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道精神视阈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实践路径研究

2020-12-22王志顺

福建茶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茶道学生党员支部

王志顺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中国茶道精神源远流长,茶文化内容涵盖丰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以载道”的重要特性。中外学者对于茶道精神研究甚多,茶道精神在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下,其内涵概括为“和”、“静”、“怡”、“真”,“和”是核心与根源,“静”是途径与要领,“怡”立场和境界,“真”是方向和探求,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交融统一的文化内涵对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并进、交融汇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以茶道精神为代表的茶文化优秀元素融入高校党支部组织力建设,不仅弘扬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茶道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意识行为,从而达到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目标,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下坚实政治基础。

1 新时代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党支部是整个党组织的关键所在,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桥头堡”,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一切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党支部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高校中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求不断提升,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新时代的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党支部“三会一课”规范落实,学生党员的先锋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愈加明显,对高校的各项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我们需要清楚的看到部分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弱化。学生党支部作为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根本属性。学生党支部的目前的培养模式,教师与学生更多的是教学与科研的接触,更多体现在专业的单向学习上,而党建活动围绕师生的教学与科研开展较困难,更多的支部活动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常规的党日活动,存在党支部建设松散、组织生活形式化、政治功能弱化[3]。

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方式单一化。纵观当前我国高校的基层党组织的设立情况,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往往都是独立设置,教师党支部一般以系部、专业、实验室、课题组等建立。学生支部一般采取横向以年级建立或纵向以专业建立,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之间彼此独立、互无交集。

学生党支部的先锋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高校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引领者和示范者,其理想信念、理论素养、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行为表现要走在前面。然而,部分学生党支部在选树典型、宣传榜样的工作意识不强,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头雁效应。

3 茶道精神视阈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茶道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和”“静”、“怡”、“真”是茶道精神的内涵。茶道精神对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1 茶道精神的“真”有利于创新设置方式,扩大组织覆盖力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意见》中要求“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置形式,尽可能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组织相对应”。党支部要按照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利于密切联系师生,有利于促进工作的原则[4]。作为高校党建的对象——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在支部中发挥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的特质能够促进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师生混编支部的建立有利于教师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教师党员的党性觉悟、科研水平较高,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专业学习上能够较好的引领学生党员。师生混编支部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的接触中一方面就学生关系的时事热点给予及时的回应,利于学生思想上的进步,另一方面,教师党员与学生的教学、科研接触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考察学生党员,督促学生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师生混编支部的建立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教师党员在社会服务方面具有较深入的实践,对于学生党员具有及时的影响,师生之间又能够起到相互促进,能够提高党支部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师生混编支部的建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联动、互补,不仅创新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立党支部的模式,更是有效的补充了“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促进教师党员的立德树人、先锋作用发挥,利于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3.2 茶道精神的“静”有利于发挥头雁效应,强化组织号召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注重创新组织机制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组织整合功能,以头雁效应,将组织育人责任落地落实。一是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抓牢“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这个关键,选任优秀教师党员、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抓好“指挥棒”。二是制定“三个一”建设目标。基于目标管理理念,设立基地党支部“三个一”建设目标,将思政内涵与育人责任有机融入党员先进性建设,有效提升学生党员的科研创新能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引领教师党员通过“指导一项学科竞赛、承担一项科研任务、指导一个育人项目”,学生党员通过“参与一项竞赛或课题、结对一名俱乐部、建好一个党员责任区”等任务,切实增强党员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党为党的内在自觉,支部组织作为教育主体、教育载体的功能得以充分体现。

3.3 茶道精神的“和”有利于夯实制度保障,确保组织保障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最大程度地契合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打造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为一体的基层党组织育人样板间,夯实制度保障。一是突出思想引领,严格教育管理,严肃党内生活。支部实行活动预报、党委抽查、定期总结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每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专题组织生活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专题学习、廉洁主题教育等,不断深化支部成员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把握。疫情期间,要坚持通过线上集中学习讨论等方式,确保疫情期间“组织生活”不掉线。党支部科学分工,实行目标责任制,“谁分管、谁负责”,对集体决策事项进行分解细化,明确时间表,制定路线图,落实到分管支部委员和党员。按期、认真落实学校和上级党组织的重要工作部署和理论学习,并保证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二是突出价值引领,以传承茶道中“工匠精神”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活动,切实开展“让工匠精神擦亮党员底色”为主题的系列党日活动,通过学习《大国工匠》等纪录片,激励党员将“工匠精神”内化为个人素质,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走进科研单位,了解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过程,感受科研人员的艰辛与坚守,培养大学生党员专注敬业、执着坚守、探索创新的素养。

3.4 茶道精神的“怡”有利于贯彻责任担当,落实组织执行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不断拓展组织育人功能,激活内外组织力量,架起“优势互补、联学共建”的组织育人桥。一是支部共建的“共建-共享-交换”式发展,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探索青年学生党员与老党员、老教师结对学习模式,老少携手,互帮互助,实现支部“共建”式发展;充分利用与共建单位共享红色理论与实践资源,开展系列主题交流活动,实现支部“共享”式发展;深入社会实践调研,交换资源,形成系列调研成果,强化支部共建交流作用,实现支部“交换”式发展。二是党员示范岗的“践行-争先-模范”式升级。学生党支部将支部建设与个人提升紧密联系,持续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注重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端正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践行做合格党员承诺;继续加强典型党员的宣传,实现党员教育“集中性向经常性”发展,促进优秀党员“争先”模式再升级;努力优化“党员示范岗”建设,增强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意识,激发党员自发学习、工作与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局面,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执行力。

4 结束语

结合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新要求,在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上进行探索创新,结合茶道精神“和”“静”、“怡”、“真”的内涵,协同配合,分层次、分阶段、分侧重的促进组织覆盖力、保障力、号召力和执行力召力为主体的组织力形成,促进青年学生党员政治性、先进性和全局性等党性修养稳固成型,持续推进党建质量工程的优化和完善,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全面提升,有力保障,将基层党建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实效上,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之根本。

猜你喜欢

茶道学生党员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寻迹万里茶道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学生党员在文化惠民主题活动中的专业优势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