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中的茶文化研究
2020-12-22金毅慧
金毅慧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250)
茶蕴藏着艺术,艺术融入茶中,人们品茶中之滋味,也是品位艺术之审美,这正是作者在《红楼梦》中将诗词与茶文化融为一体的创作技法。以茶入诗,以茶写诗,特点鲜明,风格独特,“烹茶水渐沸,煮酒也难烧”,一幅浓厚的生活韵味浮现在眼前。一部《红楼梦》,诗采绝伦,满页飘香,集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对历史图景、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品茶礼仪等诸多方面的描绘,文采斑斓,意蕴深广,是古典小说之典范。
1 茶文化的发展由来和雅俗之别
中国茶文化的由来已历经千年,曹雪芹将诗词的唯美与品茶的修身养性相融合,塑造个性鲜明的小说人物,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茶”意向都争相研究,以诗歌、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完美融合。要想对《红楼梦》茶文化更加深刻认识,需要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茶最早出现在先秦,起源于远古时期,在历经千年文化积淀和发展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韵味和特色,在茶文化发展体系中,基于在茶叶和茶具的物质基础之上,衍生出对煮茶、饮茶等精神与品质,以此来陶冶性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中饮食范畴必不可少的部分,开始流行是作为贵族世家的专属品,从盛唐开始,由于国力的强大和经济的繁荣,将茶的发展又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和贸易往来日趋壮大,茶由此走进家家户户的生活,成为了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对饮茶方式和讲究也在内容含义上进一步丰富。到了宋代以后,茶文化逐渐超出了饮食文化范畴,有了雅俗、高低之别。茶开始与文学艺术、清雅技艺密不可分,茶之雅在于注重精神的自由,茶之俗在于看中物质的享受。今昔对比,茶文化的发展逐渐注入时代的发展内涵,饮茶的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对于茶文化的刻画与描述,让我们了解到茶文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艺术价值,文以载道地深化茶文化的内涵。
2 《红楼梦》中对茶文化的描写
2.1 名茶的种类,异彩纷呈
从《红楼梦》中,描绘的名茶不胜枚举,以作者的角度分析,曹雪芹出身名门贵族,受祖辈的影响,饮茶成瘾,对于茶文化极为熟悉和了解。《红楼梦》中提到的名茶就有枫露茶、老君眉、凤髓茶、“千红一窟”等多种。“品茶拢翠庵”的老君眉,寓意非凡。据说“老君眉”是湖南岳阳君山产的“君山银针”,盛传其在后唐时成为贡品,受乾隆皇帝喜爱,曹家与皇家关系密切,自然也常能喝到这种珍稀的老君眉茶。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刘姥姥、丫鬟小姐们等人来到了栊翠庵,贾母有些口渴,但是又对茶叶极为讲究,妙玉深知贾母是饮食习惯,妙玉便向贾母奉上了老君眉。老君眉茶,形如柳眉,色入银白,品尝之感鲜美且清香四溢,名字寓为长寿之意,所以贾母对这种温和清雅、寓意深远的老君眉茶青睐有加[1]。除了老君眉,还有“奇缘识金锁”里宝玉为其冲冠一怒的枫露茶,“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从这段描写看,此茶茶汤清亮,茶味绵长,在《红柳梦》第八回,宝玉是对枫露茶的泡茶方式非常熟悉的,曾在书中说到过,枫露茶需要经过三四次浸泡之后方才能够显现出颜色,这种茶叶非常珍贵,而且根据宝玉的说法,是极为讲究泡茶技巧的,品质也是上上之选。在同一章节中,也出现了凤髓茶,这种茶是特别调制而成的,在宋代之时,凤髓茶就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当时非常出名的龙团茶的地位是不相上下。而在《红楼梦》介绍最上乘的珍品当属“千红一窟”,文本中介绍了宝玉在品尝这种茶时,觉得此茶清香四溢,立刻询问这茶的来历,才得知这种茶产自放春山遣香洞,又用太虚幻境中所种植的花草上的夙夜露水烹煮而成。虽然对于其产地等方面无法考察其真实性,但也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在作者丰富的长期生活经验积累中,通过文学技法的烘托和渲染,由此,成为了这非人间可见之茶。同时,不同品类的茶对人物的塑造和推动故事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奠定了各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呈现出了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平和几分神秘色彩。
2.2 品茗器具,讲究精细
