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健康中国背景下康复基本知识普及路径

2020-12-22刘航源程苗丹

福建茶叶 2020年1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普及康复

刘航源,于 婷,程苗丹,于 娜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1 本领域进展研究与讨论

1.1 当前形势下普及的必要性

原卫生部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三年多,在此期间国家健康产业深入发展并取得多个成效,比如拓展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直面群众看病痛点难点问题、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各领域全方位发力等等。但是,康复基本知识的普及工作亟需保质保量地进行。目前,许多医务工作者都不清楚康复的定义、康复与临床的区别等基本知识,更不必说普通大众了。而且,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到来,此类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应该引起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方面重视。

目前普及工作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普及人员数量少,普及人员要么是从事康复事业的,要么是由医疗人员短期培训出来的等等。这就体现出自身队伍的素质就很难保证过关,出现宣传形式化和表面化、宣传内容不到位、宣传途径单一化等问题。二是普及阻力大。阻力包括普通大众的认识比较单一、医疗机构的部分康复科建设比较薄弱、普及宣传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康复事业在我国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普及阻力大是在情理之中的。三是普及内容编写难度大,不仅要涵盖主要的康复知识,而且要通俗易懂地介绍给普通大众,而且还要考虑到图文并茂、视觉效果等等。内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普及效果。各方面需要不同能力的人参与合作。四是普及路径比较少,目前普及的途径无非是互联网、相关医疗机构、医学院校、相关志愿者组织等。目前健康中国战略在多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康复知识普及完全可以与其中结合,达到共赢的效果。

1.2 知识普及的可行性分析

与康复事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如美国相比,他们的医学院校康复专业方向划分精细、学业发展体系完善、医疗机构分科严谨、康复基本知识民众普及率高等。例如,在国外脑卒中不是一个可怕的疾病,他们认为脑卒中后有很大的几率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不像一些国人认为的无法恢复、只能靠他人照顾等类似思想。祖国日益强大,康复领域作为其中之一,也应该向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目前普通大众对于康复认识还比较浅、理解有些误差,无论是在医院社区、还是在学校社会,其康复普及的力量是少之甚少。

要惠及全人群,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1]健康中国战略,重点人群离不开康复,不同的人群需要怎样的康复?康复的预期是什么?意义是什么?此类问题是亟待阐明的,需要讲得透、讲得实。

目前国内康复事业起步较晚,四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等多个有关康复的期刊杂志开办;在高等教育方面开设本专科、研究生教育;

多地开办康复医院、康复疗养中心等机构,许多医院纷纷向康复医院转型;多地有关部门或机构组织加强国内外交流,多次派遣人员出国考察进修,参加国际康复学术活动。

现阶段是国内康复事业的发展初期,康复受到多方面重点关注。首先,踏入新时代以来,多项康复相关政策法规纷纷落地实施;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日益凸显,多地开办康复医院、养老中心等机构;第三,康复医学虽然是从西方引进,但我国走的是一条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特色康复道路,结合祖国医学,利用其简便、廉价、有效等特点。

1.3 康复基本知识普及的意义

首先,深度解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结合其中的战略、思想、实施方案等,有利于探寻康复基本知识的多样化普及方法路径;第二,利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里提供的社区、医院、学校等多种资源,有利于康复基本知识普及的思考与探索,提出新方法;第三,为康复基本知识的宣传内容提供基本框架、分类方法等,结合具体国情,有利于思考图文并茂、大众通俗易懂的康复内容宣传路线;第四,通过对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大致概括,有利于对于新时代里康复基本知识普及路径的趋势进行大致预估,有利于对普及路径的阻力与风险进行大致分析并提供多样思考。

