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间艺术在广场景观中的融入途径
2020-12-22康冬宁史晓甜
康冬宁,史晓甜,梁 婧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81)
当代景观设计越来越富有文化气息,讲究历史符号的提取和延伸。河北民间艺术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案例有很多,但存在不足,课题组就广场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融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原则和策略,希望能够让城市广场景观在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彰显现代感和时代感。
1 河北民间艺术在广场景观中的表达现状分析
1.1 单调的形式语言表现
民间艺术题材广泛,作品内容丰富多样,造型经典且形式各异,对现代设计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现代广场景观设计中许多景观小品、设施等虽然都有对民间艺术元素的融入,但表现手法单一,单纯复制表现多,缺乏利用形式语言进行再设计,甚至很多景观元素不考虑整体环境,缺乏主题串联,整体设计零散不统一。如烘托节日气氛时,通常的手法就是红灯笼,表现手法欠创新,景观形象缺乏深度,不能有效调动游客感受文化深层含义。
1.2 文化内涵挖掘欠深入
河北地区的景观设计比较重视对河北传统艺术文化的融入表达,传统文化弘扬和特色景观表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调研分析可以看到,虽然好多景观设计都有对河北民间艺术元素的运用,但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缺乏对传统元素的深入提炼和抽象概括,向游览者传达的景观主题不明确,缺乏教育意义。因此,传统艺术元素应用要注重传神,不能只为求形似,随意对艺术元素进行裁切、堆砌,没有深入分析再设计的过程,不利于对景观意境的营造。
1.3 景观元素单一,体验性差
河北地区广场景观中的景观元素常表现为雕塑、景观墙、休闲椅、亭廊等,景观中对景观元素的设计不够,未经设计的无特色购买品居多,有的甚至座椅数量都不达标,不能够满足人们休闲的需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就更达不到了。另外广场景观设计缺乏趣味性,能够让人们参与其中的景观元素较少,一些草坪只能远观,却不能进入参与。民间艺术是一种活的文化艺术,人们真正能够走进它,了解它,就需要亲自参与到这些民间艺术活动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2 河北民间艺术在广场景观中表达的原则
2.1 整体协调原则
在广场景观中融入河北民间艺术,要从整体出发考虑,不能将各种元素直接拿来应用,考虑不周全会产生拼凑的效果,整体审美出现紊乱。每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都有特定的设计背景、地域文化背景。(1)因此,景观设计需要从全局出发,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融入河北民间艺术元素,民间元素的设计与布置应依据一定的设计主线进行,元素之间能够呼应,如主题明确背景下使用统一的颜色、统一的材质或统一的造型元素做点缀进行串联,达到统一效果。
2.2 人性化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使用需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入民间艺术进行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人的需求,不能为了追求文化表达而对其忽略,设计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和迁就人,如裕西公园的景观剪纸凉亭设计,将艺术性和人性化完美的进行了统一。一方面与公园主题相呼应,蔚县剪纸与阳光板结合,将传统纹样进行了艺术的表达。另一方面阳光板顶棚的处理,充分考虑使用需求,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人性化设计还要重视人的情感需求,将贴近人们生活的民间艺术以景观元素形式再现的同时,充分考虑人们的参与性,增加空间趣味性的同时提高人们的自豪感和愉悦感。
2.3 典型性原则
景观中对民间艺术元素的选取要注意地域性和典型性,选取当地人们熟知的,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提炼再设计。一方面是对地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再现,另一方面也能够引起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北京前门大街,将北京民间常见的鸟笼造型与景观灯柱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艺术。我们可以将河北民间常见的石头碾子、磨盘、辘轳等,经过形的重新定义,与现代石雕技术相结合,塑造为景观设施或铺装,别有一番情趣。
3 河北民间艺术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融入技巧
3.1 尊重历史,保留原型
对一些原有的厂房、公园等有历史印记的场所改造为广场时,我们不能生硬的植入传统元素,而应该尊重历史。最大限度保留旧址,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比起拆除重建更加震撼。德国的埃姆歇景观公园就是设计师将原有废弃钢铁厂改造为休闲公园的成功案例,这里保留了大量原有设施,在其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造利用,如混凝土净化水箱摇身一变,成为成人和儿童活动的空间,不锈钢的大型钢管变成了滑梯。这里的绿化很少,甚至没有水环境,但丝毫感觉不到荒凉与伤感,人们在一种浓浓的怀旧情绪中体会到勃然生机。
