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背景下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2刘佳磊

福建茶叶 2020年7期
关键词:团体茶文化辅导

刘佳磊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 610106)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先进分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能够搭建起师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一批具有榜样作用、团队意识的学生干部,能够更广泛地凝聚大学生,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但从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实践中可以发现,一方面,部分学生干部团队意识差,缺乏工作积极性,心理承受能力低;另一方面,功利主义思想蔓延,部分学生干部对工作挑三拣四,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给学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学生干部培训是提升学生干部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不在学生干部培训中改正这些问题、纠正这些不良风气,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道德理想信念教育,将不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当前,学生干部培训工作仍然相对滞后,缺乏创新手段,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干部培训质量就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陈旧

虽然学生干部培训课程日趋多样化,但主要以理论课为主,以普遍教育和理论教育为主,没有兼顾学生干部的不同需求,课程内容上与时代发展有一定脱节,不能紧跟时事发展,没有与社会需要相接轨,导致学生干部在培训时得不到真正需要的内容,对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领导力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提高起不到真正帮助。

1.2 被动参与

学生干部培训往往是相关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安排,采取行政性命令,甚至要求必须修完相应学分。而课程相对固定,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想学习的课程,导致培训过程中学生往往疲于应付,而不能主动参与,从中学到该学到的内容。

1.3 形式单一

目前学生干部培训多以教室上课为形式,或会安排社会实践或小组讨论等形式,但总体形式比较单一,导致学生不爱听、不想听,效果差,学生不能真正学到东西,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无从谈起,起不到真正作用。

1.4 师资缺乏

学生干部培训需要一支既熟悉学生工作又熟悉管理并擅长教学的专业师资队伍,但是目前的培训师资大多由辅导员、党政干部兼职,同时也缺少对学生干部的研究工作,各课程模块的任教教师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形成合力。因此,打造一支配合默契、分工明确的培训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茶文化对心理的涵养及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影响

茶文化是对以茶为中心,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包括器物、礼仪、精神意蕴等的总称。中国人饮茶的习惯经历了重大改变,但茶文化却一直沉淀下来,形成了淡泊沉稳、礼交相敬、回味悠长的精神内涵。数千年来茶文化滋润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既是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又对中国人特别是文人的心理积淀产生了深远影响。

樊富珉认为,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学生干部形成团队意识、加速学习、提升自我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茶文化对团体心理辅导有着显著的影响,能够促进团体心理辅导的正向作用。

2.1 感染力强,影响广泛

茶文化讲究礼仪,饮茶过程中的礼仪深刻影响主宾双方,具有强烈的凝聚人心的作用,这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感染作用具有一致性。团体心理咨询是一个多向沟通过程,参与其中的成员并不是单独跟领导者沟通,而是要与其他成员进行相互交流,从而使团体成为一个可以相互有效交流的团体,每个成员在接受来自团体每一个成员的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力量。在团体情境下,成员可以注意观察其他成员的行为举止,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学习并模仿他们的良性行为,达到感染的作用,从而使成员可以习得其他成员好的言行。在团队中,成员往往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团队成员间的相互鼓励下,可以完成自己认为不能完成的任务,这样,团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能够得到加强和改善,从而促进团体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2 效率较高,省时省力

茶文化的突出特征是静,就是心理过程中的心境和缓,不会焦躁,这能够促进人深入思考,因此更有效率。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领导者要面对多个团体成员,与一对一的单个辅导相比能够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团体中的成员是互相平等的,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团体成员从各自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思想的碰撞中最终得出一个能为整个团体所接受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因为个人思维角度的缺乏导致无法解决问题,有效地预测到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团体心理辅导可以缓解这种矛盾。

2.3 效果更好,容易巩固

茶具有入口苦涩、过后回甘的特征,茶的味道回味悠长,令人难以忘记,这与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具有长期性是一致的。团体心理辅导创造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在此情境下,团体成员高度重视他人和自己的言行,通过比较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不同的地方。由于团体动力的存在,成员需要与其他成员达成某种一致性,因此,对于自己存在的问题,成员会观察其他成员的行为方式,通过学习模仿修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更加融合于团体中,从而使团体的凝聚力增强。团体结束后,团体成员已经习得的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3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应用于学生工作中,包括学生干部的培训。团体心理辅导已经不再单纯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成长、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训练、领导力和团队意识等各方面都有实效。但在实际操作中,团体心理辅导却往往不尽人意,未能达到理想效果,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3.1 缺乏正确认识

