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0-12-22刘凤勤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偏头痛病程效能

刘凤勤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商丘 476000)

偏头痛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畏光、呕吐、恶心等症状,在睡眠后或安静环境下休息后可缓解,不利于日常生活及学习[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偏头痛,可有效缓解病痛,但其作为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多数患者病情控制效果较差[2]。健康行为是指个体通过一系列行为活动以促进或维持健康,并达到自身健康需求,而偏头痛患者的健康行为对其病情控制具有积极影响[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0例患者包括男72例,女78例,年龄20~58岁,平均(32.41±3.25)岁。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偏头痛的诊断标准[4];②年龄18~60岁;③有正常认知、书写、沟通能力者;④无药物滥用。(2)排除标准:①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慢性病史者;②存在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史;③不能配合调查者。

1.2 收集资料在征得入选对象同意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当场发放问卷并回收,共计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吸烟、饮酒、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疼痛程度、发作频率、自我效能等进行调查。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 Ⅱ)[5]评估患者的健康行为,共6个维度(压力应对、运动、人际支持、营养、健康责任、自我实现),共52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分数为50~208分。健康行为不佳为52~171分,优良为172~208分。分析患者的健康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判定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6]判定自我效能,评价患者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总体自信心,共包括10个项目,每项均采取4级评分法,分值10~4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2 结果

2.1 健康行为状况150例偏头痛患者中健康行为不佳123例,优良27例。健康行为总分压力应对得分、运动得分、人际支持得分、营养得分、健康责任得分、自我实现得分分别为(130.01±10.48)、(22.63±4.16)、(22.24±4.02)、(28.15±5.43)、(30.97±5.56)、(25.48±4.62)、(28.05±4.97)分。

2.2 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的单因素分析性别、吸烟、饮酒、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与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无关(P>0.05)。年龄、病程、疼痛程度、每月发作次数、自我效能评分与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有关(P<0.05)。见表1。

表1 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

2.3 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小、病程短、疼痛程度严重、每月发作次数少、自我效能水平低是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不佳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偏头痛发生率不断升高,强光刺激、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内分泌及代谢等因素均可诱发偏头痛,患者常伴有持续性头痛且复发率高,易加重患者生理及心理负担,降低生活质量[7]。本研究对150例偏头痛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偏头痛患者存在不良健康行为。在偏头痛患者的管理中,改善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故对影响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的可控性因素的筛查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小、病程短、每月发作次数少、疼痛程度严重是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不佳的危险因素。年龄较小、患病时间短的偏头痛患者,因接触疾病的时间不长,对偏头痛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不能准确地了解自身疾病的诱发因素。此类患者在面对头痛发作时常伴有恐惧、不安的心理,进而不能有效应对疾病,更易出现下背部疼痛、焦虑、抑郁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健康行为[8]。病程较长、年龄较大的患者的生活阅历及自我适应能力较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有更多的应对方式,可通过个体对生活事件的顺应能力及应对能力的改变以保护身心健康;长期患病会加重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使其明确并有效避免疾病诱发因素,进而减少不良行为[9]。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也是影响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患者长时间处于严重的头痛状态,卧床休息所需时间越长,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较高,进一步增加烦躁情绪,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进而影响日常工作和交流能力。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责任,促使患者主动采取有效的健康行为,以缓解病情[10-11]。自我效能主要指成功完成某个目标或应对某些困难情境能力的信念。本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水平低是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不佳的危险因素。这提示自我效能水平与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密切相关[12]。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更加注重发作频率少、病程短、年龄小、自我效能水平低的偏头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依据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强的健康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行为,帮助患者健康生活。

年龄小、病程短、疼痛程度严重、发作频率少、自我效能水平低是影响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需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患者的健康行为,促使患者健康生活。

猜你喜欢

偏头痛病程效能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偏头痛吃紫菜干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