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融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及途径

2020-12-22汤丽娟

福建茶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党性理想信念党员干部

汤丽娟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江苏南通226007)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工程就是不断强化、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最终能够有效达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以及文化强党的伟大目标。逐渐加强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是决定着党建能否从“治标”实现为“治本”的先决条件。在分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作的含义时,要对其基本规律有正确的认识,要准确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必然要求以及宗旨。这样才能有利于将党的政治文化建设推到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1 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世间万物的产生都拥有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党内政治文化的产生也毫不例外。在中国共产党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党内政治文化随之产生,而中国社会的变革也为其带来了深刻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特征就是党内政治文化,中国社会环境给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成长与党内文化发展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拓展了党建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念的政治内涵。党内政治文化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充分的展现了党组织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我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我党党内政治文化与其他政党存在着本职的差别,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实践性、阶级性和继承性。

第一,时代性。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建设历程息息相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社会走向繁荣昌盛,国家发展的程度与党的发展程度相辅相成,党内文化建设也要与党的建设相协调发展。党内政治文化拥有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党内政治文化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在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将其时代性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实践性。在中国共产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党内政治文化应运而生,其逐渐的完善了各方面条件,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实践性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特质,实践出真知,其为党内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证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进步。

第三,阶级性。所有政党的基本属性就是阶级性,政党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政党完美的展示了统治阶级的意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就是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所在。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通过党内政治文化得以全面的体现,阶级性是党性的一个主要属性,它充分说明了共产党是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政党,党性文化借助党内政治文化得以真实的展现。

第四,继承性。党内政治文化发展要具有长远的目光,将老一辈无产阶级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与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开拓进取,努力奋斗。党内政治文化是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征。优良的传统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作朝着更加先进、科学的方向发展。

全面分析党内政治文化的特点和概念以后发现,实践是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永动力,党内政治文化是国家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根基,深刻剖析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使其发挥着最大的价值。

2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原则

2.1 挖掘传统,把握先进文化的脉搏

党内政治文化的根本属性就是“革命性”文化,这种革命性在共产党精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革命文化中赋予了很多精神力量,比如这种文化中不仅富含红色资源,同时还使得红色传统能够得到彰显,这样就更能加固党员干部的、补充党员干部的精神所需,掌握党员思想的发展方向。使得党员与群众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新的时期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党内政治文化要彰显时代进步的特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我党的前进方向就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当前,随着不同文化错综复杂的交流和频繁的交锋,不免会在潜意识中给人们增加思想负担。此时我们更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将社会主义赋予的精神文化转化为我们群众的精神支柱,这样还能很好的巩固中国共产党政治和文化的主体。对于如何正确的建设党内的政治文化,不仅需要我们对革命文化的“革命性”进行有效的探索,更需要我们对先进文化的脉搏进行正确的把握,只有将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相互有效的结合,才能持续更新和完善。历史,是我们很好的教育素材,而现实又非常赋予挑战,因此我们在继承优良作风的基础上更要与时俱进。

2.2 反对腐败文化,彰显党性文化

落后就要挨打如此残忍的事实,使得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到现在极具战斗性,因为我党一直在和腐朽落后的文化在战斗。毛泽东同志一直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愚昧落后的旧中国,使其变成一个被先进文化而洗礼的文明国家。在新时代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人们的思想更加激荡,党内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落后腐朽的政治文化,并且以不正当的方式不断渗透出来。“七个有之”是习近平同志之前提到过的这种不良现象不仅使得党的创造力被削弱,党的凝聚力也大大的被涣散,除此之外,使得民心也不能团结在一起,因此,我党必须一直坚持与其斗争到底。党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严重腐朽和落后的文化,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党性文化的“原则性”没能被有效充分的彰显出来。党性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党性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是党内革命文化的继承者,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就是党性文化,它对党员干部与好干部的标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它是中华优秀文化精华的体现。对如何有效建设党内的政治文化,我们必须要将反对腐朽的方法充分体现出来,同时还要将党性文化充分的彰显出来。

