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戏曲家张道及其交游初探
2020-12-22王方好蒋小平
王方好,蒋小平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历史上浙江地区戏曲创作十分兴盛,从元代到清代,涌现出大量的文人戏曲家。裴雪莱在《清代戏曲家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呈现与阐释》一文之中运用可视化的手段对清代各地区的戏曲作家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清代曲家分布总量最高省份是江苏,其次浙江、安徽、山东等省;密集度最高的府是苏州,其次是杭州、嘉兴、常州、无锡和绍兴等府。”[1]可见,清代浙江地区的戏曲创作十分繁盛。清代浙江籍文人曲家,在地区分布上杭州、嘉兴、湖州及湖州等较多,又以杭州最为突出,而浙西南地区的曲家相对较少,张道作为晚清浙江钱塘著名的文人曲家,所创作的戏曲作品《梅花梦》在当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学界对于《梅花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梅花梦》作为“冯小青题材戏”的一种与历代以来其它冯小青题材戏曲作品的比较上,对于《梅花梦》的作者张道的生平及其交游的关注相对较少。以下即对张道的生平、身世及交游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张道的身份、家世及著述
张道(1821-1862),浙江钱塘人,字伯几,号少南,别号劫海逸叟、云泉樵孙。张道存世的戏曲作品《梅花梦》署名“劫海逸叟钱塘张道填词”,可知“劫海逸叟”即张道的别号。而以往的戏曲类工具书,如齐森华《中国曲学大辞典》、么书仪《戏剧通典》、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程华平《明清传奇编年史稿》、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等工具书中对于张道生平的介绍都相对较少。
徐世昌在《晚晴簃诗汇》中收录了张道所作的部分诗歌,并且对其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介绍:“张道,原名炳杰,字伯几,又字少南,钱塘人。诸生。有《渔浦草堂诗集》。”[2](P6959)这段文字成为后世戏曲、文学工具书著录张道生平的重要依据之一。笔者近期在陕西省图书馆发现清光绪十九年(1893)长沙学院刻本《等闲集诗钞一卷》,署“张敬谓”撰。在此诗集的首页,笔者发现上面还有“年再姪吴大澂署检”字样,此外,此诗集前有张敬谓好友陆璈所作序言。据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卷37载“陆璈,字云九,仁和诸生。”[3](P685)而在清光绪年间汪文炳所作《富阳县志》之中则有“陆璈,字云九,私淑桐城文学,治古文甚勤”[4](P337)的记载。可见,陆璈也是一位精通古文的文人。在陆璈为《等闲集诗钞》所作的序言中,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张道家世的一则重要信息。序言云:“道光庚子之夏,余友张君南园以疾卒于家,其子少南昆季谋所以不朽。”[5]这里所提到的“其子少南”与张道的号“少南”一致,可知“张敬谓”为张道的父亲。此外,笔者在天津市图书馆所藏张道所著的《苏亭诗话》为清光绪十九年钱塘张鸿仪长沙学院刻本,发现其中有钟学聚所作序言,其中提到“此苏亭诗话为初写本,哲嗣子虞以 原稿漶”。