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品种石麦22 春灌1 水亩产500~550 kg 栽培技术规程

2020-12-22何明琦傅晓艺王亚楠韩然单子龙高振贤曹巧张铁石史占良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弱苗壮苗单株

何明琦,傅晓艺,王亚楠,韩然,单子龙,高振贤,曹巧,张铁石,史占良*

(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1;2.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冬小麦品种石麦22 春灌1 水亩产500~550 kg 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冬小麦品种石麦22 号在春灌1水条件下实现产量7 500~8 250 kg/hm2的基础条件和关键配套栽培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市麦区及相关适宜地区灌溉麦田。

1 术语和指标

下列术语和指标适用于本文件。

冬前壮苗:小麦越冬前群体数量达到1 050 万~1 350 万株/hm2、单株茎数3~5 个的麦苗。

冬前弱苗:小麦越冬前群体数量低于1 050 万株/hm2、单株茎数不足2 个的麦苗。

冬前旺苗:小麦越冬前群体数量超过1 500 万株/hm2、单株茎数超过5 个的麦苗。

2 基础条件

2.1 土壤条件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1995[1];土壤类型为壤土、黏壤土;地势平坦,土层厚度2.0 m 以上;耕作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5 g/kg、全氮≥0.8 g/kg、速效氮≥60 mg/kg、速效磷≥18 mg/kg、速效钾≥90 mg/kg。

2.2 灌溉条件

灌溉水质量符合GB 5084—1992[2];播种前浇足底墒水,春季浇1 水。

3 主要生育期群个体指标

越冬前,基本苗数量270 万~375 万株/hm2。

越冬期,总茎数1 050 万~1 350 万个/hm2,主茎叶片数5~6 片,单株茎数3~5 个,单株次生根4~6 条。

返青期,总茎数1 200 万~1 650 万个/hm2。

起身期,总茎数1 350 万~1 950 万个/hm2,单株3叶1 心大蘖2~4 个。

成熟期,单位面积穗数690 万~825 万穗/hm2,穗粒数31~34 粒,千粒重39~43 g。

4 关键技术

4.1 播期

适宜播期的冬前积温要求达到440~600 ℃。石家庄麦区适宜播期为10 月5~15 日,最佳播期为10 月10 日前后。

4.2 播量

适期播种,基本苗数量270 万~375 万株/hm2。适宜播期内,早播时取上限,晚播时取下限。10 月15 日以后播种,每推迟1 d,基本苗数量增加15 万株/hm2,即播种量增加7.5 kg/hm2。播期最晚不晚于10 月20日,最高播种量不超过300 kg/hm2。中低肥力地块、整地质量差的地块,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4.3 足墒

适宜播种的土壤墒情为播种时0~40 cm 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70%~80%。8 月下旬到9 月上中旬降水量不足50 mm,且至播种前预报无明显的降水过程时,前茬作物9 月30 日前收获的地块在作物收获后造墒、施肥、耕作、播种,前茬作物收获期晚于9 月30 日的地块宜在作物收获前7~10 d 造墒并浇足底墒水,造墒灌水量不低于450 m3/hm2。

4.4 整地[3]

前茬作物直接还田的地块,机械粉碎2 遍,达到秸秆细碎。旋耕2 遍,深度15 cm 以上,旋耕后擦实,做到上虚下实、土地细碎、畦面平整,无根茬和明暗坷垃。每2~3 a 深松或深翻1 次,深度≥30 cm。

4.5 底肥

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2002[4]。一般麦田,肥料用量为N 90~120 kg/hm2、P2O5105~135 kg/hm2、K2O 60~75 kg/hm2、ZnSO415~22.5 kg/hm2。

4.6 播种

采用等行距全密播种方式,行距14~16 cm。播种要均匀,保证田间出苗整齐一致。播种深度3~5 cm,播种时落种间距、深度均匀一致,播量准确。

4.7 镇压[5]

播种后及时适墒(表土1~2 cm 为干土) 镇压,镇压强度110~130 kg/m。

4.8 冻水

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的麦田,不浇封冻水。土壤保墒能力差、播后未按照规程进行镇压的麦田,0~40 cm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应灌封冻水,灌水量525~675 m3/hm2。

4.9 春灌

一般年份春季灌1 次水。越冬前达到壮苗标准,且冬季冻害不超过3 级的麦田,春一水时间在拔节期;旺苗麦田,春一水时间推迟到拔节末期;介于壮苗与弱苗之间的麦田,春季灌溉应提前到起身末期。3 月降雨量达到20 mm 或3 月下旬到4 月初降雨量达到15 mm,壮苗和旺苗麦田的春一水时间均可相应推迟,至基部叶片受旱产生轻微黄叶时进行灌溉。春一水灌水量为750~1 050 m3/hm2。冬前弱苗麦田不适用于本规程,应加强管理。

4.10 追肥

结合春一水追施尿素,N 用量为105~120 kg/hm2。

5 配套关键技术

5.1 种子质量与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2008[6],播种前进行精选。种子处理符合GB/T 15671—2009[7],因地制宜选用杀虫剂杀菌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以及土传和种传性病害。

5.2 查苗补苗

出苗后及时疏除疙瘩苗;麦垄内长10 cm 以上无苗的地段,及时补种。

5.3 病虫草害防治

5.3.1 草害防治 以秋季防治最佳,在冬小麦4~5 叶时按杂草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进行防治。石家庄小麦草害常年适宜的防治时间为11 月上旬,选择日平均温度不低于5 ℃、最高温度不低于10 ℃的无风晴天进行。秋季未防治杂草的麦田,可在春季小麦返青后到拔节前选择温度适宜天气防治双子叶杂草。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药物防治杂草,以免产生药害。药剂使用按NY 686—2003[8]执行。

5.3.2 病虫害防治 小麦出苗期,麦田周围杂草较多的田块,要预防昆虫传播的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小麦起身期到拔节期,主要防治纹枯病、全蚀病和红蜘蛛;小麦孕穗期、开花期,主要防治小麦蚜虫、吸浆虫、白粉病和赤霉病。药剂使用按GB/T 8321—2000[9]执行。

5.3.3 一喷三防 结合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病虫害防治,做好“一喷三防”,即:选用适宜的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混合喷施,防治病虫害,并增强叶片功能。叶面肥可选用0.5%~1%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对水450 kg/hm2叶面喷雾。

5.4 收获

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适时收获。

猜你喜欢

弱苗壮苗单株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西北地区芝麻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盐城市小麦出苗不齐原因及补救措施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不同苗情下冬小麦氮肥最佳追施时期和追施量
冬小麦弱苗成因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