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班课的高职院校观赏树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0-12-22崔爱萍安文杰

现代园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经验值云班测试

崔爱萍,安文杰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09)

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高职学生来讲,既需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结合课程特点,研究并运用先进的、新型的教学平台与软件,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寻求适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 高职学生的学情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培养的是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院采用“校企合作2+0.5+0.5”的培养模式,学生先在学校进行2 年的系统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2 个环节;第3 年走进企业,半年跟岗实习、半年顶岗实习。这一培养模式的实施,更好地注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相对来说,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缩短了。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中一直研究的问题。

现在的在校生多是“90 后”甚至“00 后”,学生们喜欢动手实践,兴趣较为广泛,乐于接受新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也勇于创新。但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自我学习的能力不太强,在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日常教学中,课堂手机管理是老师们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为了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学院及老师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办法,在相关规定下,略有成效但仍需继续解决。

2 设计思路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兴起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教学APP 应运而生,给高职教学注入了科学信息化的血液。云班课正是基于移动互联环境,支持手机APP 与电脑WEB 端的使用。手机APP 与电脑WEB 端有各自的使用优势和使用场景,相对而言,手机小巧便携,方便师生随时随地进行操作;电脑功能更加齐全,能够承载大量文件的上传和复杂程度更高的操作。手机与电脑的功能互补,并具有独特的跨平台、跨终端大小屏适应技术,具有混合媒体一体化编排设计功能、交互学习、学习行为跟踪等特点。

观赏树木在种植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门较重要的必修课,观赏树木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它可以根据观赏特性、生长习性、园林用途等进行实用分类,在本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中,结合课程组已编写出版的“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根据观赏特性将其分为观花树木、观叶树木、观果树木、观形树木和观茎树木5 大类。课程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认知观赏树木、熟悉观赏树木的养护与管理措施,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季节性。在观赏树木教学中,尝试用云班课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教学情境设计,通过资源发布、签到、测试、活动/小组任务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习更自由、更有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 基于云班课的观赏树木教学资源建设

云班课支持的教学资源有3 大类,即教学包、引用资源和教师自己上传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以教师自己上传资源为主,引用了少部分的相关资源。

3.1 教学资源的主要内容

针对每个学习情境的具体学习任务,课前制订学习任务单,根据学习任务单,进行相应的教学资源准备。主要资源包括课件、图片、教案、习题、微课、教学视频等。在5 大类观赏树木的学习中,每一树种的识别是前提、是基础,只有对各种观赏树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完成后续的应用及栽培养护管理。为满足学生线上形态识别的学习要求,对每种观赏树木,最少为学生提供3 张典型的形态特征图片,结合本课程教学课时的安排,共拍摄、处理典型的形态特征图片近400张。对于一些易于混淆的树种如国槐与刺槐、臭椿与香椿、大叶黄杨与胶东卫矛、迎春与连翘等制作微课。还根据季节变换及环境特点,制作收集观花、观叶树木的小视频。此外,课件、教案等常规的教学资源也一并进行建设。

3.2 试题库的开发

云班课的试题库模块,目前主要支持选择题和判断题,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试题模板中具有章节、类型、题干、分值、难度、解析、正确答案及选项的设置。在课程试题库开发中,每个情境主要从2大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将典型的形态特征图片作为题干,进行单项选择;另一方面,是将观赏树木的生态习性、应用方式、主要用途、栽培与养护管理措施作为多选题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们进行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的多项选择。

4 云班课在观赏树木教学中的实践

4.1 创建班课

开课前,老师创建每个所任班级的班课,完善云班课设置中的学校院系、学习要求、教学进度、考试安排等信息内容。老师首次上课时学生使用云班课号加入云班课。全班同学加入后,结合课程特点,开展一次小组活动“课程趣味性体验”,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相应的评价和经验分值。通过此活动让学生了解云班课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利用手机参与学习和讨论的兴趣,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4.2 实施教学

4.2.1 课前。根据学院的教学进程表和本课程授课计划,将PPT 课件或PDF 文件、电子教案、图片、视频、链接等学习资源提前一周上传至云班课,并发布学习通知和学习任务单,提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思考。