2 普及内容编写探究

2.1 内容编写的条件分析

首先,内容的编写可以借鉴其他学科有关知识普及的材料,包括其内容分类、文字格式、呈现形式、依托载体等等,同时通过探讨康复的特点来确定颜色、分类等等;第二,材料可根据康复相关知识论文、新媒体相关文章、国内外相关书籍、实地采访行业专家学者、采访一线医务工作者、群众、学生等多类人群,来确定涵盖内容、凝练文字,力求一目了然、易于理解;第三,内容排版等艺术类问题要多方论证,包括呈现图片的设计、文字呈现样式、段落格式等等,要尽量符合当代审美,设计出各年龄段可接受的、贴近康复主体的宣传材料。

2.2 内容应具备的特点

首先,要有简约性,不仅是形式上的简约,要符合、顺应当代审美观,还要内容的简约,编写过程中要字字推敲,力求语言精炼,一目了然,让各年龄段理解。还要推敲是否加入其它形式如图片、插图、漫画等等。第二,要有准确性,文字编写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宣传效果,如果文字编写地模棱两可,不仅普通群众不愿意看,更不会相信,而且对此类宣传会产生不好的印象。第三,注重细节,文字格式是否统一?段落样式是否一致?图片比例是否舒适?等等都要考虑周到,因为普通大众第一眼就是看这些内容,任何一点疏忽都会影响他们,进而影响宣传效果,不管对方什么思考,自己这一方要把设计、编写、排版做到最好。

2.3 内容呈现形式

首先,通过传统的印彩页、贴大报等形式,这就要注意印刷的清晰度、选择载体的材料、面积大小、成品选择等。一张大纸还是一个小册子,各有优势,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第二,新媒体宣传,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通过依靠认证、转发等形式来扩大宣传力度。第三,深入社区、学校、机关、社会组织、企业来宣传康复,面对不同人群是否有相关的特色,比如,某个机械厂容易发生机械工伤,在基础宣传的同时,可以考虑加上工伤相关知识,因为康复不是独立的,是兼容多种学科的。第四,充分利用医院、养老机构等医护公共场所,通过在此类机构的宣传发放、义诊、环境装饰等等来进行宣传,以该机构为中心,利用可利用的资源灵活宣传。

3 普及路径的思路探讨

3.1 借助公共场所宣传

首先着重考虑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医院要增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利用好医院的建筑可宣传空间,在候诊区域、走廊墙壁、电梯四壁摆放或张贴通俗易懂的康复基础知识宣传手册及宣传海报,利用不同的科室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不同知识方面的小知识的宣传。且相关医务工作者应该清楚康复基本知识,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也会达到简接宣传的效果。

第二,由于老龄化国情、放开二胎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宣传场所还可以涉及养老机构、老年康复中心、老年日常娱乐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地,以及妇幼保健院、早教中心、托儿所等幼儿活动中心等。可以在以上场所根据人群年龄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康复基础知识宣传,使其自身或其监护人更有机会接触相应年龄段不同身体健康问题相对应的康复知识、康复方式,顺应大众理解和接受程度,使“康复”这一概念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此外,随着健康文化氛围的日益浓厚,坐落在各个城市的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可通过举行人体健康书籍、养生书籍的专项期刊或阅读活动,以提高康复基本知识的民众普及率及康复问题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至于相对较为理想化的公共场所宣传方式,还可利用公交车站站牌广告等户外广告形式吸引普通群众关注,借助相关政府力量介入,将部分城市广告牌定期更新为图文并茂、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日常康复小知识。同理,丰富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书籍或宣传册的内容,在其中加入有关科学养生、科学应季保养、自我认识并了解人体健康问题的小方式、日常常见康复疾病的自我疾病意识等内容。如此一来,使得公共场所宣传的受众面更广,宣传时间更长,宣传效果更好。

3.2 依托政府力量宣传

近几年,许多省市地区将“康养”列为建设发展的多个领域,提出建设各类居住、医疗、养生等机构,列入十三五规划中去,以山东省为例,整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资源筹备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建设康复大学,省会济南提出打造国际医学中心等,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可以充分与相关卫健委等部门合作,共同探讨宣传方法、宣传形式、双方共赢、助力健康。此外,多地教育部门重视健康中国战略,统筹相关医疗资源、探索并推广各种医康结合模式、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并进行网络公开化。

