关系,谁都离开不了谁。但是如今的军队中出现了某种军阀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在延安留守兵团的某些部队中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军队中的某些干部,特别是某些高级干部,有一种把党的军队看成自己势力的坏想法。二是某些部队中的某些指挥员,产生一种脱离战士群众的严重现象,产生一种只图自己享乐的腐化思想。三是表现在军队中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的松懈与削弱,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的地位与威信日渐降低。四是表现在军队与人民的关系上比以前差了一些。军队照顾人民的利益和帮助老百姓做事是不够的,而侵犯老百姓利益的事情发生得相当多。任弼时严正指出,对于这些军阀主义倾向,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去克服它,任其自流地发展下去,那是可以使我们的军队逐渐变质的”。他进而阐述了军阀主义产生的原因,并明确指出:“今天我们的党,提出了思想上的统一,提出了建立以党为中心的领导一元化,就必须在部队中开展反对军阀主义倾向的思想斗争,以期根绝这种不良的倾向!”

第四,建立坚强的一元化领导。任弼时深刻分析了某些同志对党的认识,对民主问题的认识,对革命军队的认识,对战争环境的认识,对政权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对统一战线问题、对根据地建设问题、对青年运动问题等存在的许多模糊或错误的观念,这些虽然未占主流,但它影响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能用严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来彻底地揭穿它、批判它与纠正它,反而采取自由主义的态度,让它存在,让它发展下去,那么党的一元化领导就无法建立,高干会上所决定的许多政策也就无法执行,无法贯彻到底”。因此,他要求“西北局的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党的组织,只有爱戴西北局,坚决执行西北局的决定,才能表示他们真正是拥护党中央的正确路线,真正是爱戴党的中央和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这对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毛泽东的领袖地位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党的全面领导焕发时代光芒

任弼时的《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形成于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疯狂进攻,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制造摩擦,各抗日根据地各自为战,党政军民关系协调不够,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严重等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形成党中央权威和革命领袖的核心地位,以统一全党思想和革命意志、革命行动,共克时艰。党的一元化领导在战争年代的特殊形势和环境下是完全必要的,它对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协调党政军民各方面的步调起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党的一元化领导并未过时,仍旧闪现着时代的光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仍将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各种风险和挑战严重阻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要排除阻力,凝集人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不仅不能削弱党的领导,反而要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在党政分开的前提下,改善党的领导,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我们的一切工作之中,化为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柱石。让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航船向着光明前进。

猜你喜欢

任弼时根据地军队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善于正确解决复杂重大问题的任弼时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任弼时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任弼时:一条“幸福渠”
窗台上的妈妈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