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茶文化背景下拉萨师专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探析
——以辅导员角色为切入点
2020-12-22德吉央宗
德吉央宗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拉萨850007)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可见,从法制走向法治,是实现国家法治化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和在法律范畴内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事主体高校,更应该积极贯彻国家的战略部署。具体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等。依法治校是推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内容,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精神要义和推进教育治理法治化的必经之路。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综合我国优秀的茶文化,加强德育教育,实现师专学生的法治化管理,有效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1 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内涵
法治,即法居于国家与社会的统治地位。主要指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成员,在党的领导下按照特定的规则运行与活动。它是一种社会管理机制和社会秩序状态,包括民主、自由、秩序、理性等多种价值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国家的治理方略。
法治,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和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的情况下,才意味着法治的真正建立和完善。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它要求作为反映社会主体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并在全社会得到有效的实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贯彻[1]。
同理,学生管理法治化是指高校在处理学生事务的方方面面体现法治的公平正义,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以学校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为补充,形成法治而非人治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实体制度与实施程序公平正义、合理合法的管理过程或常态。
2 拉萨师专学生管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
拉萨师专在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中具有其他民族地方高校所具有的共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共性体现在这一地区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传统观念偏差等特点。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管理法治化重视度有待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参差不齐,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少数非法治化态势。特殊性则体现在:西藏地区本身经济基础的相对薄弱性使得高校在法治建设方面相对落后,根深蒂固的宗教因素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法律的接受程度,传统的政绩主导型发展理念延伸到高校之中,特殊的区情和传统使得学生管理法治化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2.1 学生法治教育有待加强
拉萨师专作为西藏地区唯一一所师范院校,在教学中以教学能力提升等课程为重点,提升法律素养类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加上大部分学生来自缺乏法律宣讲的农牧区,学生法律素养参差不齐。例如,近几年出现了利用名校贷等网贷平台,高利息分期买手机、高利息贷款等事件。随之出现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问题一:学生在未获得辅导员等老师的同意下,把他们写为担保人。在逾期不还款的情况下,网贷平台利用各种手段联系担保人,甚至有的老师还收到过网贷平台发来的恐吓信息,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问题二:网贷平台不断更改还款方式,以此来让那些习惯于用一种方式还款的学生逾期。之后,以逾期还款为理由不退还咨询费。问题三:逾期不还款后学生将面临列入失信黑名单等诸多不利局面。
2.2 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有待提高
教育部令第24 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是一支长期战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生力军,他们既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影响学生,又要对学生的言行及一切有关学生方面的工作效果负直接或间接的责任。他们是高校与大学生联系最直接的桥梁。但目前我校存在大部分辅导员非法学专业背景和未经系统的“职后”培训的问题。虽然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但往往都处于比较被动的“上传下达”工作模式,更谈不上用自己拥有的法律素养来引导和教育学生。甚至个别辅导员重经验轻学习,对学生持“非服从不可”的态度来处理学生事件。这种工作模式较难引领和培养青春期学生的法治思维。
2.3 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稳定的工作人员是确保学生管理法治化具有连续性,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班主任、辅导员共同管理的模式下班主任流动性较大。因专职辅导员人数有限,不得已正施行着“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相结合的辅导员政策。兼职辅导员由专职教师、管理岗人员等充当的情况下,整体辅导员流动性较大、队伍较不稳定。严重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法治化进程。
2.4 实体制度落实不到位、程序规范性不强
近年来,拉萨师专制定了《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违纪处罚条例》(暂行)等规章制度,也有相关办法、条例相继出台,学生管理法制趋于完善。但是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有了法制并不代表就能实现法治,在推进法治的进程中,除了需要完备的法制,还需要用自治、共治、善治的思维和方式使法制得以落实,进而实现法治化。
其一、根据调查显示,新生入学教育时,对学校相关学生管理制度的宣讲和解读不透彻。
其二、在受过学校处分的学生中进行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过处分的学生都是在违规事件处理完毕后,才知道相关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申诉制度。可见推进学生管理法治化,不仅需要依靠法制的完善,还需依靠学生管理法治的实施过程。
其三、学生奖助贷补评优评先等政策解读不完全,程序不规范。还存在若干不公开公正的“抓阄”等严重违反程序规范的现象。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若干审查力度不够、学生监督力不大等现象
3 完善拉萨师专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建议
3.1 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
作为一种特殊的饮品,茶起源于神农氏的品尝百草,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每个时代的经济,文化,政治相互结合,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学生管理法治化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正确看待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的重要作用,实现学生管理法治化,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2]。而拉萨师专作为师范院校,是培养西藏地区小学教师的摇篮。学生将会奔赴西藏各市各地区的小学教书育人甚至会成为教育管理岗位骨干力量。如果在校学习期间制定并执行最合情、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让师范生身临其境感受法治,有利于师范生在毕业后的教学管理岗位中潜移默化地用法治思维来教书育人、守法用法。因而在法治化管理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茶文化的实践和渗透。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周、法治系列讲座,茶文化等活动来提高师范生的法律素养,坚持把提高法律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在法治化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效渗透茶文化,让学生能够在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的同时,养成学法、知法、用法的好习惯。
3.2 严格规范学生事务管理程序,加强茶文化渗透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既要讲究实体正义,也要讲究程序正义,确保我校相关制度的公平正义原则能够落实到位。因为,程序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公信力。例如,在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处分前,应当面听取本人的申辩、陈述来保障当事学生的合法权益。因而,在拉萨师专学生管理法治化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茶文化的重要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积极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加入茶文化系统学习的过程中,综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在制定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制度文件过程中,其一、应该遵循实体正义和程序公平的原则。其二、必须于法有据,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其三、必须依程序征询学生的意见,用民主化促进法治化。在法治化管理的活动中,还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和意识,实现法治化管理。
3.3 建立学生权益保护,实现法治化管理
大学生伤害事故、校园突发事件、校园危机事件能否合法处置不仅关乎高校社会形象塑造和社会公信力建设,还关乎高校的校园稳定乃至社会的稳定。所以,高校以及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在遵循法治框架的前提下,构建多维的合情合理合法的救济制度和应急处置模式来保障学生合法权益,规避高校治理风险[4]。在拉萨师专学生管理法治化实施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茶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有效培养学生务实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加强对学生权益保护的同时,以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优势,指导学生加强实践,不断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有效缓解学生压力。并且能够让学生学会用正当的途径和方法维护自身权益,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
4 结语
总之,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使得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哲理,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了实现拉萨师专学生管理法治化,在管理过程中要发挥茶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提升管理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