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遂应场茶史专记

2020-12-22朱步泉施成就范素琴叶昌博

福建茶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政和县庆元东关

朱步泉,施成就,范素琴,叶昌博

(1.松溪县天园生态茶科学研究所,福建松溪 353500;2.南平市延平区杨真堂小学,福建南平 353000;3.松溪县茶叶总站,福建松溪 353500)

遂应场又称吴家山(含里村,吴家村,村尾,上碓村,叶家村,殷村),共26平方公里[1],在民国30年(1941年)10月以前[2],是松溪县东关里属地。据史载:民国28年(1939)3月,由松溪县长周必璋,以该场远离松溪县治地(120里),难以管理为由,报民国省政府批准,划属政和县管辖,纳入铁山乡后改名锦屏村。因当地民众不乐意,不断向上反映,导致正式接管拖到民国30年10月。周必璋且提出:将政和县的七桥,东常市(即今东平镇),以近离松溪县冶地方便,向省政府要求划归松溪县,作为与遂应场交换,但未能得到批准。故民传:“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遂应场己归属东平县(古松溪县名)东关里,同属会稽南部建安郡。由会稽南部都尉陆宏领兵夺得。东平县冶地在今松溪县旧县乡,还包括处州(今浙江省庆元县)部分界。开宝八年(975年)改名松溪县。县冶迁东关里五斗金(即今城关)。古界划分多以溪流与山头划界,遂应场境内的乐平溪[3],是从遂应场西北方向六十里出关口流入大溪(松溪河俗称)。历代有史可证,从遂应场归属东平县(松溪旧名)东关里起至政和县正式接管时止,历经1681年。距定名松溪县东关里,也已966年。浩浩历史长河,其间遂应场归属从未有变更。

据明嘉靖丁酉版《松溪县志》载:陆宏誉为“东平威灵王",“有惠利于民”。是时,闽尽其属,故民为之立祠。唐建中二年,神裔孙陆长源剌建州,为葺祠宇。宋宣和二年赐额“济美”。后累封“济美荘佑福惠王”,妻封王妃。吴南部都尉陆公庙,即“济美庙”,在县东北五里东平乡,墓葬皈伏里。清康熙庚辰版《松溪县志》[4],也有陆公“有功于民,以劳定国,御大灾,捍大患者,得在祀典。县治前兴贤坊亦有行祠,元至元二十一年建”等记载。据《福建通史》[5]载:“闽北松溪济美庙,祭祀三国时期的陆宏"。今保存的“济美庙”,位于松溪县河东乡长巷村。千百年来,民均持续用“三杯茶、三杯酒、三支香”以神相敬,香火从未间断。

旧志载:松溪周属七闽地。春秋战国属越。秦属闽中郡。汉属闽越。东汉载:“松邑之地既介建安,汉兴(今浦城)两县之中,则兵革之抡攘,自东汉而已然矣。”梁松邑属处州之东平乡(见浙江处州府《庆元县志》。松溪河源自浙江龙泉、庆元,经松溪至建州。庆元与松溪交界线最长,横跨遂应场,周边与松溪的渭田、旧县、茶平三个乡镇连接。据《庆元交通志》[6]载:庆元古道至松溪境最近,从城内经五都、八都、菊水、马蹄岙、蜈蚣岭至松溪境内路程四十里,是茶叶、盐、山货和粮食进口的重要通道。由小梅、经竹口、新窑放排进入松溪县城六十里,沿途比较繁华。据清康熙庚辰版《松溪县志》截:庆元与松溪交界还有黄土隘、荷岭隘、山庄隘、黄沙隘、岩下隘、铁岭隘等。庆元称铁岭隘为黄坑隘,位于庆元隆宫乡七都,与松溪东关里铁岭村邻界,离庆元黄坑村西南侧二千米,为浙江与福建省界,也是松溪东关里往遂应场的必经之路。从地理位置得知,松溪县无疑是“北茶南移”,茶叶入闽的第一站。

话说陈椽教授(1908~1999),是我国著名茶学家,制茶权威专家,近代高等教育茶学创始人之一。他所著的《茶业通史》[7]载:“唐代茶区的分布,第二条路是自浙江的台州(天台)到处州的庆元传入福建政和经松溪入建溪的建州”。据史料反复考证,陈椽教授这里所指的政和,实则是史上属松溪县东关里的遂应场。陈椽教授一生治学严谨,为何会把茶叶入闽第一站松溪换为政和呢?据张天福先生回忆:“1940年,我在崇安主持福建示范厂任务(下设福安,福鼎分厂,政和与武夷星村直属制茶厂)。”可见,根据省府发文,由陈椽先生任福建示范厂技师,兼政和制茶厂主任。此时虽然遂应场尚未由政和县正式接管,但省府关于遂应场所属文件已定。所以陈椽教授于1941年写的多篇论文,均把遂应场“仙岩工夫”茶叶,全部归入政和茶叶,统称“政和工夫”红茶,也是顺理成章。但在近代茶史上,把松溪遂应场名扬天下的产茶史,一笔勾消,全部由政和茶叶取而代之,十分遗憾的是:对史实欠尊重。