[6]笔者在唐文治的《唐文治自述》中发现这样一段材料:“榜发,余挑取誊录,房师为张子虞先生,名预,浙江钱塘人……先生有《张子虞先生墓表》。”[7](P18)天津市图书馆所藏《苏亭诗话》第三册最后有“男预校刊”的字样。结合以上几点可以确定张子虞即张道的儿子张预。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张道的家世情况,张道之父为张敬谓,其子为张预。张道祖籍在浙江钱塘定山南乡张家村。张道在其所著的《定乡小识》中记载了自己家族先辈的来历:“宋季,先少傅越国公殉节崖山,公子隐姓名溷迹樵父,遁居于湖埠玉泉山、太湖山中,至死足不入城市。”[8](P305)可见,张道是宋末越国公张世杰的后人。
张道的文学创作以辛酉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辛酉之变前,张道沉迷于著书立说,创作有《渔浦草堂诗集》《南翁文集》《影香词》《雪烦词》《苏亭诗话》《瓯巢诗话》《瓯巢闲笔》《唐浙中长官考》《<旧唐书>疑义》《定乡小识》《临安旬制记》等著作。辛酉之变后,张道灰心至极,创作明显减少。据相关文献记载“婴乱以后,文献雕丧。不肖弇陋,又瘁饥驱,网罗无暇”。[10]这一时期仅有《梅花梦》传奇存世,无其它作品问世。关于张道的生平经历,根据目前笔者所掌握的相关材料可知,张道一生未出仕,早年居住在城南定山,以读书著述为乐事。同治元年,丁母忧,遭受政治上与亲情上的双重打击,一病不起,享年42 岁。洪尚之在《三江两岸历史人物》[9]中对张道的人生经历有详细的介绍,此不赘述。
二、张道交游考述
张道作为晚清著名诗人、戏曲家以及文学评论家,一生著述颇丰。张道一生虽未出仕,但与其交往的文人数量众多。在张道的戏曲作品《梅花梦》中收录了参与唱和的九位文人的30 余首题词。这些题词充分反映出在清末咸同时期,文人之间独特的情感特征。此外,张道的《渔浦草堂诗集》中也有不少反映他与当时文人交往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考证张道的交游活动。
(一)《梅花梦》题词所反映的交游情况
《梅花梦》创作于辛酉之变前。在辛酉之变中,张道所创作的书稿被战火损毁。张道在《梅花梦》传奇前的自叙有云:“去冬避难出走,老屋被焚,积书与余他著太半烬焉。此编以藏石楼获免。然浮沉泥污中者,凡二百余日,而后复归于余。”[10]在张道开始创作《梅花梦》这部传奇作品之时,便先后有数位友人为其作品题词。“自咸丰庚申年(1860)《梅花梦》校谱讫,至光绪甲午年(1894)长沙饶智元作《无题》七绝两首为止,约三十余年间,有9位文人共创作30余首诗歌、散曲。”[11]除去张道本人外,还有8位与其交往的友人为其作品题词。这8位文人分别为钱塘王堃、无锡秦缃业、仁和谭献、全椒薛时雨、钱塘王起彦、侯官李家瑞、长沙饶智元、钱塘张景祁。加上前面所述的黄燮清,共9人。下面考察这9个人与张道的交游情况。
1.黄燮清
如前所述,张道在《梅花梦》自叙中,提到自己与黄燮清交往的情况。“欲就海盐黄燮清正谱,其女夫宗君子城又余友也,而数访不得耗,……而知音如黄先生,则已闻矢节萧山矣。”[10]可见,张道与当时的著名戏曲家黄燮清友谊之深。
黄燮清(1805-1864),原名宪清,字韵甫,又字韵珊,号茧情生、吟香诗舫主人、两园主人等。浙江海盐人。著有《倚晴楼诗集》十六卷,《诗余》四卷、《乐府(传奇、杂剧)》七种,选刻《国朝词综续编》二十四卷等。
除了张道在《梅花梦》自叙中提及与黄燮清有过交游外,笔者在黄燮清的《倚晴楼诗余》中又发现一首词《高阳台》(同张松溪、许季眉乃常湖舫饯秋,时松溪将客袁浦,余亦有归意)。这首词作证明黄燮清曾经与友人一同前往过袁浦。结合前面对于张道祖籍的考证,张道祖籍在浙江钱塘定山南乡张家村,清末属于袁浦龙池村。可见,黄燮清曾经到过张道生活居住的袁浦一带。因此,笔者根据这一线索大胆推测,两人之间关系不会疏远。
2.王堃
