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谈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茶文化赏析

席 熙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江苏邳州221300)

传统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劳动实践,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众多成果。在近前年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通过多种艺术载体向世人展示着它的文化艺术魅力。其中音乐教育过程中传播茶文化元素,对于学生体验传统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探究相互融合机理有这积极作用,在当前音乐传播形式更加多元迅速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新的音乐教学方式实现传统茶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创新,是当下社会各界面对的新命题。

1 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弘扬传统茶文化机理探析

1.1 体现词义文化内涵,产生感情共鸣

音乐教学的载体多为含有茶元素的歌曲,歌曲有曲调和歌词节拍组成,对于歌词而言,多通过一些关键词汇的解析和评价来体现茶文化的文字色彩,而后再升华为学生对歌词描绘的茶文化情景的向往。把歌词中包含的茶叶茶艺茶道等内容进行充分的解读,再配合音乐作品中独有的节奏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写作心境和要表达的想法,与作者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共鸣,这些元素都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通过教学活动向下一代进行传承[1]。是用词抒情,用词共情的文化意境脉络的延伸。例如民族乐曲《茶相思》,副歌歌词中有这样一段话,“茶相思,长又长,天涯海角莫相忘。茶香一缕越时光,梦里缠绵温柔乡。沏一杯芳茗等知己共赏,淡淡茶香萦绕几许思量。”这其中多是品茶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究,以第三人的角度进行表述,虽然没有对具体的茶事活动进行描绘,但是短短几句歌词就把饮茶人的心理状态和所思所想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也是茶文化中以茶寄托情思的具体方式,展现了是茶文化的生活化特征。由此看来,把茶文化的感情色彩用歌词来体现出来,是提升茶文化的温度感,人文色彩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欣赏者与演唱者词作者实现感情共鸣的重要纽带。

1.2 体会曲调特色,营造文化韵味

我国音乐发源历史也较为悠久,早在华夏时代就有了曲目的痕迹,有些古曲延续到今日,很多曲目并非对茶本身进行描绘,作曲的曲调也是没有直观地反映茶事活动的氛围,不过很多曲目作者的创作背景是在饮茶,种茶,采茶过程中的,作者把茶及与茶相关的事务作为了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重要媒介,这些思想观念中蕴含了传统民族的智慧元素,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内在形式。比如《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曲目,悠扬的曲调或是欢快灵动或是深远平和、或是恬静优雅、或是缥缈虚无,都是在茶事活动中可以出现或者营造出的意境,这些旋律都是集结了劳动人民与各阶层的艺术才华,它可能辅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想象当时的生活化情景,引领学生感受曲作者不同的心境状态,有的是放空自我,流连于山水之间,有的是风花雪月,以茶来烘托缠绵的感情,有的是胸怀天下,以茶来彰显宏图大志,学生在听曲品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间与作者和当时的时代产生了共鸣,心灵得到了净化,更陶冶了情操,对文化底蕴有更好的感受和领悟[2]。

2 传统茶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的误区和问题

现代音乐艺术形式的发展与传播,让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的多元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包括重金属,爵士乐,轻音乐,摇滚乐,古典乐以及现代曲风都竞相出现在音乐课堂上。而风格的不同就会让教育者在音乐元素中传统文化的解读上出现偏差,在茶文化的传播上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3]。一是音乐教育中对茶文化体现形式上的偏差,当很多音乐作品以电子化形式传播后,其传播速率和便捷性大大提升,学生也接触到更多的现代音乐,多为节奏快,主题较为鲜明的曲风,这样也能迎合青年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因此也被老师作为主要的音乐教学内容,不过其中的大部分音乐对茶文化的精髓体现是具有较大局限性的,茶道多讲究静悟德,多是一种平和平静的环境中去感受,强调简约清净,能够拜托世俗纷扰。但是音乐市场的产业化不断推荐下,音乐的教学也有这明显的市场化导向,以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忽略了音乐的人文文化艺术价值,这样就难以把茶文化的深刻底蕴展现出来,即利用这些音乐曲目去渗透茶文化,也会有相应的偏离,有些音乐作品把茶文化和生活中的消费文化如烟酒文化相结合,突出了茶的娱乐特点,但是对茶文化的深厚历史内涵和蕴意反映的不够深刻,有违茶文化在音乐作品中传承的初衷,所以在今后的音乐作品创作与教学上应结合历史人文环境,保持人文素养的精神,不可一味追求市场化的经济效益。二是在茶文化赏析上存在误区。音乐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是要对其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全面的解读和深挖,从不同的纬度去赏析,如果纬度不清晰,就易产生误区。