品茶赏茗是一种高雅的兴趣,除了对茶叶品质的鉴赏之外,欣赏造型精美的茶具也同样受到了人们所关注。作者祖辈都是好茶之人,在家族环境的影响下,对生活中品茶的环境和茶具就十分考究,在《红楼梦》这一点也描述的非常详细。作者在《红楼梦》中对贾府不同人员使用的茶具、茶具配套环境的讲究程度等近乎严苛的地步,但是也是这样详细的描述,作者将品茶的各种要素衬托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在《红楼梦》中对于茶具的描写也是多彩多样的,这就不得追溯贾府的出身经历,在当时,贾府是属于,名门望族,身份尊贵,家财万贯。所以,对于茶具的选用也是费了一番心思,对于茶具精雕细琢,造型非常精美。除此之外,贾府有着严格的茶具配套体系,对于不同茶具种类,不同院子,都要选择不同的茶具来映衬,而且贾府还专门设置茶房,有专人负责煮茶的,可以看出贾府在茶具、饮茶上的讲究程度,从侧面也反映出贾府的高雅与富贵。例如:贾府不同的人都各有专属的茶具,像宝玉、贾母、宝钗等人使用的茶具各有千秋,宝玉用“绿玉斗”,贾母使用的茶具为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配以成窑五彩小盖钟,彰显其高贵典雅的身份。可以说,精美的茶具不仅仅是为了呈现品茶时,满足饮茶之人的味蕾,还是为了能够享受到高雅的艺术视觉感受,因此,饮茶的器具才会精心雕刻,呈现独一无二的精致珍品。
3 咏茶诗之风雅,描绘生活与茶交织的图景
3.1 红楼之才子茶诗-《四时即事诗》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艺术潜藏着不解之缘。《红楼梦》中的文学价值之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写进了许多诗词歌赋。第二回中说道:“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废,须问旁观冷眼人。”从浅层含义来看,是在描绘棋局输赢未定,茶已经饮尽,茶香飘散,已寻不到香味。但是深层意义上,作者是借棋局和茶香来暗示贾府和整个封建社会的腐坏和衰落。作者以客观的视角看着贾府一步步走向的衰败,内心的无奈与悲凉跃然纸上。除此之外,红楼才子佳人众多,写过很多关于茶的诗句,例如:贾宝玉的《四时即事诗》,是贾宝玉移居大观园后,写自己与丫鬟姊妹们相互交流和富贵闲适的生活。其中《夏夜即事》:“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在炎热的夏季,一位佳人在阴凉处小憩,在悠然的梦境消散夏季的温热,还不如笼子里的鹦鹉知道要换茶来消暑解渴,其中“鹦鹉”的意向表达的含义有两层内涵,既指宝玉的名叫鹦鹉的丫鬟,又指真正的鹦鹉,鹦鹉都知道换茶来喝了,也侧面说明了茶是贾宝玉生活中重要的饮品[2]。还有“静夜不眠因酒性,程艳重拨索烹茶。”寂静的夜中,令人思绪翻涌,寂静如夜无法安眠,借酒消愁,酒入愁肠,反倒口干舌燥,只好又让侍女点炉烹茶,想要解渴,又借用茶水之名消解夜晚的孤寂的愁绪。赏景、品茗、作诗成为了红楼才子佳人日常生活会友的方式,在芦雪亭赏雪时,经典的十二人攒句颂雪之诗,细细品读,自见其风骨。例如:“煮酒叶难烧”、“没帚山僧扫”等佳句。在《秋夜即事》中写道:“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暗示着贾宝玉茶吟遣兴,酒入穿肠,静夜难眠,重启炉火,煮茶解渴,可以看出贾宝玉恬静闲适的生活。
3.2 从咏茶诗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红楼梦》里有很多通过诗词的描绘刻画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比如:“宝鼎茶因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以绿茶青烟,藩篱竹色,窗下凉棋,尽显佳人幽情,几分凉意,几分凄凉。在芦雪亭薛宝钗和湘云所作的即景诗,薛宝琴一句“烹茶水渐沸”,湘云即接“煮酒叶难烧”相对。红楼佳人将钟鸣鼎食之家的闲适与清雅描写得绘声绘色,这些才子佳人的艺术品位烘托出茶诗特有的清香醇美,“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道尽了士族阶层雅茶美学和品茶风情。《红楼梦》利用茶文化的意向特征,揭示了人物性格特点,刻画出在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比如:“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从这可以看出宝钗的安静、置身事外的性格特点,一书一茶一世界,表现的超凡脱俗、不问人间事的感觉。此外,对晴雯和宝玉的饮茶特征也能从细节之处窥见人物性格特点,比如:贾宝玉常饮枫露茶,枫露茶可以清火去热,既映衬出晴雯心高气傲的脾气秉性,也反衬出了宝玉时常“无故寻愁觅恨”起伏的情绪[3]。宝玉在文本中饮用之茶叫做“神仙茶”,是作者转为为主人公所起的,名如其意,“神仙”意向是缥缈无常、来去无踪、让人捉摸不透的形象,与大家眼中宝玉放荡不羁的形象非常符合,而黛玉爱喝龙井茶,龙井产自风景秀丽的江南,龙井茶味清香、浓淡相宜,文本对其细节描述也可见黛玉的多愁善感、秀美淡雅的特点。
4 结论
综合上述对《红楼梦》诗词中茶文化的分析,叙述了茶文化发展过程和雅俗之别,从茶作为饮食生活中解渴降温的饮品,逐渐发展成用来欣赏的艺术作品,展现其美学意义和象征意义,《红楼梦》中所描写的茶文化涉及方方面面,从茶叶品质和类别、茶具的精美多样、茶诗的文采纷呈、对煮茶的细节描绘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深化了人物和环境、故事情节的关联,将贵族世家、才子佳人富贵闲雅、乐此不疲的生活图景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