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对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探讨

2020-12-22何换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哺育母乳初产妇

何换宇

江苏省射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射阳 224300

母乳中含有多种新生儿身体发育所需营养成分,同时据相关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多种抗原物质,可为新生儿的发育与成长提供机体必需抗体。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婴儿自出生1h后~出生6个月母乳喂养为最佳喂养方式,但是绝大多数初产妇由于体能被过度消耗、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母乳喂养指导以及分娩后心理应激反应作用下,均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1-2]。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44例未应用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初产妇以及44例应用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初产妇不同时间段母乳喂养率、自我效能以产妇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初产妇行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n=44),年龄21~36岁,平 均(30.3±0.1)岁,孕龄为 37~ 42周,平 均(39.52±1.2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2520~2830g,平 均(2530.32±20.12)g。 对 照 组 初 产 妇 未 行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n=44),年龄23~35岁,平 均(30.3±0.1)岁,孕 龄 37~ 42周,平 均(39.55±1.21)周,新生儿出生体重2520~2830g,平均(2530.36±20.11)g。两组患者平均孕龄、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初产妇均产前定期入院产检,各项产检结果正常,且均为单胎、头位。(2)初产妇均神志、思维、认知正常,在获悉本研究目的、方法后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围产期资料不全的初产妇。(2)合并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疾病或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初产妇。(3)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或子宫破裂等并发症初产妇。(4)新生儿舌系带过短或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以致无法母乳喂养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护理。该组产妇分娩且体能恢复后,护理人员向产妇发放母乳喂养健康手册,待产妇阅读完喂养健康手册后与初产妇沟通、交流,结合临床研究以及近期报道向初产妇介绍母乳喂养对新生儿身体发育的重要性以及母乳喂养具备的优势。此外,护理人员在纠正初产妇对母乳喂养错误认知的同时,尽快安排初产妇产后母婴接触,并指导产妇正确怀抱胎儿哺乳,使初产妇正确掌握母乳喂养方法。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1)由产科医师以及产科有5年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母乳哺育护理小组,结合影响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相关卫生因素、登录“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寻初产妇母乳喂养护理方案,然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制订具体母乳哺育支持护理方案。(2)母乳哺育支持护理系统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专科护理支持,产前护理人员向初产妇科普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耐心解答初产妇母乳喂养疑惑,安抚初产妇情绪,从而为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开展打下基础。初产妇顺利生产后,在产后6h内安排母婴初次接触,初次母婴接触的时间应控制在20min左右。在初产妇行母乳喂养前,护理人员应评估母乳喂养情况,为产妇讲解正确母乳喂养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初产妇在母乳喂养前应先用温毛巾擦拭乳房,并结合新生儿二便情况、体重增长情况,判断新生儿哺乳量,指导初产妇采取仰卧位行母乳喂养,在母乳喂养时应保护好新生儿颈部,初产妇轻扶新生儿颈部、头部以协助新生儿正确衔乳,并使新生儿的头部偏向肢体一侧,在新生儿背部覆盖质地柔软的毛巾。此外,对于母乳哺育困难的初产妇,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其沟通,结合初产妇个体情况,给予初产妇鼓励以疏导初产妇负面心理情绪,增加初产妇母乳喂养信心。②家庭支持,护理人员应与初产妇家属沟通,向初产妇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优势,预见性告知初产妇生产后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嘱产妇家属对产妇行为给予理解,并鼓励初产妇行母乳喂养,在初产妇完成母乳喂养后给予“做得非常好”“辛苦了”等评价。此外,在初产妇行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嘱产妇丈夫从旁陪伴,并指导产妇丈夫学习乳头清洁、乳房护理等基础护理,以协助初产妇有效开展母乳喂养。③社会支持,通过粘贴宣传海报或组织母乳喂养宣传活动的形式,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并组建科室微信公众号,向初产妇提供母乳喂养专线咨询,从而为初产妇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初产妇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2)参考自我效能量表(GSES)比较两组初产妇自我效能感,GSES(总分40分),若得分≥31分表示自我效能感高;21~30分表示自我效能感较高;11~20分表示自我效能较低;<11分则表示自我效能感很低。(3)比较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两组产妇出院6个月后入院复诊,请其对临床护理进行评价,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间段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试验组初产妇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间段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2.2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间段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试验组初产妇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间段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初产妇不同时间段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出院时 出院1个月 出院3个月 出院6个月试验组 44 34.23±1.34 33.43±1.3631.34±1.3530.43±1.34对照组 44 26.56±1.33 25.65±1.3224.65±1.3423.54±1.33 t 12.356 12.543 12.435 12.343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初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初产妇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母乳是女性分娩后乳房分泌的乳汁,乳汁中含有乳铁蛋白、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母乳可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以及抗体,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安全的新生儿天然食物[4-6]。我国初产妇由于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在分娩疼痛以及机体疲乏的影响下,初产妇母乳喂养率低,通过开展围产期护理使初产妇产后尽快适应生理与心理的改变,提升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提升母乳喂养具有重要的意义[7-9]。初产妇母乳喂养常规护理主要是在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通过谈话以及开展临床指导活动,纠正初产妇对产后母乳喂养错误认知,提升产妇产后自我效能,护理的主体为初产妇,忽视了家庭、社会对初产妇母乳喂养造成的影响[10-12]。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基于常规产科护理,包括专科母乳喂养支持护理、家庭母乳喂养支持护理以及社会母乳喂养家庭护理,在产妇分娩前、分娩后护理人员结合产妇个体情况开展母乳喂养专科护理支持的同时,护理人员与初产妇家属进行沟通,并指导产妇家属参与到母乳喂养活动中,使初产妇家属进一步了解初产妇的母乳喂养中存在的艰辛,在初产妇行母乳喂养后适合给予初产妇言语鼓励与协助,从而使初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这一角色[13-14]。此外,通过粘贴宣传标语、创建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耐心解答初产妇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初产妇感受到来自社会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尊重[15]。

余静秋等[16]临床研究显示,应用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的试验组产妇出院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为92.12%,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本研究试验组产妇出生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88.64% vs. 70.4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临床研究[16]均证实母乳哺育支持护理体系的实施可提升母乳喂养率。本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随访比较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以及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并借助GSES判断初产妇自我效能,结果显示试验组初产妇GSE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且试验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46%vs. 79.54%),由此可见,医护人员与初产妇的沟通与理解,能提升初产妇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初产妇母乳哺育支持护理干预其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可显著提升初产妇母乳喂养能力。

猜你喜欢

哺育母乳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母乳质量优 婴儿体健康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哺育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