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伦理秩序的重构
2020-12-22郭振东
郭振东
(太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新时代”不仅代表着用时间见证的“成就展”,更象征着即将用努力创造的“新蓝图”。它是蕴藏着一种笃定的社会理想、长远目标,一种“应然”的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经济、民生、社会、生态,更有对未来中国社会伦理秩序的预期。伦理秩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建立的维系多重社会关系需要及为协调利益矛盾需要而产生的、共同遵守的规范系统。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清当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对原有伦理秩序的冲击,亟需新的伦理秩序的建构。
一、加快推动经济建设,呼唤伦理追寻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伦理道德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决定着国家精神文明的提升速度。因此,社会伦理秩序的和谐完善离不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要用充足的物质基础保障伦理解放与自由的生成。
(一)现实伦理困境之根源
改革开放40 年来,伦理道德在呈现爬坡的同时也与滑坡并存,各种伦理困境上演,让人们开始怀疑人性冷漠的同时有所反思。比如“让不让座”和“扶不扶人”的社会公共道德问题,世人悲叹世态炎凉、道德冷漠、人性失衡、伦理缺失。但从深层次分析,是由经济发展水平而产生的对社会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不安全感、对自身生存境遇的不满足感等。如此多的外在压力迫使人们放下内心的善意和良心,畏手畏脚,漠然视之,冷眼相对。
还原生活中真实的道德困境,自己撞倒老人不承认,反观被扶老人要求其赔偿医药费令世人憎恨社会不公,法治缺乏正义。比如受害人被两辆车相继碾压无人敢扶,怕惹事上身,自讨苦吃。所有的道德不作为、不敢为是可悲的,但也属情理之中,是良心道德和物质保障的博弈困境。但不可否认人之向善之心,拾荒阿姨陈贤妹用粗糙的双手扶起了小悦悦,扶起了人性与良知。诸多媒体站在保护救助者角度倡导世人遇到突发事情,可以选择先观察路边有无摄像头、拉路人作证、拍照、打求助电话等。虽然看似人性悖论之举,但也可看做全权之策。
电视剧《都挺好》中反映出的家庭伦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没有充足的生活保障,经济无法独立,谈何伦理解放与伦理自由的破题。百姓的物质充分保障是实现伦理解放与自由的先决条件。如果国家各个地区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医疗保险政策、养老保险政策,各地区能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收入明显提升,由经济问题所引发的道德困境会随着全面小康的不断建成而越来越少。因此,伦理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根本上需要在发展中解决,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同时达成伦理质与量的双重提升。
(二)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社会伦理秩序重构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灵魂和主旨即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道德关怀,这也是主体人追求的最高伦理境界。没有束缚、没有担忧、没有威胁,社会给予了个体拥有健康生活、经济福利、娱乐空间等全面保障。新时代引领美好生活,蕴藏着丰厚的民本伦理。而美好生活已不仅仅是过去的物质需要的基本满足,而是更加强调精神的富足。如此之好的和谐伦理社会,必须且只能通过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帮助人们在一心奔向财富的路上敢于转弯,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比如,国家提供了足够的法定节假日保障,留给探亲访友、享受生活。满足了忙碌之后的伦理交往、亲人关系的维护、孤独老人的陪伴、留守儿童的关照,打开了破解伦理困境之门,促进社会伦理秩序更加和谐稳定,完善有序。虽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达到“大同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下的伦理的物质自由,但社会主义制度下伦理秩序的重构需要通过经济的不断发展步步落实。
二、筑牢核心价值观,搭建伦理规范体系
(一)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价值观迷茫
社会伦理规范体系的搭建应站在历史维度,基于所处时期的经济关系进行思考。社会伦理规范体系是与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带动着社会、国家发展方位的全面开花,必然影响到作为上层建筑的伦理规范体系搭建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代的伦理规范体系不仅要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还需适应德法并治新形式,借鉴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承中思考取舍,在取舍中重视包容,在包容中强调需求,在需求中秉承创新,在创新中坚持应时应势而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新审视并完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架构。
在新时代,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尤其在科技领域百花齐放,人工智能AI、航空航天、基因编辑婴儿、5G 的诞生等等。但如此迅猛的经济科技发展并没有带动伦理领域相对同速的进步,反而滑得越来越远。赞叹人工智能改变生活的同时,也在面临着机器是否真的战胜了人的伦理拷问;赞叹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同时,质疑其违背全人类的安全利益的伦理思考比比皆是。除此之外,网络诈骗、生化武器、科技犯罪、校园贷等一次次冲击着伦理秩序的堤坝濒临崩塌。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带来的不光是发展问题,更是人们在思想中的那份守拙、淳朴逐渐褪色。鱼龙混杂的思想交杂,借助网络媒体中介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公民的价值观。公民道德观念的基准线趋恶偏移,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量,填补心灵的空虚、摆脱价值观迷茫。
