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背景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22韩坤
韩 坤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自21 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被渗透到所有经济和社会领域。如何调整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利益,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为社会输出了更好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是高校计算机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校的计算课程和教学模式暴露了一些典型问题。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的发展越快,暴露问题越突出。因此,计算机教学需要跟上技术的发展,并及时开展课程改革。随着现在教育系统的完善,现在的计算机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价值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现在信息设计时代发展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计算机教育改革可以丰富教学知识内容。传统的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其核心本质和思想涵盖了儒家,佛教和道教代表的100个理论内涵。它在解决各种当代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当代价值。基于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将传统茶文化融入计算机教学中,并结合了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核心内涵,为高校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
1 传统茶文化内涵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是文人下棋、书法、诗词、酒、茶、作画、演奏的七件雅事之一。由此可见,茶在我国生活中的地位远远优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传说我国的茶开始于神农时代,有一天神农尝了草药中毒,得到了茶来解决。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唐代以前就有记录和利用茶叶的历史。茶之所以被推崇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药用和饮用功能。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后人尊称茶圣鲁豫。公元780 年,一部茶经成为我国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初唐文人将仁德与茶相结合,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茶也被视为精神的象征,茶在唐朝也是一种奢侈品。宋代,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增加,茶叶也成为寺庙的独家产品,也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饮茶之风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平民中比较流行,所以不可能有饮茶家庭与盛唐文人的气质相比,宋代文人喜欢安静优雅的境界,茶在生长环境、品茶环境方面符合宋代文人的需要。因此,茶文化在宋代得到了较大发展。到后来的明清时期,通过文人将茶与诗词歌赋进行结合,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了最辉煌的时期。 制茶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功夫茶在明清时期发展和完善,并在全国推广。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人民的饮茶习惯没有改变,但我国的茶文化却直线下降,直到20 世纪80 年代,茶文化才逐渐受到人们的尊重。结合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茶文化的成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一是茶与禅在物质基础上的结合让茶文化上升为精神层面。二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价值观已经体现和放置与茶文化中,如儒家的思想方式、道家的茶道、自然养生等。三是茶文化的美迎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和特色,如景美、雅美、静美等。
2 计算机教学现状与问题
2.1 教学模式单一
计算机应用是广泛应用于所有知识领域的核心技术,也是现代员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专业差异决定了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 然而,许多高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调查显示,75%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只提供这三门学科,即基础程序、计算机语言、数据库,但并不足以满足计算机应用学科的严格技术要求。只具备音乐、艺术和文学等基本计算机技能的学生很难完全掌握这些课程。在日常的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横向教学质量的比较与要求不足,很多课程的教师在教育中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和目的性。对计算机教学来说,这种现象更明显,许多教师参考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缺乏教学目标的设定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应该掌握什么、应该深入到什么程度不够清楚。在教育目标中,教师主要的教育任务是课时数,在课程进度上,通常有一个知识点。 下节课马上教新的知识点,无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培养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教学目标脱节,最终教学目的不明,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无法深刻掌握。
2.2 教学设备老旧
如前所述,我国高校的计算机课程大多已经过时,造成这样的现象很正常。毕竟,因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高校设置的传统教学内容很容易被替代。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倾向于理论基础,教学目的也倾向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用法和工作原理。但是在内容设置中离实际应用还很远。在我国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中,也有DOS 系统、C 语言等早已被技术时代淘汰的内容,显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作为高校的固定资产,教学用房电脑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市场上主流电脑的更新速度,陈旧的教学设备使许多大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课程失去了兴趣。为了更好掌握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计算机操作。上世纪末电脑没有普及,高校学生进入机房进行实践活动较少。但是现在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在校学生的标准配置,进入机房对大学生来说并不感兴趣。因此,在许多大学,计算机程序只关注计算机的理论准备,而忽略了实际操作过程的指导。课程结束时,许多老师给学生设置几份练习作业,但完成效果并不理想,一是缺乏监督和指导,不能保证实际操作的持续时间和学生的知识掌握,二是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和解决。只有通过查看信息和与同学交流,才能解决。因此,实际教学作业与预期效果大相径庭。
3 茶文化背景下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3.1 融入启蒙式教学方法
茶文化的重要思想是重视启蒙教育,启蒙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中向学生说明教育重点的一部分,让学生自己理解书上的其他知识点。这种教育方法的优点对于老师来讲可以帮助其履行教育义务;对学生来讲,可以有充足的自学时间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创造较为全面的学习理念。启蒙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出问题时,最先想到并非向老师寻求帮助,而是自己学习或探索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基础课程也是需要实践手动操作能力的学科,这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缓解老师的教育压力。在传统的茶文化中,喝茶的人在喝茶时重视内心的真正放松等个人感受,只有心情平静,才能激发更大的兴趣深入学习茶文化,兴趣是支撑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计算机教育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普及和利用计算机应用成果的机会,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有效发挥更大的学习潜力。
3.2 倡导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根据需要掌握的不同专业和知识点设置计算机课程;二是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前所述,以往的高校开设统一计算机课程,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发展需求。所以,高校负责人应充分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设定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案。对于计算机课程教材的选择,应从长远角度思考不同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然后制定适合不同学生需求的计算机教材。另外,因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同,根据不同学生基础进行差异化教学可以让计算机教学赋有人性化,提升教学效果。传统茶文化的终极追求,有回归自然的边界,有真实的感觉,而计算机所有理论研究都是为了将来应用于实际工作,高校因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教学人才的目标,应该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适当增加社会实践的内容,不仅要认识到计算机应用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认识到所学知识与工作场所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并自己掌握。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来看,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3.3 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从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合的角度看现代计算机教育活动整体,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与现代计算机教育整体趋势相近。当然,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长期客观的教育中应该考虑的内容,而茶文化核心也为计算机教学活动实施与推进提供了内容与素材。结合中国传统茶文化观念的发展及其传承价值,我们必须理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上是茶文化体系中丰富的思想和价值内涵,能实现的具体价值不仅是创新,而且是重要的精神文化与内涵。现代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没有将文化内容与精神理念融入进去。所以,有必要通过整合合理的内容与元素,构建一个成熟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认知,尤其是与文化需求和时代特征的结合,全面优化与创新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发展,有必要在教育理念与创新发展全面提高的背景下,从整合、技术应用、文化思维课程的角度具体推进的现代计算机教育活动,丰富教育内涵,及时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具体情况,将为教育活动整体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当整合茶文化的内涵,实施计算机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发展时,需要的不仅是让学生更加独立和创新,而且还应把握必要的人文思考。当然,整个茶文化系统有很多材料,实际上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活动的创新过程。因此,计算机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技术和资源有成熟的应用价值,但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不认识到这项活动需要在特定的发展过程中吸取适当的文化资源,这是高校具体创新计算机教育活动的关键。
结语
总之,茶文化背景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成为解决计算机教学问题中较为有效的措施,茶文化思想与计算及实际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学趣味性,丰富课堂学习气氛并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利用茶文化推进计算机教育改革并不能消除教育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高校还需要深化计算机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教学模式以适应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知识,培养更多的计算机高素质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