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2020-12-22邱学文
邱学文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茶叶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由此形成了深厚的茶文化。茶文化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茶道思想、东方美学、自然哲学等精神,是形式与内涵、物质与精神的完美契合,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越来越重视本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如何挖掘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当代育人价值,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意义重大而深远。
1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深远的民族寓意。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分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的精神和社会功能。本文将重点关注茶文化的人文科学方面及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财富,这与中国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高度的匹配性。创新运用茶文化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国民族伟大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提升育人成效。
1.1 茶文化中的茶道
茶文化主要包括茶道,茶艺,茶德等内容。茶道是中国人的艺术创造,东方茶文化的瑰宝。茶道在品茶、赏茶的过程中由心而发的赞美感叹之情,就当前社会来讲被视为一种饮茶的生活艺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有利于修身养性,提升思想境界。
1.2 茶文化中的茶艺
茶艺是茶文化中另一个重要内容,茶艺在操作过程中是一种形式和文化精神的统一,是在品茶过程中酝酿出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优秀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茶艺包括对茶叶技法评价、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在其流程之间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折射出民族精神品质。
1.3 茶文化中的茶德
茶德简单来说是指饮茶人的道德品质,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味的哲学思想范畴,旨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历经了千百年来的锤炼早在唐代的《茶经·一之源》中就有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种展示品德美的意境正是当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缺乏的关键点。
2 茶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义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议上提出,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要坚守为党育人初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整合资源,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组成部分,历史优秀,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弘扬茶文化,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在茶文化思想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茶文化,可以结合茶文化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将延伸出来的积极思想融合到思政教育中,从而使茶文化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最大价值。以中国革命时期为例,茶文化中饱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敢于吃苦的实干精神和爱国精神等,都是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有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可以将其作为学生价值观、道德品格、人格培养的重要教育载体。
3 明确茶文化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路径
3.1 将茶文化融入思政教材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进教材是基础,要通过思政教材武装青年学子的头脑,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茶文化融入思政教材主要要做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考虑茶文化与思政教材的结合方式,两者不能过于陈腐死板的结合,应在主动中求得变化,在被动中发现变化。目前思政教材的编写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与课本兴趣不浓,一学期结束时课本崭新完好连翻动的痕迹都很少,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容呆板,缺乏生动性,语义复杂等。教材编写工作人员应就其目前所产生的消极现象予以变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保障教材内容正确的情况下实现思政教材与时俱进,提升教材的生动引导性,增强教材的悦读性。二是优化思政类教材的排版模式,避免通篇都是长篇大论,增强教材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在处理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道路上应充分挖掘茶文化悠久的历史,恰当融入有关茶文化的经典作品赏析,如茶之名人、典故传说、与茶相关的诗集、卡通人物对话等来展现茶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此外,可以将茶文化背后的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会议上提出的奋斗精神,工匠精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结合,深入挖掘茶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同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人心打下坚实基础,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三是要丰富音视频等教学手段。新生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在学习中对观看视频收听音频更加感兴趣,可以充分运用音视频等教学手段将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得更加紧密,充分利用流媒体资源创建一些与之相关的丰富生动的案例教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愿望并持有探索的兴趣,让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茶文化,并将茶文化融入、践行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3.2 将茶文化融入课程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体系中是独立的科目,没有很好的与其他科目融合成一个整体。且高职院校普遍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学校将重点放在专业课教学,而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的促进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应该做出以下努力:首先,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在于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学校可深化思政课“提质创优”课程改革,通过“六个创优”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同时积极发挥党务干部、辅导员、班主任、专家学者等作用,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局面,引导学生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将茶文化中更深层次的茶道精神与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茶文化中的茶道、茶艺、茶德、茶故事等进行深入挖掘并有机融入到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公共课相关课程,作为教学目标进行研究,必要时作为教学重难点进行突破。最后,可开发相应的茶文化选修课,进一步普及茶文化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其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3.3 将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文化是彰显一个国家和一群人气质的关键。一个有教养的、有素质的、有文明的国家必定是充满了文化的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用润物于无声的方式启迪心灵、传递正能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品,其作用之大,影响之深,无法比拟。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茶文化的了解程度来看,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什么是茶文化,更不用说茶文化背后的思想含义。面对这种现状,各学校要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对茶文化的普及力度。学校是育人的圣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精神面貌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在自己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这里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偶然出现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志和学校对学生的期望。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将茶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中。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粘贴标语,设计指示牌提示语等让茶文化的影响力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茶文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以茶文化或其背后精神为主题的消夏晚会,诗朗诵比赛,唱歌比赛等更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活动来传播茶文化及其精神的意义。学校也可以创建相关茶文化的学生社团,邀请本地著名茶艺师来给学生讲解一些茶文化的基础知识以增进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加大茶艺方面的投入,提供相应资金购置合适数量的茶具方便师生学习茶艺时用等等。学生在享受茶文化给生活带来高尚情操的过程中,有利于将茶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3.4 提升教师对于茶文化的研究与理解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在茶文化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以茶育人的目标首先需要提高教师自身对茶文化的认知。一方面要求思政教师加强对于茶文化的学习和掌握。只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茶文化,才能够给学生在思想政治的引领道路上提供方向指引;其次需要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定期为教师展开思想政治培训并进行相应考核。近年来师德败坏的事件屡屡发生,拥有一个高尚的思想品德才能给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茶艺知识,要有能力可以向学生展示基本的茶艺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的茶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于人生品格的思考,引起学生对修身养性的重视程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茶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断挖掘和发扬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探索茶文化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路径,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