3.2 景观设施中融入
景观设施是景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施如同城市的家具,人们能够近距离地进行接触,为人们提供审美,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实现着传统文化和城市空间的交融,起到构建空间文化氛围的作用。
(1)局部借用
通常景观设施体量较小,容易实现丰富的造型和色彩设计。因此可将河北民间艺术中的装饰元素或纹样提炼之后,结合合适材料进行应用,同时也借助景观设施让这些传统平面艺术中的纹样和色彩立体化、可视化。如选择河北民间常用的福寿吉祥的传统纹样,采用镂空的艺术手法,设计成系列图案,雕刻于纯色钢板之上,转换成这些景观设施的符号语言,延续应用于景观环境中的垃圾桶、护栏、护柱、指示牌的黄金分割位置,使之成为串联景观环境的一条主线,让民间艺术的应用更加整体化,同时也让作品走向民间、走入群众。
(2)功能转换
园灯、音响、指示牌之类的设施由于使用功能比较单一,造型上有很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可将民间一些立体形象转换为景观设施的设计原型,如玉田泥塑、肃宁民间糖人、藁城宫灯等,取其可爱、活泼的造型,也是一种有趣和有效的尝试。
石家庄裕西公园冀域风情景区的景观设施设计值得我们借鉴,在公园东侧将正定常山战鼓文化作为设计元素,形态、功能、尺度、体量都进行了转换,变成休闲座椅的同时,在情感上拉进了民间文化与人们的距离,让人感到石鼓不再冰冷与坚硬,(2)实现了河北民间艺术的传统意境和当代价值。
(3)文化展示
皮影、年画、雕刻艺术以浮雕形式设计为景观屏风、大型景观雕塑或民俗展示墙。将这些传统艺术的创作过程雕刻于钢板或花岗岩上,让民间艺术润物细无声的生长在人们心中,增加景观空间的体验功能和教育功能,同时还要注意高度和参与性的设计。另外,可以以故事情节为主线,将多个艺术画面进行串联,再配以灯光,营造雕塑群效果,充分引起人们的兴趣和联想。唐山乐亭的年画雕塑将年画作为雕塑的主体图案,把老百姓心中最淳朴和真切的思想感情通过景观艺术得以体现。
3.3 建筑中融入
景观中的建筑多表现为亭、廊、桥、卫生间、花坛等基础设施,建筑中融入河北民间艺术的方法有两种:其一,直接应用。河北民间建筑多为四合院形式,其建筑特色体现在门窗、隔扇、门墩、影壁、砖雕等装饰中,这些建筑元素可直接用以亭、廊、桥的设计借鉴。其二,将河北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夸张或转换设计,应用于建筑中,如运用传统民间剪纸元素、皮影元素或泥塑的形象放大后进行外立面装饰设计,可采用彩绘形式绘制于墙面、直接雕刻于建筑外墙上,或与钢化玻璃结合直接作为墙面,使建筑更为大气、醒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鼓墙”设计是民间艺术应用于建筑的典型案例,这是一个钢架结构的过渡空间,钢结构上架有上百面大红色的鼓,这些鼓与灯光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一面神奇的“鼓墙”,用以传播和延续民族的记忆。
3.4 铺装中融入
广场景观设计中,地面铺装参与塑造环境美,与人的距离最近,其色彩、材质、图案、质量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环境的情感,优秀的铺装设计除满足使用功能外还能起到烘托景观主题气氛,装饰空间的作用,因此,地面铺装的设计不可忽视。
在地面铺装中,将民间铺地纹样、建筑装饰纹样、蔚县剪纸、武强年画、辛集农民画、唐山皮影等民间艺术中的人物、动物、植物、故事等代表性的纹样进行概括,(3)提取线稿,将其以形式美法则再设计之后通过卵石、瓦片、青石板等材料进行表达,传达美好、祥和的寓意。
3.5 色彩中融入
河北民间艺术中的色彩多为纯度高的原色组合,以红、绿、黄、紫为主,其配色不单追求视觉上的愉悦,更多的是情感表达,体现积极向上的民族内涵在广场景观设计中非常值得借鉴。
地面铺装的色彩一般不宜过纯,低明度、无色彩倾向的色彩作为大面积的底色,为避免呆板可以选取高纯度色彩营造局部环境氛围。纯色的地面可以用在轮滑区、儿童活动区、体育项目区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吸引人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哥本哈根的三色公园中,大胆采用不同级别的红色系作为体育活动空间地面,与开放式线条、图案共同构建了一个洋溢生机的乐园。
建筑可进行色彩设计的有墙面、屋顶、门窗,墙面面积较大,不宜采用纯色,可将民间色彩的纯色搭配用在门窗、屋顶等面积比例小的位置,使建筑轮廓更加清晰。如葡萄牙的埃里塞拉门窗颜色非常鲜艳,运用了黄色和蓝色作为窗框的色彩配以灰白色的墙体,形成了高识别度的特色风景。
设施中民间色彩应用较铺装和建筑更加灵活,可操作性强,可将河北民间艺术色彩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搭配规律和处理手法,直接拿来或再设计组合,能都起到点缀空间和提高景观识别度的作用。娱乐区的健身设施、垃圾桶、标识牌、雕塑、小品等都可以施以民间明快、亮丽的高纯度色彩,使景观色彩配色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活力。
4 结语
通过对河北地区传统文化及融入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途径研究,对河北不同地区的广场景观设计、城市建设等提供新的思路规划,希望也能够借此启发更多的环境设计师对河北传统文化引起重视与设计再思考,从而让河北的广场景观能够在原基础上进行传统文化合理融入的增补建设,更突出河北地域文化,逐渐探索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河北城市广场发展的新途径,更好保留和继承河北民间艺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