王堃(1815-1887),字厚山,号小铁,王文治曾孙,钱塘(今杭州)人。著有《易荟》《诗腴》《书偶》《春秋说》等,皆毁于战乱而失传。今仅存《自怡轩诗存》。
王堃为张道《梅花梦》题词三首绝句,具体如下:
倩女芳魂洛水神,梅花万树梦中身。从来好事多磨折,偏是才人与美人。
西湖惊破旧鲲弦,老死词人子野仙。留得新声同寄慨,一回拍调一悽然。
我亦伤心感乱离,苦吟撚滕几茎髭。当年老友全雕谢,雨铁风流更问谁。[10]
从这段题词中,可以看到王堃对张道的传奇作品《梅花梦》评价极高,也可以说明王堃与张道之间友情的深厚。
3.秦缃业
秦缃业(1813—1883),字应华,号淡如,江苏无锡人。太学生。少承家学,工诗词古文,善书画,著有《虹桥老屋遗稿》、《西冷酬唱集》十五卷、《平浙纪略》十六卷、《续资治通鉴长编补拾》六十卷、《浙江忠义录》十卷等。
秦缃业为张道的传奇《梅花梦》题词六首七言绝句,现摘录如下:
一枝彩笔为传神,想像罗浮梦里身。此曲当时问谁识,渔翁樵父老山人。——是书以清虚山人及渔樵为起结
漫将苦调谱哀弦,雨妒风欺萼绿仙。自古还魂本无衔,从今读曲益凄然。
变相胜佗图地狱,新词费汝撚霜髭。而今妒女津头过,恶浪颠风知为谁。——中有判醋一折
放鹤亭边认草莱,荒邱未化劫余灰。秋英可与寒香似,累我年年蓄酒回。——孤山小青墓或云是谷学使葬其小婢秋英处
打破情关莫问天,悲欢离合等云烟。何须更辩真和假,事事逢场作戏然。
名士美人同薄命,人间天上总销魂。一编也历华严劫,重新挑灯细细论。[10]
这六首七言绝句,内容大多围绕张道创作的这部戏曲作品,有的称赞其作品有极高艺术性,有的感叹剧中人物的命运,充分反映出秦缃业与张道之间的深厚友谊。
4.薛时雨
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安徽全椒人。自幼专攻诗文,博览群书。咸丰三年,时雨和仲兄薛春黎同登进士第,第二年授浙江嘉兴知县,曾官杭州知府。著有《藤香馆诗删存》、《藤香馆词》、《西湖橹唱》、《江舟欺乃词》及《札礼》若干卷。
薛时雨与张道交往十分频繁。薛时雨不仅为张道的《梅花梦》题词,更为其《渔浦草堂诗集》作序,可见两人友谊之深厚。薛时雨为张道《梅花梦》题词有七言绝句四首、七言律诗六首。其所题七言绝句四首,现摘录如下:
妒女津头浪不停,何如不嫁惜娉婷。只今谱作梅花梦,见著梅花吊小青。
总是人天未了因,飞花坠溷与飘茵。何能一滴杨枝水,度尽寒闺搵泪人。
清歌便可付黎园,翦尽新词接宋元。好与天池道人说,写哀此亦四声猿。
跌宕才华值乱离,旧时庭馆已无遗。劫灰拨尽楹书在,珍重人间绝妙词。[10]
以上四首诗,有的交代剧作的基本内容,有的抒发自己的感受,有的则是对张道《梅花梦》进行评价,足见薛时雨与张道关系之亲密。
5.王彦起
王彦起,生卒年不详,文治曾孙,堃三弟,原名起,字砚香,钱塘人。咸丰己未举人,曾官会稽教谕。著有《铁砚斋诗草》《净绿轩词》《花间小集乐府》等。
如前文所言,王堃与张道交往频繁,则其弟王彦起与张道相识也在情理之中。王彦起为张道《梅花梦》题词两首七言律诗,著录如下:
伤心乐府谱哀弦,换羽移宫意惘然。劫海才人桑梓恨,情天倩女画图禅。生成慧业原非福,诉尽柔肠倍可怜。我向孤山一凭吊,黄垆增感旧词仙。——余与少南交最久遭乱后不复相见
荧荧墨泪洒词场,重见风流玉茗狂。地下埋愁都是梦,人间疗妒本无方。桃花命薄空悲妾,榴子心酸总怨郎。冷翠残膏护遗稿,千秋韵事两钱塘。——谓颐道堂主人[10]
王彦起的这两首律诗,点明了张道《梅花梦》的创作主旨,也交代了张道的个人经历。第一首律诗之后注释“余与少南交最久,遭乱后不复相见”,充分说明了张道与王彦起之间交情深厚。
6.谭献
谭献(1832~1901),祖籍浙江仁和。原名廷献,一作献纶,字仲修,号复堂、半厂、仲仪(又署谭仪)、山桑宦、非见斋、化书堂。著有《复堂类集》,《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等。