(二)立足核心价值观,丰富伦理规范体系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伦理规范体系搭建的理论基础,更是实践的向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之后对公民道德规范从总要求、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三个层面进行过系统化的阐述。新时代社会伦理规范体系构建应从三方面因素考虑:第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第二,以公民道德规范的三个层面作为参考,根据社会伦理秩序存在的困境做必要的补充、创新、完善。第三,要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性视角。因此,新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应该以‘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根本原则,以‘发展、公正、共享、和谐、绿色’为核心伦理理念,以经济伦理建设、政治伦理建设、文化伦理建设、文化伦理建设、社会伦理建设、生态伦理建设为基本领域,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个人基本道德规范,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基本道德建设要求。”[1]
将人道主义纳入道德规范体系标准,是站在与集体主义的相关性和互补性而言的。二者均强调人的社会性,其区别在于,集体主义着重强调个人牺牲自我利益成全集体利益,而人道主义作为集体主义的补充,强调社会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两者的双翼齐飞,有助于在面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既能最大限度承认个体地位,尊重个体权利,又能满足社会集体利益的实现。“发展、公正、和谐、共享、绿色”五大理念体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伦理精神。“四爱”回归到对公民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因为齐家的根本在修己。
新时代伦理规范体系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公民的认同程度。需要公民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付诸于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怀、体验社会之于自我的意义以及自我之于社会的价值。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接受,避免扭曲和抗拒,从消极接受到主动追求,由他人督促到自主实践。自觉做到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三、吸收传统伦理精华,强化伦理价值底气
中华传统文化中孕育着丰富的、优秀的伦理资源和伦理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2](P181)我们把社会伦理秩序的构建比喻为一棵树的成长,树冠有多大,树根就有多宽广,树干有多高,树根就要扎多深。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化,都不能忘记归根的意义。
(一)挖掘传统伦理资源,延绵古人道德气质
传统伦理资源博大精深,是新时代伦理秩序构建的重要源头活水。古人著书立说,从先秦、唐宋到元明清,社会形势跌宕起伏,但思想之花万紫千红,如儒释道三家更是以三大主流影响着人的修养、社会的安定、国家的治理。儒家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尽了传统伦理中所蕴藏的处理个人、社会、国家甚至天地之间关系的智慧。
首先,为官者要以德治国。这是古代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一方面,学会处理好与老百姓的关系。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捧之”,[3](P9)为官者,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行,善待百姓,才能获得老百姓的拥护,此为自然而然,无为且无不为。为官者忧,忧百姓如何心服于己,万事顺意,生活泰然?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3](P16)简洁明了的回答,却道出了选贤任能,适得其位是百姓心中的用人标准。纵观中国古代思想史,善政、善教、立德可作为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因为善政如水之就下,自然而然,不矫揉造作,顺应民心,遵循民意,终得天下。另一方面,学会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为政者在满足个人私欲和实现国家利益之间,应优先考虑为公,而非为己。今天的为政者应该以安定国家为乐,造福人民为责,营造和谐社会为旨。
其次,为民者尽仁和,守诚信。仁爱与和谐也是古人崇尚的美德。爱人意味着诚信待人,以信动人。信立则人立,人立则国立。孟子说:“志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4](P103)诚信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
最后,为人者懂家国关系,重人伦价值。“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个人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正如细胞与有机体的关系。每一个细胞的能量和活跃程度,对有机体的生命力意义重大。每一个公民个体对国家信念的深浅程度,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人对国家的责任与使命的认知都是从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开始的。每一层家庭伦理都对应着家国伦理,国家是个体存在的根据,国家和个体紧系责任。《大学》中谈及自身、家庭、国家、天下的先后逻辑,将自我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以修身为起点,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明确自己在国家、民族中的价值和使命。在很多孩子为国牺牲的革命家庭中,父母坚信,孩子对国家的忠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孝。彰显出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以及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的意志。公民的国家意识也随着公民责任的不断践行而不断深化。每个公民生而有命,应生而知命。
