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艺术特色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茶花女威尔第歌剧

石 垒

(中央戏剧学院,北京100710)

意大利歌剧的诞生,对于欧洲各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由此也涌现出众多杰出的音乐家,作曲家等等,同时他们用精湛的创作技巧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题材,创作出大批量的优秀歌剧作品等等,其中,威尔第就是众多作曲家中的典型代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威尔第的作品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威尔第在意大利歌剧界,甚至世界歌剧界都是里程碑式的人物,特别是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更是经久不衰,成为歌剧领域的一朵奇葩。据此,有必要对于威尔第的生平和歌剧《茶花女》的艺术特色进行探究。

1 威尔第的生平概述

威尔第是意大利享有盛名的歌剧作曲家,他生于1813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是意大利歌剧的代名词,他所创作的歌剧有着独特的魅力,对于意大利的歌剧,甚至整个欧洲的音乐界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12岁的时候就能够独立的作曲并参与多种类型的乐队活动,在18岁的时候报考米兰最著名的音乐学院,虽然不幸落选,但是经过自学,他在作曲、配器等相关方面都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现。

在1842年的时候,他所创作的《纳布科》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同时也让音乐界相关人士关注到威尔第这样的音乐奇才,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奠定了他的歌剧创作之路。1853 年,威尔第创作的《游吟诗人》在罗马阿波罗剧院首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游吟诗人》在练的过程中,他又创作出《茶花女》,经过不断的改变和调整之后,该歌剧轰动了全世界,同时这也成为歌剧界舞台演出最受欢迎、同时演出最为频繁的经典剧目之一。在之后的音乐生涯中,他坚持不懈,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创作出一步又一步的经典,成为意大利歌剧界的领军人物,他所创作的歌剧《茶花女》等等杰出的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从而也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激励着更多人勇往直前。

2 歌剧《茶花女》的创作背景

《茶花女》这部歌剧是三幕歌剧,同时他也是威尔第众多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部歌剧有着特别优美的音乐背景和曲折婉转的剧情,整部歌剧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同时这部歌剧也让威尔第声名大噪,被世界音乐界认可和尊敬。《茶花女》是根据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为题材而改编的,威尔第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再一次的创作和改编,同时把原本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改编成为维奧莱塔和阿尔佛雷德多。

这个歌剧所讲述的是19 世纪50 年代法国巴黎社交场合中的交际花的爱情的悲剧故事。维奧莱塔是当地特别知名的交际花,她特别喜欢茶花,所以人们也把她叫做“茶花女”。维奧莱塔与小伙子阿尔佛雷德彼此相爱,爱得轰轰烈烈,维奥莱塔为了爱情而把茶花女这样的名号和职业放弃,而远离了巴黎的社交圈。然而他们的爱情故事面临着万般的挫折,阿尔佛雷德父亲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百般阻挠,威逼维奧莱塔远离自己的儿子,为了不影响爱人的前途,她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离开,然后再一次回到了巴黎的社交圈子。但是,不知情的阿尔佛雷德对维奧莱塔的不辞而别,充满了愤恨,认为她为了金钱背叛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在心中一直愤愤不平,并再次回到巴黎的社交圈,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的羞辱维奧莱塔。维奥莱塔即使有万般的委屈也是有口难辩,有苦难说,而且她已经身患肺痨,并且处于病入膏肓的状态,在这种致命地谩骂下进一步加剧了她的病情,阿尔佛雷德的父亲知道了这一切,内心感到特别的愧疚,所以把实情向儿子坦白,然而,阿尔佛雷德再次去寻找维奥莱塔的时候,维奧莱塔已经与世长辞,带着无尽的凄凉和满身的病痛与这个世界告别。

整部歌剧的歌词特别诚挚优美,用音乐的烘托,把人物的细微的心理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音乐的伴奏充满着摄人心魄的悲剧力量,也充分体现出威尔第歌剧创作过程中的鲜明特点,特别是创作中期的主要特色。整部歌剧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最底层弱者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怜悯,同时对于资产阶级的傲慢与偏见以及世俗的丑恶嘴脸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

《茶花女》于1853年首演,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在后续的演出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改编和润色,在后续的演出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成功,使观众深受感动,并且经久不衰,是意大利歌剧中演出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这部歌剧也是我国引入最早的西洋歌剧。

3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艺术特色

3.1 题材的选取十分具有特色

威尔第在创作《茶花女》的时代,在歌剧界往往关注的是贵族、帝王、神仙等等,他们是歌剧的主角,创作茶花女这样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比较少见的,在题材方面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小人物本身和普通人及普通观众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因此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茶花女》所呈现出的故事情节虽然比较常见,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爱情悲剧,但是它的侧重点并没有体现在场景的华丽或者恢弘等等,更加关注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悲惨命运,充分体现其性格特征和真情实感,着重关注人物个性的描绘和情节的打造,所以在这种真性情中,让普通观众更为之感动和受吸引。

