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开展高校机关党建工作探析
2020-12-22陈寅
陈 寅
(福建农林大学 机关党委,福建 福州 350002)
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机关党建在整个高校的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效率完成党建任务,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对高校党委做出来的基本要求。“互联网+党建”拓展党建工作新的领域,构建了党建工作新的格局,推进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创新。积极推动“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模式,是时代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
高校机关党组织承担着组织策划、服务保障和指导协调的重要职能,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机关党建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机关党建工作成为高校机关党委需要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的意义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机关更好履行职责。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需要以高校党建工作为着力点。要把机关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水平[3]。高校机关党建在整个高校党建布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整个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排头兵,有着很强的示范性和影响力。重视高校机关党建工作,强化责任意识,能够提升整个高校机关党建工作人员的使命感。
2.做好高校机关党建工作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机关党建工作发挥“宣传员”的作用,通过一些座谈交流、教育培训和形势报告等活动,传达学校工作的总目标和要求,让党员干部能做到重大局、识大局和懂大局,让一些决策部署更深入人心。发挥“执行员”的作用,找到学校整体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契合点,探索新载体、新思路和新办法,让党建工作和学校中心工作始终步调一致,在目标和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发挥“战斗员”的作用,更好发挥机关职能,有强烈的作为意识、创新的典范,同时还要有创优的模范,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积极响应并奉献力量。
3.做好高校机关党建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的必然要求。高校机关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机关党员实事求是、勤奋工作,能够为广大群众做出表率。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多听群众的声音和意见,成为党员和群众可以信赖的人。
二、“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优势
“互联网+党建”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举措,使党建工作更高效,凝聚党务、管理和科技等多方面的新智慧[4],在党建工作中较传统模式有着诸多优势。
1.简化管理服务。互联网的普及,不仅能通过视频、APP快速传播,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党员教育、党费收缴、党务办理等,广大党员可以快速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缩小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距离,从而简化党支部的工作。
2. 党员教育多样化。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资源丰富,党员学习的方式多样化,通过开设网络课堂、网上党校等栏目,激起党员学习的热情,提高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3. 方便党组织与广大党员进行扁平化沟通。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党员e家或者借助短视频APP、“学习强国”APP等新颖方式与广大党员进行交流,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在交流沟通中,还可以及时收到广大党员的反馈信息,让党建工作根据广大党员的问题及时调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提高监督实效。网络监督是网络时代普通公民监督的新的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监督或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每个工作环节都可以被实时跟踪记录,党员可以对工作情况及时了解并实时监督。同时网上开设领导信箱、举报信箱、投诉台等都对更好的监督提供保障。
5.工作决策的科学化。将党组织、党员以及组织生活管理的各项信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用数据说话”的互联网党建。同时通过全方位的数据支撑实现对组织、队伍和思想建设等方面的决策预判。相较于以往的手工操作、人工管理的随意性和模糊性,量化积分、智能分析将以精确化、智能化、人文化和科学化等实现党建决策和党建管理。
“互联网+党建”激发了基层党建活力,互联网亲民性、灵活性以及互动性都充分融入到了基层党建[5]。借助党建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途径,实现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党务管理、工作考核、宣传教育、统计分析、沟通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有效链接,为党建工作提供一个智慧环境,从而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智能化和科学化[6]。同时增加了党建工作覆盖面以及契合度,提高了党建工作效率和牵引力,增强党建效果。
三、强化网络阵地建设,扩大机关党建工作影响力
高校机关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科学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充分发挥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使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力度、有地位、有作为。
1.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网站、QQ群、微信群、党员e家等平台开展工作,通过支部连线创新支部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及组织发展载体,充分发挥网络、视频、手机短信、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开辟党建工作新的平台,充分利用网站加强宣传,让全体党员了解党建工作动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了解机关党委的党务公开的内容,不断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增强党建工作活力,让党建工作占领网络阵地。
2.创新网上党建工作内容。如果说观念的创新是前提,那么内容的创新就是网络党建的核心所在。新时期高校机关网络党建,创新了党内沟通联系渠道,拉近了党员与党组织的距离。这就要求在网络上的党建工作内容要生动、活泼、丰富、积极、健康向上,而且要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可根据机关党建工作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利用网络在线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收看党史、党建影视作品,听各种讲座,建立网上信箱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转变机关党建工作的教育方式,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3.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维护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把握网络意识形态中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不仅要掌握网络新技术还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建设网络强国,要汇聚人才资源,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需要各个部门人员的全力配合;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这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要想更好的发展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就该从内容和方法投入更多的精力;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技术是重中之重,要不断创新技术跟上时代脚步,特别是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应把加强和进一步改进网络监管系统,只有不断创新技术加强网络监管系统,才能优化整个网络环境,进而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
四、结语
运用互联网进行高校机关党建工作,是高校机关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必然方向,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数字化的第一步。在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时,要稳固党建工作的主体地位、借用互联网技术的自身优势、提升党建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