4.2.2 课中。主要包括课堂点名、课堂教学、测试等环节。(1)课堂点名:云班课的点名方式有一键签到、手势签到和手工登记3 种。其中,手势签到以其新颖、灵活而有趣的签到方式,应用较多,较受学生欢迎。它不仅省时、方便、实用,瞬间能统计出学生是否到课,方便老师了解学生出勤情况,而且对学生也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通过累计一学期的点名情况,还能很详细、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出勤情况。(2)课堂教学:根据学习任务单,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学习活动与教师引导讲解穿插进行。本课程的教学场景主要有2 个:一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利用标本、实物,结合多媒体,运用云班课进行教学;二是在校园、公园中运用云班课进行现场教学。无论何种方式教学均体现了云班课方便、快捷的特点,真正实现“处处能学、时时能学”。教学中老师答疑解惑、讲解重点难点,师生互动,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课中,小组完成作业时,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置分组情况,设计评分点和评分标准,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并通过老师评价、组间评价、组内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到评价的快乐,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3)测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云班课对学生进行简单测试,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云班课的测试活动适用于一些小测验、学生自测练习等,它类似于考试作答的形式,能够及时反馈测试活动的详细数据,包括测试成绩、测试所用的时间、成绩的排序等。本课中主要进行的是2 个方面的测试:一是图片的识别,二是观赏树木的习性、应用方式、栽培养护管理措施等知识的掌握。在一般情况下,5min内可完成10~20 个单选或多选题的小测试,测试结束及时反馈结果,体现了云班课小、灵、快的特点。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结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4.2.3 课后。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个人、小组任务、课后测试等多种形式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可通过Word、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作业,教师随时进行点评,并进行分析。

5 云班课应用的教学分析

云班课对观赏树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特别是这个软件还具有完善的激励和评价系统,它不仅能形成每个班级的教学报告,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详细的数据记载,而且对老师所做的工作点滴都可记录下来,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和老师的真实学习及工作情况。

5.1 班课资源及学生查阅资源情况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本课程的资源主要是老师自己上传的,共发布资源116 个,其中图片类最多共103 个占88.79%,文档类7个占6.03%,视频类4 个占3.45%,网页链接类最少2个占1.72%。老师发布资源后,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资源查阅情况,从而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关注程度。从一个自然班的查阅资源情况看,全班43 人中,课前有38 人即80%以上的学生对全部资源都进行了学习,3 个学生查阅资源比例为60%~80%,只有2 个学生因特殊原因,只查看了不足60%的资源。

5.2 班课活动及学生参与活动情况

云班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本学期的教学中,共开展7 类教学活动77 个。其中,课堂签到27 次占35.06%,课堂表现20 次占25.97%、测试16 次占20.78%,作业/小组任务9 次占11.69%,讨论答疑3 次占3.90%,投票问卷和头脑风暴各1 次各占1.30%。其中,在16 次的随堂测试中,学生成绩均分在80 分以上的高达15 次,占全部次数的93.75%。

7 类活动中的课堂表现模块较特殊,它具有举手、抢答、选人和小组评价4 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前3种形式运用较多,特别是抢答和随机选人,可以给课堂教学增加紧张、公平、有趣的氛围。尤其是对于观赏树木形态识别方面的内容,这些功能的运用,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克服惰性和投机的心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学期共发起20 次课堂表现,共选中学生46 人参与。

统计学生对其它6 类活动(课堂表现除外)的参与度,依次为投票问卷97.67%、签到95.17%、测试89.97%、作业/小组任务89.11%、头脑风暴76.74%、讨论答疑69.77%。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度超过80%的有4 项,占到2/3 的比例。

5.3 学生学习经验值及获得方式情况

云班课可以实现整个教学活动数据化,在教学中,老师将各种资源的查阅和任务完成均赋予经验值,学生累计学习和参与各项活动的参与度越高,经验值也越高。学生的每一活动都有详细的实时记录,便于老师对学生作出更真实全面的评价。以学生中最高的经验值为基数,计算每个同学的经验值与最高经验值的比值,超过80%的为优秀,60%~80%的为及格,60%以下为入门。本班43 名学生中,经验值最高为417,最低为260。34 名学生达到优秀,占全班人数的79.07%;9 名学生为及格,占全班人数的20.93%。在云班课的教学分析中,每位同学经验值的获得都有详细的记载,并对经验值排在最后3 位的同学逐次活动的详情分析。

从学生经验值获得方式看,主要有参与活动、查阅资源、考勤、作业、被点赞、课堂表现6 大方面。统计全班经验值总值为15969 分。其中参与活动5995 分占37.55%,查阅资源5448 分占34.12%,考勤2206 分占13.81%,作业2169 分占13.58%,较少的是被点赞99分占0.62%和课堂表现51 分占0.32%。从分析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6 结语

在观赏树木教学中运用云班课,让学生们将玩手机的时间和心思分散一部分到课程资源的查阅与学习中,课堂教学秩序具有明显改进;教学过程的大数据分析和教学诊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明显的作用;当课程结束后,在老师不结束班课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继续随时随地运用课程资源,也方便了学生就业以后的实际运用,体现了以人为本来的教学理念。因此,云班课给高职观赏树木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猜你喜欢

经验值云班测试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结合游戏活动打造园本建构课程体系
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管理与应用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心理测试
“摄问”测试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浅析比重瓶法实测土粒比重
盛大网络试行游戏化办公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