自发组织相关专业康复技能大赛、康复专业论坛,鼓励、支持并带动当地的各医护类高校和相关医疗机构进行配合有网络直播的康复知识讲座、康复人才知识交流宣讲会或公开的康复基础知识大赛,拉近民众与康复的距离。

在推进健康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各类政策与全民健康及全民健康素养服务相融合后,“以治病为主”的理念转变为“以健康为要”。医院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指导实现“以疾病为重点”的传统救治理念转变为“以人民身心健康为中心”,倡导“少生病、不生病”的健康理念。[3]随即逐渐形成了康复社区和康复城市等康复载体,更贴近民众生活的社区康复工作也应同步跟进发展。社区医院应进行日常康复基础知识宣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应分类普及康复相关知识,提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干预。

3.3 以学校教育为重点

首先,对于中小学,因为其理工与文史课程为其主要学习任务,所以对于康复知识的宣传主要通过选修、校本、公益讲座等形式来进校园、进班级普及宣传,再使得每一位学生回家宣传,达到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效果。内容不需要深刻,但需要通俗易懂,相关知识容易记忆。

第二,对于大学生,可以采取多样化方式。

作为各个综合医院的人才输出源,各医学院校也需要精细规划本校的康复治疗专业培养方向、完善康复系学生的学业发展目标、在校网上及时更新公布本校康复专业的培育方案和发展方向,为高考应届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康复专业选择,也无形中使得校网的浏览游客可以对康复有一个正确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对于医学类院校,可以纳入社会实践活动体系中去,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校内外知识普及,深入乡村、深入大山;还可以利用校园相关医学社团,让学生自治,让学生动手,发挥创新能力。在日常健康宣教活动中,可因时制宜,在疾病宣传日组织宣传义诊进社区活动,融入康复理念和康复元素,定期组织开展康复知识展览、讲座等大众活动来推进康复文化的宣传发展。而各医护类高校为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促进民众的康复基础知识普及率,更应积极支持并组织带动学生进行社区义诊和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日常康复基础知识、引导民众养成健康规范的生活行为方式,帮助树立康复理念,让民众从衣食住行和社会交往等生活工作方式中做到讲究卫生、合理饮食、劳逸结合及科学运动。

3.4 媒体舆论的引导

在当下大数据这一信息资产被广泛普及利用的今天,康复基本知识的网络宣传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偏重有成效的碎片化阅读。借助医院或康复治疗师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方式来宣传康复基本知识,提高民众对政策法规以及健康行为规范的接触频率;传播和普及科学的康复文化观念和基础知识,促进民众对康复文化的了解、认可和接纳,从而营造出社会宣传康复文化的新态势,带动康复行业的文化传播;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发挥榜样的力量,影响公众的精神层面,继而达到宣传康复基本知识的目的,有利于增强社会对于康复事业的关注,有利于增加普通群众对于康复事业的认识度,有助于提升康复相关人士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4 建议

本文从概念、重要性、问题及路径上分析了康复知识普及,虽然国内康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是在如今科技发展、交叉学科融合等大环境因素影响下,其可行性是很大的,在较短时期达到相关知识普及要求、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是可实现的、有意义的。[2]在进行知识普及的认识中,要抓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基本内涵,结合其中有关康复的发展思想,反复钻研,结合背景,才寻求到比较多样的普及路径。康复基本知识的编写需要思考比较全面、构建合理的基本框架,论证其可行性,从而才能通俗易懂地介绍给普通大众。此外,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整合可利用的资源也是影响普及知识效果的一大因素。这三大因素是考虑的必需因素,而且往往决定发展好坏的都是细节问题,愿本文能够给读者提供新思路、新启发,有助于康复事业的发展,促进健康中国战略迈进新台阶。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普及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辨伪(四)
磁场基本知识汇总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