遂应场位于松溪县东关里东南方,锦秀屏障,山川奇异,林木参天,云雾缭绕,山涧林立,怪石嶙峋,有特殊的山区小气候。故谓“仙岩”茶,名品甚多。究竟何代开始产茶?说法不一。许多高山涧谷岩缝中,见石不见土,却能长出青翠挺拔的茶树,不可想象是人工栽培的。据《福建通史》[8]载:松溪县遂应场银矿是福建历史上最大的银矿,它的开采期限上至南宋,下至明初,元代正是它鼎盛的时期。当地民谣谓:“三千买卖客,八万打银人”,其规模之大不难想象!银矿兴盛,引来全国八方商贾,为茶的传播带来可能。经从康熙庚辰版《松溪县志》所载古迹庙祠,古亭、古桥遗迹中[9],也可悟出宋代是这里种茶利用茶的起源。在遂应场之西北,有座周谏议大夫吴公祠,宋天圣四年建,元延祐间重建。旧志云:“神姓吴,相传名十七郎,处州庆元人”。或云:“五代仕周为谏议大夫,归居于此,开辟田野,募民耕作,既殁,乡人思之为之立祠”。吴姓皆其后,吴家山得其名。另一座为宋英护庙,旧志云:“神姓林,名癸。宋隆兴二年,任崇安巡检,措置遂应场,卒于官,民为立庙。庆元二年赐额,咸淳元年,封忠翊舍人”。古时祠庙祀典,香、茶、酒等七宝是不可或缺之物。在遂应场圆珠山上,有座“会春亭”,宋隆兴间,舍人林癸建,每觞客于此,以茶待客。在此众多山涧溪谷之间,宋代建造的古桥属“聚宝桥”最早,宋咸淳十一年,刘能定建,后废。明永乐六年,其孙重建,十三年刘东修葺。在元代建桥最多,有五座:一是“万口桥”,建于元至治三年,邑人(指松溪人,下同)叶德盛建。明永乐间,其孙廷坚重建,弘冶中,曾孙经仲重修;二是“德政桥”,元至元间,邑人叶德盛,李定功同建。明洪武五年,僧永寿募修;三是“乐平桥”,元至元三年,邑人叶仕荣建,明永乐四年刘和募修;四是“凌清桥”,元至正间,邑人叶仕荣建,明永乐四年刘和募修;五是“通驷桥”,元至正九年,邑人叶彦祥建。明代还有建“会春桥”,明洪武五年,僧永寿募建于故址。古代建桥,既为交通、避雨所用,又多是乘凉、聚会、饮茶之处。松溪还延伸出专门待客的項溪村“烧茶桥”,由另题专论。

据《政和茶志》[10]载:“遂应场著名的仙岩茶,大多是在明代栽培的。在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遂应场银矿停採之前的明朝150多年间,在遂应场“三千买卖客”中,有不少是做茶叶生意的,他们除了为当地矿工提供茶品外,主要是将优质‘仙岩’茶贩运到外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遂应场茶叶生产的发展”。再据《政和茶志》[11]载:“康熙二十四年,正式开海贸易”。“首先是创制工夫红茶一遂应仙岩工夫。陈椽《茶业通史》记载,同治十三年(1874),江西赵姓茶商到遂应场,以当地小叶种为原料,创制红茶,称之为“遂应场仙岩工夫”。但据至今保存的1926年在英国以英文发布的注册商标声明(即所谓《打假声明》称,其时遂应场已建厂100多年生产仙岩工夫,则政和(?应当归属松溪)创制工夫红茶,时间当在道光六年(1826)之前,比同冶十三年(1874)早近半个世纪。由于遂应工夫成品茶品质特佳,运销福州时受到各家茶行青睐,且被省城各大茶行视为标样茶,每年都要待仙岩工夫运到后,方能定价开市。名品戴誉,极大刺激了遂应红茶的生产,数年间茶商云集遂应场,茶号纷纷创立,最多时遂应场竞有“万春生”,“万先春”,“万新春”等茶号20余家。在县城也有专门经营遂应工夫红茶”。再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茶商叶之翔(遂应场茶人),第一次釆用政和大白茶品种制作工夫红茶。因政和大白茶品性优,故”政和大白工夫红茶“(简称政和工夫),也就替代了“仙岩工夫”,成为“闽红”三大工夫之首。以上综述,足以证实:松溪县东关里遂应场”仙岩工夫“及制茶能手,是“政和工夫”红茶的鼻祖。仙岩工夫,及后来利用政和大白茶树鲜叶制成的工夫红茶,与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等,成就了政和县城的茶市兴旺,也引出茶马古道,开辟了松溪、政和茶叶经寿宁县斜滩,运抵福安市赛歧港,通过海运出口的通道。同时带动了松溪县东关里茶平等地,发展政和大白茶,制作“政和工夫”,以及“白亳银针”、“白牡丹”的生产。近代,凡利用政和大白茶鲜叶,制成的红茶,白茶,不管是政和县生产,还是松溪县生产,统称政和工夫,政和白茶。所以,松溪、政和两县茶树品种分布差异少,茶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政和大白茶,品质虽特好,但因属迟芽种,赶不上早市,在追求产量的年代,不少被换种。如今政和大白茶在松溪保存下来的栽种面积,仍达400多公顷,比国家批的”政和县原产地”保存面积高出一倍多。

猜你喜欢

政和县庆元东关
曹庆元
浅谈政和县锥栗低产原因及对策
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政和县锥栗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探讨
在古东关,眺望县城全景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曾都 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
东关街风情
一夜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