传统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情景化功能十分强大,从很多和茶有关的成语就能看出,比如以茶代酒、以茶待客、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歌呤、以茶兴农、以茶致富等等。他们作为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外在体现,也能间接反映出我国社会各层次在对茶文化解读上存在的差异性,但是其内部确有深刻的规律可循。现在的音乐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纬度去探析理解茶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但是当前的问题是音乐讲授者在茶文化的赏析纬度把握上还不到位,分析视角易出现偏差,就会给学生的茶文化学习感悟带来一定的误解。

3 传统文化视角下音乐艺术教育传承茶文化精髓的实现路径

3.1 从品茗悟道入手,提升音乐教师茶文化感知能力

所谓的品茗则是对饮茶、喝茶、品茶的统称,一种雅致的叫法,更突出了品的动作。音乐教室多是接受了专业的音乐艺术素养熏陶,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呢能力,但是在茶文化的认知上,水平层次是参差不齐的,而要体现出茶文化的传统艺术风采,就要对音乐作品的筛选上明确相应标准,要体现茶文化的精髓特征,且能够在音乐课堂上更好地传播,其作品的词汇应当高雅,避免世俗庸俗气息深入,当然也不要只是高山流水,接地气的元素也要充实,这样才能体现文化是大众特性,避免庸俗化,要提倡大众化,以群众接受和喜闻乐见为基础再去增强词藻的艺术气息[4]。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先让老师去感受和感悟茶文化的精髓所在,那么品茗这个环节就极为重要,尽管不是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去体现音乐作品茶文化精髓,但是该过程能够让老师更好地去感悟到茶文化的底蕴,在合适的茶文化主题的歌词衬托下,让老师去寻求传统茶文化和现代音乐基调间的结合点,为后续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开展茶文化普及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也为个人的教学打开思路品茗并非表现音乐艺术中茶文化的唯一方式,在可能的情况下,一些老师还能够找出解读音乐创作者在作品创作中融入茶文化的规律性思维方式,为他们在课堂中的音乐教学提供相关的素材。比如有些歌词中就有关于茶叶结构的相关描述,茗旗指的初生的茶芽,茗地则代表着栽种茶树的地区,茗舌以舌作为比喻是突出了芽的娇嫩,像似雀舌般精致。这些美誉都是茶文化的代表形式,也是音乐艺术作品灵感的重要元素。而老师就要结合茶文化的差异化的表现方式,根据不同时期历史地域的文化特点,对音乐艺术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并从中探索一定的解读规律,和学生进行广泛积极的交流探讨。

3.2 创新音乐教学形式,突出茶文化底蕴内涵

尽管音乐创作的市场化导向是鲜明的,在开展传统茶文化与现代音乐融合的创作上要遵循适当的市场规律,音乐教学也要符合时代潮流,但这并不阻碍传统茶文化的底蕴内涵的发掘与传承,文化价值的外在表现可以多种多样,并不布局限于传统音乐曲目的承载,现代民族风音乐就是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音乐形式有机结合的典范。那么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而言,就可以借鉴这种音乐曲风开展一定的教学创新,教师可以适度地对经典曲目开展现代化音乐形式的创新,更可以把传统茶文化元素去融入现代音乐的外在形式上,这其中要遵循内在与外在自信的原则,对内教师要对本身的能力与天赋有自信,敢于创新,对外,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自信,在融合之中必须牢牢体现出这两个自信。通过丰富音乐载体形式,达到学生对茶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感,认同感。在音乐作品的价值取方向上要突出生活的元素,反映出生活的点滴,才能更好触及学生的心灵[5]。

3.3 创设茶事场景,搭建文化赏析平台

要让学生从学习音乐中的茶文化上升为赏析的层次,就应当把茶事活动作为教学的突破口,结合具体的茶艺环境去思考探寻。歌词,曲调,旋律仅仅是茶文化传播的抽象性元素,是人们结合了相关劳动社会活动凝练出的非物质性的意识观念,如果脱离客观实体去单纯赏析这些内容,就有空洞之嫌,也难以产生共鸣。因此要通过把茶艺茶道这些实实在在的活动场景和音乐教学结合,比如让学生去在一场茶艺活动中选择或者改编背景音乐以及主题歌曲,从而感受其中的人生哲理与情感思绪,同时从人生意境的方位去赏析学习音乐作品中的传统茶文化[6]。

4 结束语

传统文化和音乐艺术间是有天然联系的,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发展也需要音乐教学的支撑,教师在这个工作中应注重避免音乐鉴赏与传播的误区,和传统茶文化理解的偏差,以共情融合实景为基础,更好传承茶文化的精髓与底蕴。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茶文化赏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