谭献为《梅花梦》题词四首绝句,著录如下:
难乞人间文字灵,秋坟鬼唱泪空零。名花都付闲风雨,岂独伤心是小青。
前尘影事总茫然,泪点成珠玉化烟。愧我未参摩诘座,鬓丝低处一逃禅。
哀丝豪竹各销魂,一片秋声不忍闻。疗妒奇方千古少,断肠何止惜红裙。
便从玉茗填新词,秋菊春松各一时。十万江南红豆树,根芽到处是相思。[10]
上述四首绝句,从不同的角度交代了《梅花梦》的故事主题、创作缘由以及个人的阅读感受和艺术评价。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对主人公冯小青表现出同情的态度,是当时文人自怜的体现。这段材料也充分说明谭献对张道《梅花梦》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7.李家瑞
李家瑞,生卒年不详,字香苹,福建侯官人。道光年间诸生,性好旅游,爱吟咏,著有《停云阁诗话》、《蕉雨山房詩集》等。
李家瑞为《梅花梦》题词两首律诗,可见当时《梅花梦》作品的影响已经超出浙江地区,传播到了邻近的福建地区。现著录如下:
修到梅花负此身,尘凡小谪悟前因。痴心欲化望夫石,苦恨难填妒津睡。意迷乱离愁说梦,病容憔悴怕传神。紫云易散垂杨老,风雨湖山泣美人。
狮吼河东笑季常,那堪郎署困冯唐。传奇略仿桃花扇,说部新翻玉茗堂。幸喜干戈销劫运,始知铁石铸心肠。阴差阳错都休怪,此是人间疗妒方。[10]
李家瑞的这两首题词,不仅表明他与张道交往密切,更为我们理解《梅花梦》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其一,《梅花梦》之中的部分情节是化用了汤显祖的作品。比如《梅花梦》第二十九出《判醋》即是对《牡丹亭》之中《冥判》一出的接受与化用。其二,《梅花梦》在情节结构上模仿了孔尚任《桃花扇》的布局。有学者说:“蔡毅所著的《中国古典戏曲序践汇编》中记载着民间文艺学家李家瑞的《梅花梦·题词》。其中着重通过例证讲解了《梅花梦》的上、下卷首尾四折有刻意模仿《桃花扇》的痕迹,但在揭示与升华主题的能力方面不及《桃花扇》深刻。”[12]
8.饶智元
饶智元,生卒年不详,字石顽,一字珊叔,长沙人,官至中书舍人。曾游历欧洲各国,著有《明宫杂咏》《十国杂事诗》等作品。
饶智元为张道《梅花梦》题词两首绝句,摘录如下:
牢落遗编四十春,桐阴浣诵暗伤神。湖云江月年年在,愁见天涯莽战尘。——甲午秋试毕恭校是编时有倭警
风涛鸣咽赴鲲绚,回首孤山意惘然。岭上寒梅三百树,落花如雪葬婵娟。[10]
这两首绝句中,不仅可以看出饶智元与张道之间深厚的友情,也可以看出饶智元对张道传奇《梅花梦》的高度评价。
9.张景祁
张景祁(1827-1900),原名左钺,一作祖钺,字孝威,后自字蘩甫,或作蘩圃,一字韵梅,一作蕴梅,别号新蘅主人,浙江钱塘人。著有《揅雅堂集》、《新蘅词》九卷、《秦淮八咏》等行于世。此外,《台湾诗钞》卷亦六载其《台湾纪事诗》八首、《台疆杂感》十首。
在八位为《梅花梦》题词的友人之中,张景祁是最为特殊的一位。他并没有采取一般诗、词的题咏方式,而是为《梅花梦》题写了一套曲[南越调]。这套曲共包括[小桃红]、[下山虎]、[五韵美]、[五般宜]、[山麻稭]、[黑麻令]、[江神子]、[尾声]八套曲。这套曲交代了《梅花梦》这部传奇的情节、主题以及主人公的命运,成为重要的阅读提示。如[下山虎]这支曲“西陵松柏,结箇芳鄰。不合红尘堕,兰闰现身。为甚藕孔,心苗梨涡,脸晕只博得绣佛。幢前香自熏死,缠绵心一寸活。煎熬愁十分,别院东风,很莺娇燕瞋早不,道西子湖波是妒女津。”[10]可见张景祁精通音律,是张道的知己友人。
(二)《渔浦草堂诗集》所反映交游情况
《渔浦草堂诗集》是张道诗集的汇编,共四卷,由其子张预整理。在这部诗集中也有不少反映张道交游情况的材料。
1.徐荣
徐荣(1792—1855),原名鉴,字铁孙(一作铁生),先世湖北监利人,后移家辽东,隶汉军正黄旗,驻防广州。历任绍兴、杭州知府。博通经学与史学,尤其擅长考据,工于隶书,擅长画梅,著有《怀古田舍诗钞》等。
