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茶文化和《牡丹亭》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传承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牡丹亭朝鲜半岛昆曲

陈 莹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 330032)

1 茶文化和《牡丹亭》的传播与传承现状

戏曲在我国古代,是被人们热衷的主要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但是随着汤显祖的逝世,戏曲也逐渐走出人们的视野,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已然多样化,除了戏曲的忠实观众,很少有人会专门走进戏院看戏曲。而因为戏曲的没落,学习戏曲的人也越来越少,如果就这样放任戏曲自由发展,也许人们最终就只能在历史书上看见戏曲。在中国,小众艺术的境地相差无几,戏曲、话剧、音乐剧,售票页面往往都是一片惨淡。但是,戏曲的魅力是不容置疑的,在多少年前,戏曲的魅力俘获过平民百姓,也俘获过王宫贵族,无论阶级,戏曲总是能够深入人心,撩人心弦,而放在今天,戏曲的魅力依然是存在的,只是当时的风光却难以窥见了。而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戏曲的宣传不够到位,二是人们看戏的积极性没有被带动。而《牡丹亭》作为中国戏曲史上鼎鼎大名的存在,曾经带着中国古典艺术走进戏剧大舞台也必然能够带着中国古典艺术重生。

想要使《牡丹亭》跳到人们的视野中,那么首先,就应该集合众人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国内各地艺术家的努力和智慧,重现这一昆曲经典。虽然戏曲被新文化阶段性地取代了,但是戏曲也能够借助新时代新技术的力量,从小众艺术再次走向市场。例如,可以利用广告和新媒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戏曲,了解到《牡丹亭》。当人们通过广告知道《牡丹亭》之后,就很有可能因此再走进戏院。

中国虽然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但是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在越来越好,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国外的学者和普通群众也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也成为了当下的焦点,而文化输出就是指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而无论是《牡丹亭》还是茶文化,都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牡丹亭》和茶文化都是非常具备特色的,在通向海外的传播中,《牡丹亭》和茶文化也备受关注。如果说《牡丹亭》是中国艺术文化历史中不可逾越的大山,那么茶文化就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无法忽略的存在。茶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也是我国立人哲学,是我国人民的处世之道。而将《牡丹亭》和茶文化传播到海外,就能够为加快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也能够加强海外华人的归宿感。而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与友谊的发展。

2 茶文化和《牡丹亭》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传承策略

2.1 茶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想要在朝鲜半岛传播茶文化,那么可以借助公共关系传播,借助公共关系传播也就是指在各种涉外活动或是会议中,我国可以以茶作“媒”,宴请过程中,将茶文化的特点展现出来。除此之外,我国还可以在涉外旅游景点中开发茶文化,让国外游客能够深入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最后,朝鲜半岛离我国领土的距离非常近,所以我国也可以通过举办“国际茶文化节”来加深与朝鲜半岛茶道的交流,传播我国茶文化。

2.2 《牡丹亭》在朝鲜半岛的传承与创新

戏曲也是舞台表演的一种形式,而在舞台表演中,最重要的就是演出者,演出者的水平将对观众的观看体验起到重要影响。而想要得到《牡丹亭》在朝鲜半岛的传承和创新,首先就要吸收更多的年轻的戏曲演员,同时,年轻的戏曲演员也能够带来年轻的戏曲观众。昆曲是非常注重基础教学的,半路出家的昆曲演员往往是难以将昆曲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因此在培养年轻演员时,也要注重对年轻演员的基础的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戏曲演员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不是要求他们模仿,只要加强对年轻演员的培养和发展,那么年轻演员们也能够很快领悟到传承与创新的关键之处,也会有更多好的艺术表现带给观众。在朝鲜半岛对《牡丹亭》进行传承与创新,就应该强调戏曲艺术的生命力,让戏曲艺术成为能够影响人民群众,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朝鲜半岛,都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3 茶文化和《牡丹亭》在朝鲜半岛的传承与传播思考

在新时代,对于茶文化和《牡丹亭》的传承与传播虽然存在一定的困扰,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新时代也能够为茶文化和《牡丹亭》的传承与传播提供更多的先进技术支持,也能够带来更多的帮助,使茶文化和《牡丹亭》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随着新媒体的大范围应用,我国的文化系统也有所变化,而在传播与传承茶文化和《牡丹亭》的过程中,新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出其优势,并加强在朝鲜半岛中茶文化和《牡丹亭》的普及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提倡言论自由,所以不仅是媒体,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因此,在朝鲜半岛中传播与传承茶文化和《牡丹亭》不是只能依靠媒体的力量,人民群众也可以参与其中。目前,我国网民已经多不胜数,而网络就是最好的传播途径。所以,实现在朝鲜半岛的茶文化和《牡丹亭》的传播和传承指日可待。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保护昆曲、扶持昆曲的发展才是在朝鲜半岛传承《牡丹亭》的初衷,而对《牡丹亭》的传承就是在保护我国传统文化,至于创新《牡丹亭》要保证在保护昆曲的范围内,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不能以创新为由破坏传统文化之美,也不应该接纳不懂昆曲的导演和剧作家介入昆曲的创作和呈现。《牡丹亭》作为昆曲中的经典剧目,要搬上舞台也必须要有精通昆曲艺术的业内人士进行统筹。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戏曲艺术的初心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无论是海外传播还是本土宣传,都不应该以对昆曲的破坏为代价,观众要接受昆曲,但是要从昆曲自身的闪光点出发,因此,也就必须要继续探索昆曲的成功之路,让昆曲成为世界戏剧形式,而同时,还应该集合更多的昆曲艺术家对《牡丹亭》进行现代化创新,使《牡丹亭》既能够保留自身特点,也能够舞台上焕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是紧紧相连的,而中国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军事发展,也是文化发展,想要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就有必要在朝鲜半岛传播与传承茶文化和《牡丹亭》,《牡丹亭》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带来更多的关注,茶文化能够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上升提供一份助力。因此我国还需要不断加强在朝鲜半岛对茶文化和《牡丹亭》的传播与传承。

猜你喜欢

牡丹亭朝鲜半岛昆曲
昆曲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牡丹亭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补园和昆曲
读《牡丹亭》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