(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伦理价值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每一位中国公民自信的底色,也是他们对民族“根”的追问,对历史的敬仰,对传统的敬畏,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只有不忘本来,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坚定自信。
伴随现代化的发展产生的一系列伦理秩序的解构,促使重拾自信,坚定自信的紧迫感愈发严峻。因为“在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西学东渐过程,西方现代文明中的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思潮,强调用自然科学来解释一切事物,经过自然科学验证的才是真正的知识,这表现出其求真的一面,但其认为一切关于价值的判断都不是有效的,所作的价值断言只不过是纯粹主观性的呓语,甚至历史事实也可以拷问也可能是虚无的,从而导致价值相对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5]在如此严峻的情形之下,丢掉了对英雄先烈的崇敬,忘却了历史哲人告诫的生存法则,不再有见贤思齐焉之说,不再有守望相助的期许,不再有好人有好报的念想,不再有信仰,不再有对道德的追寻。现代化暴露出的缺陷提醒当今的人们,保护好根才能把握住精神命脉。新时代的文化自信,需要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之于传统,发挥其贯穿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精神价值,之于现代,把握时代主流的正向性引领,避免现代人们将现代与传统对立、排斥。
当然,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不等于现代性移植,也不等于把人们崇尚的西方文化理念盲目吸收。新时代社会伦理秩序不仅体现时代性,更体现中国特色。首先,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道德主体价值上的差异。传统文化重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修身之本。其次,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伦理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关系性,鲜明地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相区别。最后,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人伦关系上的差异。传统文化突出“和”的特色,西方文化更突出个体性,界限分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的目的是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独有特色和精神,这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所独有的优势。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思想精髓,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表达新时代的伦理诉求,构建新时代的伦理秩序。
四、完善伦理制度保障,满足刚性约束诉求
当今的社会已经由费孝通先生所言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化,没有了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依附、等级,承认个体价值,注重人的个性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情感多元化等。千差万别的价值观之间很难能达成完全的统一。在陌生人之间挺身而出舍己为人实属不易。此时,礼仪习俗已无法化解复杂的社会关系矛盾,不得不寻求制度、法律等刚性约束支持伦理社会的稳定运行。
(一)德性伦理转向制度伦理应时应势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推动社会更加开放、平等的同时,另一方面因其自身的逐利性、盲目性会影响公民在做出道德选择时,倾向于自我利益至上,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达到目的或用拒绝善良保存自我利益。新时代的伦理秩序应时应势在不抛弃传统德性伦理治国的同时,加强对制度伦理的关注。即由礼俗社会向法治社会转换,由信任担保社会到契约担保社会转换,由内心约束社会到制度约束社会转换。需要内外兼并的约束力量规范社会伦理秩序。高铁霸座和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表面上反映的是道德问题,其实质是社会问题;表象看属于当事人道德冷漠,没有规则意识,实则属于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僭越。若单纯道德教化,则如隔靴搔痒,后患依旧。若仅仅采用法治手段进行罚款和警告,由于惩罚机制效能较弱,效果甚微,导致道德冷漠长时间泛滥,甚至愈演愈烈。应时应势,应该出台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提升惩罚力度,才能达到制度伦理的时代价值。
(二)建立伦理制度,优化社会伦理空间
新时代社会伦理秩序的重构,需要法律强制性制约。法律是坚持底线思维,每个公民必须遵守法律,这是社会正常发展的规律使然。不按照规律行事,其实质就是在影响社会稳定的秩序,影响整个社会伦理秩序的构筑。用制度引导人们言行举止,用制度树立法律权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前,我国对一些失信事件一方面会寻求法律依据,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予以道德规范之外的制度约束,强化失信成本和付出严重代价。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信用立法体系。信用是伴随公民一生的“名片”,是关系公民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在2019年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其失信范围之全面、惩罚力度之强硬,均前所未有。比如纳税征收信用、乘坐交通工具信用、贷款信用、招标信用等,在打击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中突出我国的制度自信。如此严格的制度把关,形成了对失信行为坚决惩处,绝不姑息的态势,使当事人畏难止步。2018年我国的社会信用立法纳入了立法规划,又会为推动社会德法并治立下汗马功劳。