2.3 高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其他文化建设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其具有政治性作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核心,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人民至上,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提出的。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开始,实现共产主义被中国共产党确定为是最崇高的理想和最终极的目标,所以,要想快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坚持走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属性就是“文化性”,党内政治文化的属性是党和社会的文化涵养所在,这种文化能够很好的塑造党性。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务必要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因此除了持续高扬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政治作用之外,与此同时,还要持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为了有效的探索中华文化的新生命,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为主的指导思想,不断传承优秀的华夏文化。为了使党内政治文化的方向得到正确的发展,就应该使中华文化得到有效的传递,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能够很好的被吸取,这样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

3 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途径思考

3.1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纯洁党内政治文化

要想使党内的政治文化建设能够得到有效的强化,首先要增强党员干部的作风意识,注重党风建设,始终保持优良的作风,让这种思想持续渗透到党建中,最终达到纯洁党内政治文化肌体的目的。为有效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纯洁党内政治文化肌体,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个方面,党员干部的作风要重点关注。主要是因为党员干部代表着党性和党风,踏实群众的带头者和示范者,同时也是所有工作开展的组织者,如果党员干部出现问题,后果难以想象。所以党员干部更应该树立标杆榜样,以身作则,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那么党员干部如何才能发挥好带头作用,就需要干部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作风意识,在实践中随时随地践行健康的作风,促进工作更好的开展以党建的组织。第二个方面,要彻底融入群众中去,与群众保持血肉的联系。到目前为止,许多作风有问题党员干部之所以逐渐出现,主要是因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逐渐被淡化和遗忘。所以一定要坚持融入人民群众中去的原则,不仅要遵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要求,还要遵守勤洗澡,多治病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走群众的路线,与群众保持一致的立场。

3.2 严明党的纪律和理想教育,维护党内政治文化环境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如此团结,有如此凝聚力,除了党员干部们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最重要的还是他们那种“铁纪律”。党的纪律党是党内政治文化环境的一道最重要的防线,它是党内政治文化在规章制度中的凝固点,所以,要想实现从严治党,务必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如此一来,才能维护党内政治文化环境的纯洁。另外,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最大优势就是理想信念的教育,党内政治文化的强有力武器同样也是理想信念的教育。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强化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党员的思想、意识问题加以纠正和强化。在从严治党中,理想信念的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想信念是党立身的根本,是党成事的基石,是力量的源泉。因此,习近平同志曾在好多场合中讲话就提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他说理想信念就像补钙剂,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因为缺钙而患软骨病。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可以经受住所有考验,那就是信仰,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种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一种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目前,要想使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得到有效的强化,不仅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认识,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信念;除此之外还需要重点关注党员干部道德和行为的教育,使党员干部自发的履行道德行为标准。

3.3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壮大党内政治文化主体

在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时,如何正确的选人和用人也需要重点关注,特别是对干部的选拔和教育以及后续的管理和监督。党员干部一定要始终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原则,给群众做出表率、带头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很多次在很多场合强调,党员干部既然具有带头表率的作用的就必须具备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勤政务实的态度,敢于担当的作为这样优秀的品质。对于党员干部的任用,其考核机制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要本着公平公正择优选拔的原则,这样才能选拔出能干实事且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强的好干部。除此之外,党员干部的选拔程序也是亟待完善的,首先对选拔用人的关口进行严格控制,完善责权统一、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反选拔用人条例的,需要追究其责任,同时党员干部的监督考评机制也是继续完善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增加了政治建设,并将其放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的灵魂所在之处就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要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并正确认识和处理其本质上的特点,切入点选择理想信念,如何选人用人务必坚持正确的导向,积极对党内建设的常态化进行推进,严格明确党内的纪律,对如何有效建设党内政治文化进行积极探索,以此有效的对党内的政治秩序进行维护。

猜你喜欢

党性理想信念党员干部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党员干部新书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