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高校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语言学英语词汇隐喻

贾 雯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江苏邳州 221300)

我国茶外语表述纷繁复杂,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于茶文化内涵把握有偏差,或者完全不懂文化内涵,就会导致教授的时候出现偏差。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些简单的基本词汇,例如“茶叶、茶具、红茶、绿茶”等基础的词汇。对于包涵茶文化的词汇如“茶艺、品茶、回甘”等词汇就欠缺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更新教学方法,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讲解知识,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记住一些抽象词汇。

1 认知语言学概述

1.1 认知语言学基本概念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语言学具有哲学基础、语言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是新兴的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所涉及的知识系统更加广泛,包含了语言学基本知识原理和心理学等等,并且随着现代化水平的发展,认知语言学也在不断补充与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是以人为本,依据人类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等等,结合人类认知发展的多个阶段和相关原理,对人类的学习和认知规律给出了最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是更为广泛和深奥的语言学类目,它是更实际的语言学理论,为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有益的尝试。

1.2 “隐喻”的概念

本质上来讲,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语言类学科类型,它包含了对人类认知功能和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认知语言学的新颖性不仅体现在学科上,也体现在“认知”二字。“认知”是心理学概念,认知水平是影响人接受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认知语言学概念融合了语言和认知规律,并且对于生成语法进行了分裂重组,其中的语言范畴概念与此密不可分,具象化概念也与认知语言学息息相关。“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进行编码和阐释的重要中介,需要得到更多关注。“隐喻”一般来说,被认为是修辞手段,但实际上,“隐喻”的功能性十分强大,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或修辞方法。“隐喻”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随意捏造,“隐喻”要求有根可循,有理可依。将词汇的内部关系进行抽象分解重组,进行合理解释的过程就是“隐喻”的精髓所在。“隐喻”是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进行学术分析探讨和语言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于认知语言学的深奥概念最好从理解“隐喻”入手,只有真正把握“隐喻”的内涵,领悟其要旨,才能真正走进认知语言学[1]。

2 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2.1 词汇教学方法单一

词汇是句子的基础,是能够表达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所谓的具有意义是不同于“音素”“语素”等无意义构词单位,例如语素“电”和“脑”组合成词汇“电脑”才能表达一个实体,是具有意义的表达,如果单说语素则不能表达“电脑”的概念。因此,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门语言的语法掌握不是很好,只能说单个词语,也能表达出所要表达的内容。离开了词汇我们的语言表达寸步难行[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语言文化的传播都是从传播词汇开始的,尤其是基本词汇,例如“苹果、猴子、杯子”等都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是一种语言中存留实践最久、繁衍能力最强最活跃的词汇。茶文化词语,在茶文化对外传播的时候,茶文化相关的基本词汇也被广为流传,例如“茶叶、红茶、绿茶”等。所以,英语词汇中这些词语作为基本词汇也使用得更加广泛。在我国,高校的茶文化相关英语词汇教学跟随主流教学思想发展,更加重视语法教学,这也是应试教育的缺陷。重语法、轻词汇也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所使用的英语词汇也是一些日常的基本词汇,至于茶文化相关的其他词汇往往不会出现在课堂教案中,只靠学生私下自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不会引导学生去记忆这些词汇,也不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只会简单讲解基本词汇,这是没有意义的,单一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掌握[3]。

2.2 对应用词汇的重视程度不够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语言是为了表达,语言是沟通及交流的媒介,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理论的学习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否则就会变得乏味和枯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果我们学习语言的时候,对该语言的语法掌握较好,就能表达出所要表达的内容,也能解决生活中的表达需求。但是相反,如果我们离开了词汇,语言表达就会陷入窘境。因此,无论何种词汇教学都要重视应用价值,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也应该如此,对于词汇的应用应当做到足够重视。但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对于茶文化词汇,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表达需要,知识照搬课本,完全依赖于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长远,目光短浅的教学存在于当今的诸多课堂教学中。此外,教师没很好地有利用茶文化特征为学生讲解词汇,也没有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所以难免课堂教学会变得乏味、无趣[4]。

2.3 教师缺乏导向作用

茶文化英语词汇大多数比较晦涩抽象,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很难掌握,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果自然有欠缺。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要时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现实教学中,很多高校尤其是在在翻转课堂的新型教育概念下,十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忽视了个体差异,没有做到教师该做的,没有尽到教师应尽的职责。多数的英语词汇教学只停留在传统的机械性记忆,学生并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意义[5]。

3 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3.1 完善英语词汇教学体系

词汇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一直是基础的也是最难的,难点不是在于词汇的难以记忆,而是词汇教学的方式缺乏应有的科学性,一般而言都是机械性的死记硬背,是毫无意义的记忆方式。因此,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完善英语词汇教学体系势在必行。在日常课堂学习中,在我们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如果对该语言的语法掌握不好,只会运用词语表达,也能表达出一定的语言内容。但是,如果我们离开了词汇,语言表达就会闭塞。因此,词汇教学要重应用价值,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也如此,对于词汇的应用表述做到足够重视。要实现词汇的应用价值,在教授词汇的时候就要注意词汇意义的传授和学习。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看来,茶文化英语词汇的学习是内化和外化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一个词汇后,将其应用到日常表达,就完成了内化和外化的结合。构建完善的词汇教学体系,首先要求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要时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和请一些茶艺手艺人现场展示茶文化,对每个环节用英语词汇表达。活跃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通过感官刺激,将知识更直接、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认知语言学认为感官刺激可以更有效地记忆一些事物。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词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生动性,使枯燥的学习变得充满活力[6]。

3.2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不论时代如何向前发展,教师的重要地位始终无法取代,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起到主导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是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高校的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也应该如此,首先,教师要注意摆脱学生对于茶文化词汇的畏难情绪,根据词汇特点采取孤立的方式引导学生记忆,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其次,教师的引导要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学生,应当对他们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学,对于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其掌握了基本词汇的基础上引入高阶词汇,如果是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最后,教师可以探索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词汇记忆方式,并将这些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得英语词汇记忆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中学习才可能达到真正记忆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域中,文化也具有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因此语言词汇的表述也有所不同,茶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历史文化特征,发展成为了不同的脉络。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把茶文化相关表述词汇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创造出了符合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当前的高校茶文化英语词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认知语言学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教师要掌握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语言学英语词汇隐喻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美国现代语言学会版《〈红楼梦〉教学法》:要览与反思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