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22贺静如董亚利戴美玲

贵州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优良率胃肠道冲洗

贺静如 董亚利 戴美玲

(1.延安市中医医院麻醉手术科,陕西 延安 716000;2.西安市第五医院手术室,陕西 西安 710082)

切口感染是胃肠道手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诱发因素复杂多样,其中完善并落实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与切口感染发生密切相关[1-2]。若患者手术期间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将会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本组主要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76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1~69岁,平均(43.63±4.72)岁;阑尾炎14例,肠梗阻4例,胃癌5例,6例直肠癌,6例急性腹膜炎,其他3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2~68岁,平均(43.53±4.59)岁;阑尾炎13例,肠梗阻5例,胃癌6例,5例直肠癌,7例急性腹膜炎,其他2例。纳入患者均行胃肠道手术治疗,均符合手术指征;患者临床资料及病史、检查记录等资料完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1)术前,结合患者病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全身状况,排除手术禁忌证。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手术流程、麻醉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督促患者做好术前禁食,保持良好的睡眠。(2)确保消毒面积覆盖切口周围15~20 cm,避免盲区。将患者腹腔打开后,对切口予以全层保护器、洁净袋保护,防止细菌、粪便等污染切口。(3)安尔碘冲洗,完成腹膜缝合后,对患者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等给予37℃ 0.9%生理盐水冲洗,肿瘤手术冲洗液为38~43℃灭菌注射用水浸泡术野,停留3~5 min,反复2~3次冲洗。也可以对切口进行2 min左右浸泡,吸尽后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对肌层进行缝合,然后再对皮肤、皮下组织等进行冲洗,对切口逐层缝合。(4)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两台手术间隔时间不得低于30 min;落实手术室自净工作,手术间隙加强手术室物表,环境消毒,维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护理人员要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合理安排手术时间、手术顺序等,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操作医师、护理人员应在无菌区范围内活动,落实手术器械使用隔离技术,肿瘤手术严格执行肿瘤隔离技术。

1.3观察指标 切口愈合判断标准:将患者手术治疗后切口无任何不良反应记为优;手术治疗后切口存在小面积皮肤坏死,伴随血肿、积液等症状为良;手术后切口出现化脓且需要对切口进行引流记为差。切口感染诊断标准:切口位置存在红肿、发热症状,切口有脓性渗出或伴随发热症状,触诊有波动感。经超声检查存在液性暗区;血常规检查存在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2 结 果

2.1临床康复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临床康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指标的比较

2.2切口愈合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切口愈合优28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4.74%;对照组优22例、良7例、差9例,优良率为76.32%。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208,P<0.05)。

2.3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术后有8例(21.05%)发生感染,观察组有2例(5.25%)出现切口感染。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46,P<0.05)。

3 讨 论

与其他手术类型相比,胃肠道手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胃肠道内菌群多,大多手术切口为Ⅱ类、Ⅲ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风险。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高达10%~25%[3-4],其作为普外科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容易导致医院感染,而且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预后。切口感染与手术室环境、患者自身以及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手术器械等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术后感染、提升手术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5]。

术后切口感染的控制要从源头做起,阻断细菌源、细菌传播的途径,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访视,掌握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心理顾虑,通过手术流程讲解、心理疏导等消除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影响,避免因不良情绪而引起的机体免疫力降低,降低切口感染发生概率。其次,要保证无菌、清洁的手术室环境,这就要求两台手术时间要间隔一定的时间,做好空气及表面消毒后再进行下一台手术,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手卫生步骤洗手,加强手部清洁,探查体腔后更换手术手套,对患者切口部位予以皮肤保护膜、洁净袋等覆盖,保护切口不受感染。切口的缝合环节则需要进行反复冲洗,缝合完成后对切口予以敷料覆盖,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上述措施能够将细菌源清除,阻断细菌进入切口的途径,对于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有着显著的作用[6]。本文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优良率达到94.74%,发生切口感染仅占5.25%,低于对照组,体现了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优良率胃肠道冲洗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鼻腔需要冲洗吗?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Notice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Sleep Medicine & Reelection of the Third Board of Directors of Sleep Medicine Specialty Committee,WFCMS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不同冲洗剂对桩道玷污层清除能力的体外研究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邦鼻净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