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2020-12-22唐燕妮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关键职业高职

唐燕妮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引言:新时代到来以后,高职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现如今,中国高职学院坚持将服务作为主要的教育宗旨,强化对学生素质、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服务。为了能够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学院应该积极关注对学生素质教育、职业、合作、创新、认知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

1 关键能力界定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属于“核心素养”范畴的“关键能力”的类别及子能力。其中“关键能力”包含了以下四种类型:(1)认知能力。拥有这一能力的人具有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处理、学习、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的素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思想;(2)合作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和他人进行合作,开展集体生活,良好处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能够执行和遵守道与行为规范能力;(3)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应该具有好奇心、想象力与创新思想,培养自身的创新人格,激励学生不断进行探索和创造;(4)职业能力。它意味着适应社会的需要,可以树立敬业和卓越的职业精神,可以具有实践知识与能力,能够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在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中不断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它受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充分认识这些因素,能够有利于高职学校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2.1 合理设置课程的影响

课程设置应充分展现在各年级的课程安排与学时分配中,符合教育目标的根本需求,让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和培养,能够得到某一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影响。课程应该将“能力本位”课程理论为主导,对社会企业高职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影响因素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技能,在投入岗位后能够立即开展操作,得到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假如课程设置不够,或知识缺乏,就会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在课程设计中盲目地追求课程的全面,或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千篇一律,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课程的适应性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2.2 创新教学模式的影响

高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专业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想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可以从课堂教学、创新与实际活动等各个环节入手,将企业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纳入职业教育中,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形成优秀的职业习惯于素质。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在将来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和转岗能力。

2.3 真实实习实训的影响

实践教学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设置实践训练任务,使得学生投入实践训练。学生能够使用自身学习的知识处理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感受岗位的职责与需求,在展现自身特长的时候形成职业与上岗能力。学生实践训练主要包含了:实验实训、实习等多个环节,其中专业实践训练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接触现实,强化对生产活动的参与,加强感性认识。对课堂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补充,并学生的专业习惯,保证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实现理论和教学相结合的目的。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校内培训的模式,并且对学生的训练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毕业以后的实际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培训时间较短,很难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对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不良影响,势必影响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

2.4 学生能力发展性的培养

在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中,学习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作用具有终生性,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变成优秀的专业人才。学生学习能力可以利用有效的培训来提升。教师能够将知识作为载体,将思维训练作为核心内容,以能力发展为主线,经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指导传授学生“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目前,一些师生很难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一部分学生将中学使其的学习方式带进大学,专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期望老师能讲得更加详细;一部分教师也将课堂教学作为纯理论教学,系统地位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3 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措施

3.1 完成人才培养计划

高职学校应重视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注重实践性,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的资格与技能证书,这才是正确的培养方式。然而,高职学校不能单纯的将注意力放于获得资格、技能证书上,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未知因素不能被大量有限的专业技能所覆盖,未来职场千变万化。所以,教师应该从深层次上认识和了解高职人才的复合性与实践性。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是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有效革新,在课程体系中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核心部分。在“课题研究”中主要重视这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创新的态度;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4)建立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与自我实现感,强化学生对将来职业的适应力。中国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中添加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就业创业指导”等教学内容。因此,在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有效结合,不再局限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高度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发展能力,使其优秀的职业道德、人格和心理素质等能够有效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只有拥有这种品质,学生就可以随时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的变化。

3.2 积极促进由传统教学向产教结合、双元教学的改变

高职教育应该走出传统的封闭教学模式与知识课程模式,以服务为宗旨,将就业作为导向,面向社会与市场进行办学,建设开放、以运用为主题,以能力为标准的高职教学体系。努力开展校企合作,使得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方式、管理等能够促进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时候能够对市场与企业进行了解,充分体会企业文化,构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桥梁,使得学生专业能力在强化的过程中,努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最大程度的了解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将关键能力的培养纳入高职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培养,落实对高职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猜你喜欢

关键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考考好是关键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获胜关键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