其题材的独特之处和亮点就在于创作者能够把自身的关注点投射到社会底层小人物身上,通过小人物的情感脉络和身体力行而挖掘到闪光点,这与普通观众的实际生活紧密关联,十分贴近,所以更容易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2 着重通过歌唱的咏叹调对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行淋漓尽致的抒发

在威尔第的众多歌剧中,十分鲜明的特色就是贯彻落实把歌唱作为核心内容,以此作为主角,这样能够充分确保声乐和器乐两种艺术形式能够维持在平衡稳定的状态,更加和谐,同时威尔第在《茶花女》的创作中,也为茶花女这个人物设计出与之最契合、最优美的合唱、重唱和独唱的宜叙调以及咏叹调等,同时相关的唱段都有着相对来说比较系统完善的内在结构,为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和抒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特别是重唱、合唱的有效烘托,深刻的刻画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使人物成为个性化的形象,把性格刻画和情节发展有效融合,通过重唱和合唱的方式使戏剧能够连贯且跌宕起伏的发展,整个过程特别灵活生动,一气呵成。

除此之外,茶花女这个题材是比较典型的悲剧故事和凄美的爱情故事,充分的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情和虚伪,由此烘托出的是主人公的真善美,是灵魂的纯洁,同时在这种对比之下,也能够充分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3 在对比的过程中针对人物的形象进行有效塑造

在这部歌剧中,作者十分擅长在对比的过程中来深刻生动的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在第一幕中,置景是在薇奥列塔房间内部,整个房间非常富丽堂皇,绅士淑女们都盛装出席,雍容华贵,边高歌边谈笑,在交谈过程中,阿尔弗来对薇奥莱塔表达了自身的倾慕和爱意。第三幕开场聚焦于薇奥莱塔卧室桌上那盏泛着微光的煤灯,有着清晨凄冷的寒光,同时伴随着凄美的音乐,空气和时间仿佛都已经凝结,衬托出主人公的惨白消瘦的面容,而这也充分展现出女主人公临死之前的宁静。两幕场景的对比和烘托,充分的体现出这幕爱情故事的开始和结局,同时也充分的表达出两者的心路历程,为整部歌剧悲剧的基调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4 十分巧妙的应用宣叙调与说白

宣叙调的出现,进一步有效连接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使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而实现了艺术形式的统一化,同时进一步拓展其层次,使音乐艺术更加完整,更系统,有浑然天成的感觉。宣叙调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具备朗诵性质的曲调,为了使叙述性和朗诵性的鲜明特色得到凸显,不需要通过音乐节奏进行展开,只是倾情歌唱的形式进行相对应的诉说。在第三幕中,薇奥莱塔生命垂危,她躺在病床上和女仆通过宣叙调演唱的形式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音乐的伴奏,相关画面和场景显得更加的悲惨,在这种孤独凄凉的境界中可以给演员提供更大的自由和创作空间。在女高音的中低音区弥漫着歌唱的节奏,同时也代表着主人公悲剧命运即将完结,其中呈现出摄人心魄的音乐表现力,同时对于歌剧也起到了极大的渲染的作用,为整部歌剧烘托出悲戚的氛围。

3.5 对于演唱进行富有特色的处理

在整部歌剧中,演唱是最为关键的内容,而演唱的基本要素中,其中就包括呼吸,在歌唱效果方面,呼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正确科学的呼吸之后,才能感觉到演唱者的小腹膨胀,横膈膜处于降低的状态,胸腔底部逐步扩张,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使其吸气更深。在呼吸的过程中,要结合剧情的变化,情绪的起伏,旋律的频繁等相关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在这部歌剧中,这种呼吸调整的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在第三幕中,薇奥莱塔面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看到容颜憔悴,生命即将终结,于是不自觉的唱到了《永别了,快乐的梦》这一首十分悲凉的咏叹调,同时也充分的表达出她此刻绝望的内心。在演唱这首咏叹调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匀称的呼吸,使其具有流动性和舒缓性,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内心的绝望或者宁静。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威尔第的生平概要以及《茶花女》的创作背景,其中需要着重关注这部歌剧的艺术特色,在相关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不朽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价值,在对其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要针对相关内容进行细心的体会和品味,这样才能充分的体会到该部歌剧的艺术价值和无穷的情感魅力。

猜你喜欢

茶花女威尔第歌剧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浅谈茶花女悲惨结局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茶花女吊灯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歌剧《茶花女》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