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12-22赖发新

福建茶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茶文化红色政治

赖发新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学院,福建龙岩364000)

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高校需认识到革命传统资源对大学生精神引领、优秀文化品格塑造、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教师需将红色文化科学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并生成切实可行的策略与举措,充分体现新教学行为的高阶性、挑战度与创新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我国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与功能,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入新高度与新格局。同时,茶文化背景下,高校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性质建立新的思考。既要彰显教育的系统性、严肃性与长远性,还需赋予其显著的人文性、文化性。

1 茶文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目标

1.1 为大学生面对复杂社会格局提供正确精神理念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人类个体思想的升华、人格素养的完善等,都将产生不同的助力。而红色文化中记录了我国革命历史,并蕴藏深刻的民族精神内涵与爱国思想。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与文化的主要阵地,理应将红色文化科学的渗透到育人计划中。以此,为大学生面对复杂社会格局提供正确的精神理念与行动方向。

1.2 聚焦红色文化内涵并逐渐强化大学生爱国精神

红色文化包含红色故事、红色遗址、红色歌曲、红色舞蹈等元素,都可作为教学素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而红色文化的应用作用与价值,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丰富上,更可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聚焦红色文化内涵,以此增强教育的民族性、严肃性,并逐渐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2 茶文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价值

2.1 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渠道与路径

茶文化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认识到优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需将茶文化、红色文化等蕴含民族精神的理念与思想等,科学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丰富传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渠道与路径进行拓展与延伸。使大学生成为知识的学习者,更是文化的传承人。

2.2 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使命感上达成价值共识

红色文化中承载与延续了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与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校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的过程中,应在培养大学生爱国精神与历史使命感上达成价值共识。即以红色文化为着力点,有计划性、战略性的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进行创新与完善。

2.3 以红色文化为关键依据全面培养大学生人格素养

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文化品格,是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必备素养。而红色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人格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深挖红色文化中的人文元素,将其与红色故事进行科学的融合。教师应红色榜样为思想引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精神,并养成高的道德情操,以此使其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

3 茶文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措施

3.1 以现实社会问题为参考,基于红色文化资源扩充思政课程内容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成长具备丰富与自由的空间,但随着复杂网络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侵入,极大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即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文化的唯一载体,传统课堂无法满足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大学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与喜好,在网络平台中浏览、下载与存储相关的信息与资讯。海量的网络信息,虽可极大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但其中掺杂的不良信息与错误观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树立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尤其,网络社会中发酵的错误政治言论,以及对现实不良风气的极端抨击与片面解读,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立场不明确、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因此,高校必须以现实问题为参照,将红色文化科学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基于优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政课程进行合理的扩充与丰富。教师需处理好传统教材与红色文化资源的关系,既要系统、科学的将书本中先进的理论思想传递给学生,还需使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并建立正确的认知。教师需体现新课程的权威性、文化性,利用诙谐、趣味、具哲理性的语言色彩,吸引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可将毛泽东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并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学生深入的解读与分析毛泽东思想。以此,使大学生受到一代伟人伟大思想的影响与熏陶,令他们逐渐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3.2 以大学生思想动态与价值理念为参照,有针对性的融入与开发红色文化资源

教育工作者需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价值理念,并以此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融入与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应将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点进行集成与汇总,并制作成具有感染力与感召力的微纪录片。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细致观看与品位纪录片中的内容,而后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观后感,并勇于输出政治观点与态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与意识形态,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教育,令他们真正感受到文化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红色文化与网路文化进行科学的融合,以学生为主体,开发满足于新时代年轻人需求的新型红色文化资源。即将革命历史中深刻爱国思想、革命精神、文化内涵等,以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呈现与传播。即教师鼓励学生将优秀红色文化资源精华制作成短视频,并发布到校园网络及短视频平台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强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可提升优秀文化传播的范围与速度,令更多的人感受到我国红色文化的魅力。教师既要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带有红色文化元素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案,还需引导学生自主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令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创新者与传播者。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高度,引领大学生系统学习红色文化的同时,令他们成为具有浓厚爱国精神与良好文化品格的人才。

3.3 以守正创新为基本原则,对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在守正的同时,需结合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而关于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教育工作者应在手段上进行丰富与拓展。即结合红色文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做到多方式、多渠道的渗透先进思想与优质文化。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一个具有浓厚红色文化氛围的体验式教学情境。即教师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提取可与教材对接的元素,并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化、生动化的视频,借助富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与生动的画面,正确课堂的感染力与文化渗透力。这样,大学生处于身临其境般的教学情境中,可建立轻松的学习心境,更深入的学习与分析红色文化与先进的思想理论。基于场景化的教学氛围,教师可引导学生恣意的谈论古今,并将革命烈士的为国献身这一爱国行为延伸到现代,使大学生对“爱国行为”进行新的理解。即和平年代下,大学生无需抛头颅、洒热血的展现爱国行为,但可利用自身的才华助力国家繁荣与稳定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背景对接,在深度解读红色文化的同时,应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建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4 将红色文化与茶文化元素进行融合,设计具有高阶性的思政金课

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历经朝代与社会的更迭发展至今,可使人们深切感受到其所具备的感染力与传播力。当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人都成为文化的建设、创新与传播媒介,才能保证优秀文化经久不息的传承与发展。茶文化是对历史的记录与总结,更是对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融合。茶文化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展现出本身具备的影响力、创新力与包容性。而红色文化与茶文化在属性上、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与密切关联性,二者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并随着我国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延续至今。从大量的爱国茶诗中,也可明显的看到茶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密切关系。因此,高校应将茶文化与红色文化进行科学的融入,并将其作为新的教学素材渗透到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创新的心态,学习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并从中获得思想启发与启迪,令他们对民族文化建立极强的认同感,并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教师需将具有内涵性的茶文化与时代性特征的红色文化进行科学的融合,使学生对其深刻的价值内涵建立深刻的认识,并将其深埋于心。教师以优质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现代教育工具为手段,设计一个具有高阶性的思政金课。将慕课、微课等与传统课堂进行对接;将教材与红色文化、茶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将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社会实践进行结合,以此,全方位、多维度、多渠道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理论知识与优秀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组织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实践,令其成为身心合一、言行一致的人。

4 结语

总之,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渠道与路径,并对既定的课程内容进行扩充,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感受。高校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与大学生思想成长问题,有策略与针对性的融入红色文化。

猜你喜欢

茶文化红色政治
红色是什么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茶文化的“办案经”
红色在哪里?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