张道与徐荣交往密切。张道的《渔浦草堂诗集》中有多首作品都提及了徐荣。如这首长诗《长歌题徐铁孙太守·荣怀古田舍诗集》有云:“老髯骖莺八百秋,眉山冷翠浮云浮。万古词场少雄伯,龟声蚓穷纷啾啾。元精间世必一发,奎宿光芒耿斗牛。岭海山川伟人出,重令玉局张风流。太守今破老吐放,豪声震晴昊铿钟。伐鼓海天空浮响,淫哇尽推倒奇谲……。”[14]从中可见,张道对徐荣诗词创作评价之高,也道出徐荣与张道两人友谊之深厚。除了这首长诗外,张道还作有《徐铁孙太守借备杭郡》等作品,两人关系之密切并由此可见一斑。
2.钟学聚
钟学聚,字莲裳,生平经历及著述不详。钟学聚曾经为张道的《苏亭诗话》作序,可见两人之间有过交往。笔者在整理《渔浦草堂诗集》时,又发现了一首张道赠答钟学聚的作品,《次韵钟莲裳学聚见怀》有云:“野鹤秋心滞一乡,暂来浪迹汞炉旁。多君静气饶风格,到此清谈坐晚光……诗卷料谁传老铁,美人知己隔秋河。不期旧雨支节过,狂喜春风倚树歌。把臂词坛今而汝,敦槃牛耳共摩挲……”[13]除了这首诗歌之外,张道还有《怀钟莲裳》,表达了对好友钟莲裳的怀念之情。可见在张道眼中,钟学聚是难得的知己。
3.周玉麒
周玉麒(1804?~1875),字韩城,长沙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鸿胪寺卿,督理浙江学政,曾主持浙江乡试。著有《思益堂诗赋》4卷、《家训》1卷等作品。
周玉麒后期迁居杭州。因此,周玉麒与张道的交往主要在周玉麒担任浙江学政时期。在《渔浦草堂诗集》中有一组《东周兰友玉麒》,作品前有序言:“兰友避地入乡,僦居邻村。惠然枉顾,惊喜话旧。阅日报访,出新诗示余,有时违生悔成名晚。”[13]可见,在这段时间,两人来往十分频繁。在此期间,张道还写有《早翻争下第先之句身世之感殊遇同悲也》,感慨自己与周玉麒相似的身世,可见两人友谊之深厚。
4.吴钟骏
吴钟骏(1798-1853),字崧甫,又字吹声,号晴舫,一作狂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道光十二年壬辰科状元,著有《悟云书屋诗文集》等。
吴钟骏与张道年龄相差30 多岁,但这丝毫不影响两位诗人之间的交往,可以说是忘年交。在《渔浦草堂诗集》中有一首张道悼念吴钟骏的诗《吴崧甫钟骏师之丧至自闽中》:“君子感知己,一顾伸千秋。孙阳肯垂盼,气象增骅骝。斯人苟不作,悲嘶双泪流。不见眉山苏,心折庐陵欧……”[13]可见在张道的心中,吴钟骏是一位知己好友。对于吴钟骏的离世,张道感到十分悲痛,足见两人友谊之深厚。
5.徐同善
徐同善,生卒年不详,字公可,汉军旗人。广州驻防四川试用通判。著有《小南海诗集》等。
徐同善曾经避乱于浙、赣、鄂、蜀十余年。因而,与当地的文人交往频繁。张道亦有《次韵徐公可同善见赠》《读徐公可金缕曲》两首作品。《次韵徐公可同善见赠》云:“烟尘满眼入愁多,烧烛空看短剑磨。戍鼓难消名士酒,新词合付侍见歌。生涯知己亲朋少,贫贱如予老大何。且约渔兄唤渔弟,青衫不惜换青蓑。”[13]可见,两人之间的感情已经超出了一般朋友,俨然是知己之交。
6.薛时雨
如前所述,薛时雨与张道的交往十分密切。薛时雨为张道《渔浦草堂诗集》作序,张道与薛时雨也经常有诗词唱和。在《渔浦草堂诗集》中有一组《题薛慰农明府时雨诗册》七言绝句。从这组诗歌可以看出薛时雨与张道之间非同一般的友谊。
《渔浦草堂诗集》是张道的诗集,其中一些作品记录了张道与多位同时代文人交往的情况。除了以上六位诗人,张道还与徐渌庵、端木叔繌、周敏生、徐五丈、庐正珩、沈肖云等多位同时代的文人有过交游活动,但由于材料短缺、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再一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