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
2020-12-22马霖
马 霖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1 解读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1.1 内涵同质性
研究人类的科学就是人学(人文),它是以整体对人诞生、生存、发展、人性与自然、人类思维及活动方式作为研究目标,从而探索出其中普遍规律,借以前瞻人类目的、价值、方式等常规问题的科目。基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思想范围,马克思主义人文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并演示了“真人(现实存在的人)”的主体性、独特性、社会性、客体性、局限客观性、主观能动性,同时它还侧重并演示了“真人”基于生存、成长所潜在的固有性质、特点、意义、影响因素、限制因素及鼓励因素等,并借此得到了人类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同样的,思政教育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学科,它是从精神层次上探索人类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认知等形成并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从而借助该学科的研究学对人类授予新思想政治的灌输、引导。与人学相比,思政教育的研究对象上升到了人的思想层,所以,思政教育亦是该人学理论分支的其中之一。
实际上,在当代社会体系、社会政治的发展状态下,思政教育就是统一管理并维护自身统治目的而对自身社会成员在道德认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治观点等方面所进行的,具备计划性、系统性、目的性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从而使该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具备一定且共同的政治认知,其直接意图就是让社会建立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根本的社会意图就是借助个体思想政治观的促成与发展来鼓动社会的统一发展、协同发展及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两者人类研究的内涵解读,不难发看出,马克思主义人文与思政教育两者存在着内涵同质性的关系,所以他们的目的性是一致的。
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
人学是整体研究人类的学科,而思政教育则是专注于研究人类思想层、精神层面的学科,基于此,不难看出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发展。该人学主要包含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人的存在发展、思想观念、社会价值,以及深一层人的自由平等、人类权利、社会责任等,故其极大的充实了当代思政教育的理论内涵,并进一步为国内高院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平台。就“人的主体生成理论”、“人的本质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而言,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的主要内容,其中“人的主体生成理论”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人的本质论”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基础、来源,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是思政教育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2 现代高校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人文的理论建设
2.1 以“人的本质论”为理论建设的起点
历史性、实用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它是整体社会的关系总和,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建设与教育实施,必须明确掌握高校学生的本质,从而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基础性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任务及教育理念的精心设计,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规划性、实践性、高效性。
(1)抓住学院教育的同时重视社会教育
以马克思人文理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视为当代高院思政教育的基础。社会关系主要以社会精神、社会物质两种关系为主,具体包括经济、文化、科技、政治、艺术、道德、法律、宗教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关系分类,因此,现代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亦该包含以上所有社会关系。同时借助这些关系元素改善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质量,能够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双管齐下,从而强化教育效果。
(2)以“人的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理论作为搭建思政教育的框架
人可以改变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亦是由动态发展而形成的人。因此,对于国内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建设及教育实施可参照以上理论而进行。第一,重视人的实践性,即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的共同结合(既依赖理论构建,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促进理论发展);第二,重视人的社会性,即坚持以人为本、以实践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方针;第三,重视人的历史性,即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保证教育理念的可持续性、先进性。
2.2 以“人的主体生成论”为理论建设的核心
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人的主体性,它是人自主、自觉发挥自己能力改造社会的特征,而思政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其也具备一定的主、客体区别,所以我们必须借助教育实践的力量来推进人类主体的成长,基于此前提,我们还要充分掌握教育主体的各项特征,并不断启发教育主体的主动性。
(1)通借助人的社会性、实践性本质造就高校学生主体的形成
实际上,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就是人类主体能动性的形成过程,人是改变社会的主体。整体而言,在思政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关注实践效用,并通过积极塑造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来达成教育主体能动性、社会实践意愿的充分发挥。
(2)通过高校学生的教学需求造就人类主体的形成
发挥主体性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人的需求,所以思政教育需特别重视学生的教育需求。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必须脱离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从而重视教育主体的实际需求、长期需求,并搭建出相应的思想教育模型,从而实现符合教育主体需求的同时,还能促进主体能力的提高。
(3)妥善处理主体关系
在主体形成的促就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主体人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关系,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提供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主体者还应遵循社会规律,以协同发展、社会和谐及国家稳定为基础,从而推进主体身份的局势形成。
2.3 以“人的全面发展论”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
马克思主义人文与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而这也是两者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有必要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视为该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最终目标。
(1)正确界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协同发展的集成,因此对于高效学生的全面发展可包括精神发展、物质发展两方面。于个体而言,他需要做到素质、能力、习惯、需求、行为方式、思维理念等方面的同步发展;于整体而言,它需要实现社会中所有成员的全面发展、协同发展。而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类实践效能、人类能力全面加强的最大效益。
(2)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教育资源
这类教育资源主分为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两类,其中主观条件包含了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客观条件包含了教育费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规划、教材设计、校内建设等。
(3)实践中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需求、多样化需求
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政教育的整体要求为:根据各大学生间的差异,满足不同个体的教学需要,借此启发不同个体的积极性,从而激发每个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并达成更深层次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