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院教育合作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2020-12-223

种子 2020年2期
关键词:种业烟草应用型

3

(1.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2.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109;3.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94)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1]。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种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严重脱轨,特别是缺乏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适应农业发展和种子产业化对种业人才的需求,2002年经中国农业大学和全国同行专家严密论证,向教育部申请增设并成功获批“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下文简称种子科学专业)。历经15年发展,不断开展多元化种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本、硕、博三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填补了中国种业人才培养领域学科空白,并取得了系列开创性重要成果[2,3],为中国种业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其他专业相比,种子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特别是现代种业快速发展对种业人才在实践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与时俱进,营造良好的实践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更好地为现代种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均充分指出,要不断强化实践育人,不断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4]。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文件也强调了实践创新教育对社会农业经济及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性。故不断探索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提高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对建设应用创新型农业大国、增强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产学研合作为种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值得深入探索[5],特别是不断加强农业类高校与种子及其相关产业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培养、优势互补作用,对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效发挥重要作用[6]。

本文借鉴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校院教育合作人才培养成功案例[7],结合前期种子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研究分析校院教育合作下本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并谈一些心得体会。

1 开展校院教育合作的内涵及其在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5修订版)第三十五条强调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达国家早在20 世纪中叶就已兴起,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8]。而我国该模式的实施较晚,特别是高等学校与产业部门教育合作培养种子科学专业人才模式构建与实践报道甚少,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基于校院教育合作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以下优势:1) 有利于实现资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并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利于快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指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并强调了实践创新教育的重要性[9]。通过校院教育合作,学生可到生产一线(如:科研基地、繁种基地、种子市场等)参与种子生产等相关实践工作,不仅能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精神,还能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2) 有利于提高公共保障体系及相关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加双方的友谊,促进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3) 使学生博采众长,感受不同校院文化、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增加了个人学习经历,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更扎实,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2 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校院教育合作人才培养主要成效总结

青岛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下文简称烟草所)同驻青岛,地利人和。自2008年来就基于校院教育合作培养烟草专业人才[7]。历经10年教育合作历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成效显著,并取得系列成果。主要包括:1) 建立了“4+3+1”人才培养模式:前4个学期学生在校完成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限选等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接着3个学期在烟草所由所内行业专家指导完成生产实践、科研训练等教学任务;最后1个学期准备就业或继续深造;2) 优化了专业课程设置;3) 邀请烟草所相关行业专家加入了烟草专业教学工作,形成了一支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等于一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3 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校院教育合作培养新模式构建

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校院教育合作成功案例充分表明,校院教育合作在深度融合校院协同创新,充分发挥校院合作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作用,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前期在探索中国种子科学专业“三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中积累的一定经验[2,10-11],本文就基于校院教育合作谈一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有效构建:

3.1 修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创新教育鼓励推行“双导师制”

围绕我国种子工程的五大系统、15个环节[12],结合校院合作培养特点,切实凝练拓展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设置、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等。合理设置校院合作培养时间,从现有全学程时间中科学选取1~2个学期去产业部门(农科院)实践学习较为适宜,时间过长会影响专业知识学习,过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效果不明显。在开展科研训练或毕业实习时,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校内专职教师(偏向理论基础研究)或农科院行业专家为导师(偏向实践应用研究),特别是鼓励推行“双导师制”,即从学校和农科院各选一位导师共同指导(其中一位为第一导师,另一位为合作导师),以更好地发现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并能够开阔学习视野,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质量

现代种业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作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提高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前期基于学科交叉建设我们邀请了分散在校内其他学院从事种业领域研究工作的老师加盟,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如:机电工程学院尚书旗老师团队在种子机械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突出成果等)。而校院教育合作平台又是邀请校外种子产业部门的专家加入种子科学专业师资队伍,共同培养种业人才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如:烟草所的专家们在烟草种子工程、种质创新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他们的加盟将进一步推动种子科学专业的发展。

3.3 深化课程教材体系改革,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围绕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校院教育合作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对提高应用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3]。特别是目前国内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实践教材相对匮乏,故通过校院教育合作平台组织种业领域专家编写专业实践创新系列教材(将大家在种子生产科研一线长期积累的经验、实践案例、影像资料以及行业发展动态等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并应用于实践课程教学中。这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实践创新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

3.4 建立完善种子科学专业校院教育合作配套制度和措施

1) 设置规范校院教育合作管理机构职责。

建立校院部门协调互动机制,规范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是保障校院教育合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建议成立校院教育合作办公室,负责合作期间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的协调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落实等。此外,还需加强校院教育合作认识,全力支持教育合作计划落实,保障学生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如:学生离校和报到手续的统一办理、门禁卡、饭卡及各种证件的制作分发管理、宿舍安排、后勤管理等工作需教学行政管理相关机构负责,以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在校外(农科院)的学习生活。以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为例,学生在烟草所学习生活管理事务由科研处全权负责,并已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非常值得借鉴,避免出现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脱节等问题。特别是有利于校院操作层面职能部门互相沟通和相关人员工作职责的确认,具备工作衔接顺利、教学管理和计划切实执行到位等优势,为搭建、深化更多产学研合作平台提供了参考。

2) 建立校院教育合作教学管理制度措施。

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校外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给他们最大的发挥空间,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相关建设工作:

网络教学信息交流平台。

通过微信群或QQ群等途径方便师生交流和教学管理;基于学校教务处管理网络平台方便学生集中选课,老师教学管理等。

实践激励教育措施。

实行校院双向奖学金制度,即可单方或共同出资,奖励实践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加大实践创新小金额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承担,开展相关工作;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导师实践课题研究工作;此外,通过减免学杂费、推荐深造就业等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校外教学活动及配套保障机制。

产业部门老师应积极承担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加强学生校外学习生活保障机制建设等,以保证教育合作工作顺利开展落实。以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校院教育合作为例,烟草所充分利用所内及基地资源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包括将多功能会议室改成教室、避开饭点将餐厅改成考评场所、安排学生到职工餐厅就餐等。这些基础保障措施得到了大家认可,值得借鉴。

3.5 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需加强区域性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建设[14]。传统实践教学中常存在基地数量不足、离校过远、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接纳学生吃住能力有限等系列问题,特别是多为见习,具体实践操作偏少,且无法覆盖种子生产全程环节(如:处理、播种、授粉、收获、加工、贮藏、包装、销售、检验等)等,与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而校院教育合作平台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大多数农科院附近就有附院实践基地,如: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东阳玉米研究所、山东枣庄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其科研办公大楼后就是科研试验基地(试验田)等。这些基地在用于科研试验的同时,完全可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这为学生在产业专家的指导下,实践学习一种或几种作物种子生产全程技术提供了方便,为更好地提升自己专业实践技能奠定了重要基础。

4 结 语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我国种业战略急需人才支撑。故探索种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不断培养输送符合现代种业发展需求的高级种业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5-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等联合培养方式能够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新体制。鉴于青岛农业大学烟草专业校院教育合作成功案例,围绕种子科学专业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基于校院教育合作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创新课程教材体系改革、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教育合作配套制度措施制定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为农业类高等院校产学研结合种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种业烟草应用型
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