除此之外,法治社会离不开公平正义,因此需要完善“救死扶伤”、“见义勇为”、“污蔑英雄”、“污蔑国歌”等的相关立法,弘扬社会正气,营造社会形成向善的氛围。颁布《英雄烈士保护法》,从法治角度拒绝污蔑英雄。把“常回家看看”入法,提醒公民百事孝为先,弘扬良好家风。这都是给公民的道德行为划一条红线,切勿触碰法律。完善“正当防卫”相关条例,进一步划清防卫过当的界限,保护见义勇为者,引导见义勇为者正当行使权利,禁止滥用。
通过一系列立法机制启动,一条条适应环境变化和问题修订或增补的条款,以制度的形式,以刚性的标准推动了伦理秩序的全面构建。使人们既遵循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又心存法治思维,心向往之而不逾矩。
五、加强善的教育,寻找幸福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是以善为目的,实践所能达到的善又是什么,都会说这是幸福,并且会把它理解为生活得好或做得好”。[6](P9)教育应该始于善而终于善。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对话与获得的艺术。它不是引导孩子通过学习通往分数、能力、权力、金钱,而是转向心灵的真善美与爱智慧。
(一)家庭教育:尊重生命与遵守规则的智慧
家庭是每个生命个体最先接触的社会单位,从此融入到了第一个社会伦理关系,即家庭伦理关系中。家庭伦理的本质即家庭中的每一个主体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关系达成和谐家庭伦理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作为家庭教师如何发挥好区别于学校教育的特殊引导,对孩子的价值观、学习观、生活观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教育依托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依托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因此,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为王,更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生命与规则意识。
生命和规则教育。“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反映出的生命观和规则观是教育孩子绝佳的范本。不是简单用“谁该死”的冷话语告诉孩子珍惜生命,因为孩子不会真正理解所谓“该死”深刻的原因是什么。而是透过对生命的亵渎挖掘守规则的重要性。守规则是公共道德的重要内容,是维持社会和谐秩序的重要纽带,是体现个人修为的关键因素。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为作为现实版教材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给孩子营造一种温馨、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同时拒绝恶性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爱要做到像《易经》中所言:与日月合其明,既要有日的热烈和光芒,也要有月的温婉和节制。营造和谐的家风,本身就是对孩子品德教育最好的底色。生命和规则如鸟之两翼,不可取舍,守规则是世界上最畅通的路。
(二)学校教育:“知性化”超越和“生活化”建构
学校教育在学理上是知性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结合,但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知性教育在潜意识中已经超越生活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这是对教育核心的背离,从根本上是对“人”发展本身的扭曲。可以说,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育本身,而在生活。知识本身不能直接推动社会发展,只有在生活中去运用才能成为改变生活的助推器。在如此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应重视孩子的“共情能力”和“道德敬畏感”。
共情能力的教育是要求教师在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关照别人当下的情绪,让自己能够进入到对方的情绪中感同身受,实现共情。避免以个人的一己之思绑架他人的情绪。
道德敬畏感即对崇德尚善的信念感、坚定感,对道德的个人、社会与国家甚至是世界有由衷的期许。道德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规律,是不按照人的意志任意变迁。需要每一位公民从心而为,恪守规则,不被异化思潮所误,不受恶言恶行所累。敬畏道德,敬畏天地,以敬为标尺,以畏为法则,超越知性化的理性塑造,培养生活化的善的精神。
(三)榜样教育:精神引领影响自我气质培育
榜样在新时代的时空中有其独特的伦理价值:其一,用自身的行为定标模板,为社会提供学习榜样的标杆。其二,弘扬时代精神,展示时代气质。其三,由个人美德展现社会文明程度。榜样是精神的附体,榜样精神不仅仅宣传人本身,更应超越人去传播其精神的价值。切勿因为过分关注人本身而忽略人身上所蕴藏的精神力量。
新时期通过制度伦理的构建,有利于保障社会的秩序,增强社会管理效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而榜样精神的教育和弘扬更能从心理层面凝聚人心,以榜样为模板,学其长处,补其短处。榜样教育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层面,“好人有好报”。相信付出与回报的正相关性,摒弃极度悲观主义。第二层面,“人弘道,非道弘人”。教育孩子相信好人有好报是间杂功利主义在其中,并非最高的道德追求。真正最高的道德境界应该是即使没有好的回报,自己依然可以像榜样一样无私付出。因此,人是弘扬道德的第一主体。
同时,榜样教育应该注意把握适度原则,避免将榜样人物神秘化,拉开与学生的距离。尽可能将学生的思想融入到榜样人物的真实生活中,去感受其精神的力量。
新时代的教育,无论身处家庭、学校、社会何种空间,都不能离开对“善”的追寻,都不能忽略对正确价值观的弘扬,因为美好生活其实质是“善”的生活。
结语
新时代社会伦理秩序的重建必须为当代伦理道德的“问题集”求解,无论是经济发展背后的利益观念升级、价值观架空背后的自我盲从、制度刚性无力背后的冷漠肆虐、西方思潮侵蚀背后的历史虚无,还是功利性教育背后的德性缺位,都为新时代伦理秩序的重构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伦理秩序的建构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