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大豆新品种桂夏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0-03-13

种子 2020年2期
关键词:夏大豆区域试验套种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 530007)

大豆新品种桂夏7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桂M 32为母本,桂夏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适应性广、适合间套种等特点,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豆2015005号),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80033)。

1 选育过程

1.1 选育目标

广西大豆生产上分为春大豆和夏大豆2种类型。目前,夏大豆占大豆总面积的1/2以上,春玉米套种夏大豆为广西主要的夏大豆种植模式,占夏大豆面积的2/3以上。由于生产上需要适合间套种的品种类型,而优良夏大豆品种少,远不能满足生产上对品种的需求,因此,以高产、优质、适应性广、耐荫、抗倒伏,适合间套种为目标,选育了夏大豆品种桂夏7号。

1.2 亲 本

用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自主选育的高蛋白品种桂M 32为母本,早熟、丰产性好的夏大豆品种桂夏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1.3 选育程序

2003年夏开始配置组合,以桂M 32为母本,桂夏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混合法对后代进行选择,2004—2008年每年种植一代(F1~F5),从F2代起自生长正常的植株上每株采1~2荚混合脱粒,作为下一世代的种子,直至F5代止,并于2010年(F7)决选品系定名桂166,2011年参加本所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表现比对照种增产显著,且抗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决定选送参加广西夏大豆区域试验。2012—2014年参加广西第十一周期夏大豆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豆2015005号),定名为桂夏7号。2016—2017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试验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组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180033)。选育过程如图1。

2 产量表现

2.1 区域试验

广西第十一周期(2012—2013年)夏大豆区域试验结果(表1)表明,桂夏7号平均产量2 753.55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0.8%。2016—2017年国家大豆品种试验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桂夏7号平均产量2 599.50 kg·hm-2,比对照种华夏3号增产8.8%。

图1 桂夏7号(桂166)的选育过程

表1 桂夏7号在广西大豆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注:“*”表示0.05水平显著性,“**”表示0.01水平显著性。

表2 桂夏7号在国家大豆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2.2 生产试验

2014年广西生产试验,桂夏7号平均产量2 459.40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2.9%(表3)。2017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12.0 kg·hm-2,比对照华夏3号增产12.2%(表4)。

表3 桂夏7号在广西大豆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表4 桂夏7号在国家生大豆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2.3 示范试验

2014年,在都安县、马山县、平果县和河池市金城江区等地进行桂夏7号与春玉米套种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桂夏7号在套种条件下平均产量为2 340.0 kg·hm-2,比对照增产20.3%,增产效果显著(表5)。

表5 桂夏7号在示范试验中的产量表现(2014年)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生物学特性

株高80.3 cm,主茎节数15.5节,有效分枝3.5个,底荚高度18.5 cm,单株有效荚数53.5个,单株粒数109.5粒,单株粒重17.5 g,百粒重17.4 g。属于晚熟品种,植株高大,节数分枝数多,结荚多。

3.2 植物学特征

桂夏7号生长健壮,直立型,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不裂荚,椭圆叶,花色紫色,茸毛棕色。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褐色。

3.3 品 质

经检测,桂夏7号籽粒粗蛋白含量39.99%,粗脂肪含量20.63%。

3.4 适应性

2012—2013年广西区域试验,2年12个参试点中有5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50%;2014年广西生产试验,7个参试点中有3个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42.9%。2016年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区域试验,11个参试点中有9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82%;2017年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区域试验,11个参试点中有10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91%。2017年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生产试验,10个参试点全部表现增产,占参试点次的100%。桂夏7号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中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3.5 抗 性

通过2012—2014年广西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2016—2017年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试验观察记载,桂夏7号表现出耐旱性强,抗倒伏,抗病性较强,较耐荫等特点。人工接种鉴定,2016年鉴定感SC 15,病情指数为51%,中感SC 18,病情指数为39%;2017年鉴定中感SC 15,病情指数为40%,中感SC 18,病情指数为39%。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为宜(具体时间根据当地种植习惯而定)。大豆行距50 cm,穴距20 cm,每穴留2株,或穴距10 cm,每穴留1株,密度为1.95万~2.25万株·hm-2。

4.2 科学施肥

清种一般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或尿素75 kg·hm-2、复合肥225 kg·hm-2作基肥;套种情况下不施基肥,靠吸收前茬玉米肥料为主。适时追肥:大豆出苗后视苗情施复合肥225 kg·hm-2,尿素75 kg·hm-2,结合中耕除草培土。

4.3 加强田间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用金都尔或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大豆第1片复叶展开时进行1次中耕除草工作,控制杂草生长。大豆开花至鼓粒期容易碰到高温、暴雨等灾害天气,应根据遇到的情况及时进行灌水及排涝。大豆生长期间主要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豆芫菁、蝽蟓等,注意及时防治。

4.4 适时收获

大豆收获掌握在大豆植株变黄,豆荚变黄,籽粒归圆,中下部叶片脱落的植株达85%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脱粒与贮藏。

猜你喜欢

夏大豆区域试验套种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番茄套种需注意什么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施氮时期对大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