团体心理辅导首先是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通过团体改善和解决团体成员的相关心理问题,开发潜能。游戏是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结构式团体练习中,游戏更是重要的实施手法。但很多领导者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认识不够,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就是做游戏,只要将游戏顺利完成,团体心理辅导也就结束了。许多高校已经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游戏广泛应用于各类培训中,包括学生素质拓展、团课、党课等,但往往由于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团体心理辅导中游戏应用的目的和连续性,没有通过游戏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使游戏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同时,不同类型的团体心理辅导需要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游戏,以达到预定的目的,但很多培训往往都采用近乎相同的游戏,没有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训练内容做出调整,导致团体心理训练泛化,并失去作用。另一方面,有的高校将团体心理辅导看成是万能的,以为只要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过分夸大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和作用,过分扩大团体心理辅导的使用范围,往往没有取得有利效果,不利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和应用。

3.2 缺乏师资力量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领导者在团体运作过程中负责带领和指引团体走向,必须受过专业的训练,有足够能力。领导者必须有健康的自我形象,敏锐的自我意识,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不断成长的意愿,同时要充分理解团体咨询理论,并有相关经验。但很多高校缺乏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领导者并没有受过相应的培训,而是由辅导员、班主任甚至学生干部本身担任领导者。这样,这些领导者可能缺乏领导者所应该有的共情、真诚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基本态度,无法营造出对团体成员接纳和信任的气氛,使团体成员仍未开放自己,无法自由表达自己。而有的领导者可能在理论上有所欠缺,对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仅仅将完成游戏作为任务,不清楚游戏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作用和意义,导致团体心理辅导不能充分发挥效果。

3.3 缺乏有效反馈

团体心理辅导非常重视评估的作用。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阶段,必须考虑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团体成员的反应是否满意、合作是否充分、需要做哪些改进等等。完整的评估除了团体结束时和结束后这种总结性的评估外,还需要在开始阶段和进行过程中进行评估,这些评估对衡量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和意义有着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团体辅导过程中往往轻视评估的作用,不仅缺少团体开始前和进行中的评估,甚至缺少结束时的评估。而部分团体心理辅导虽然在结束时进行了评估,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没有完善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是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得出结论,不仅不科学,也不能真正反映出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和价值。

4 茶文化背景下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的应用

鉴于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特征具有一致性,并能够正向促进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中可以借鉴和充分吸收茶文化的特质,并用于学生干部培训。

4.1 建立完善的培训组织体系

经过历史的积淀,茶文化已经比较系统,并上升为“道”,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茶文化的培训也较多,不仅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而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形成了不同的培训方案和体系。而团体心理辅导的培训建设则比较落后,一方面人们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认识度不够,。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团体心理辅导,肯定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干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从事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可以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使辅导员能够熟练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最后,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包括场地安排、培训时间以及培训经费等,鼓励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工作应用方面研究项目的申报。

4.2 建立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

茶道作为茶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茶文化培训中最常见的培训内容,而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从沏茶、品茶、茶礼、论茶等各方面理解茶道。团体心理辅导缺乏面课程建设,应当借鉴茶道培训中对茶文化的全方位理解,从学生干部必需的能力建设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

4.2.1 团队合作能力训练

团队合作能力是学生干部的基本能力,通过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团队成员的交流,更好的完成团队任务。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应当把团队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提高学生干部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班级建设。

4.2.2 领导力训练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领导力对他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学生干部领导力不足,甚至部分学生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领导才步入学生干部行列,因此,加强学生领导力的训练就迫在眉睫。应该从团体心理辅导中,让学生干部进行交流,实现学生干部之间的经验互动,取长补短,提升能力,通过自我的认识和自我发展的展望,提升信心,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领导力的培养。

4.2.3 人际关系训练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帮助,可以使学生干部成为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可以更好的应对学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维护班级团结,帮助解决其他学生遇到的烦恼和问题,因此,必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重视人际关系训练。

4.2.4 心理抗压能力训练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新一代的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学生工作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而网络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大学生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大部分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学生干部亦是如此,因此,必须加强心理抗压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

4.3 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价体系

茶文化中,品茶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品茶实际就是一种评价。品茶不仅包括对茶的质量本身的评价,而且包括对沏茶人的心境、茶礼等方面的评判。所以,茶道是一个从有始有终并有评价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也应当重视评价。评价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动态过程,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可以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进行综合判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可以解决和改进的依据。一个完整而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评价应该在团体进行前、过程中及结束后实施。团体进行前的评价注重对团体目标和成员特性的评估,过程中的评估主要是对领导者对团体动力的察觉、团体目标与进度的掌握、成员参与行为的分析,甚至包括特殊事件的处理效果等,团体结束后的评价主要包括团体成效的评价、领导效能的评价及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评价。在团体进行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关记录,评价的方法可以采取行为量化、标准化的心理测验、调查问卷、主观报告等方法,进行综合考察。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价对培训的实效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重视评价,通过评价不断完善团体心理辅导培训体系。

总之,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干部培训中有着重要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做好评价和反馈,使团体心理辅导贴近学生干部和学生工作的需要和实际问题,真正起到作用。

猜你喜欢

团体茶文化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杨艳丽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黄欢欢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新形势下少儿快板辅导研究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