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地方特色传统名茶收集整理
2020-12-22张恋芳
张恋芳
(龙岩市农业农村局,福建龙岩364000)
1 闽西茶产业发展史
闽西位于福建省西部,是著名的“红色土地”,也是传统的茶区,龙岩市行政区域内七个县(市、区),县县都产茶。近十年来,闽西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形成了武平绿茶、漳平水仙茶、台式乌龙茶、高山铁观音、袋泡茶的茶品类格局。追溯闽西的产茶历史,闽西历史上均有产茶,大多以地名命名,而且很多地方特色名茶曾作为“贡品”名噪一时,也有部分茶叶远销欧美、东南亚。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乱,课税繁重,许多茶园减产甚至荒废,茶叶一度锐减。抗日战争(1937年)前,漳平吾祠、新桥一带,茶寮达百多个,以产炒绿、乌龙为主,除销本地外,仍有部分销往广东和东南亚。新中国成立后茶叶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主要生产大宗产品,而地方历史名茶的挖掘与发展未列入议程。改革开放后,由于可比效益不明显,制茶师傅也没有“传帮带”,很多地方历史名茶逐渐消失。为恢复闽西这些地方特色名茶,挖掘闽西茶文化,笔者通过调研,并根据龙岩市各县(市、区)提供的资料进行收集、归纳、整理。
2 闽西地方特色传统名茶状况
2.1 新罗传统名茶
新罗区位于龙岩市区,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就源于新罗区苏坂乡,描绘了一群采茶姑娘手提茶篮,跟随茶公、茶婆上山采茶、扑蝶的情景的舞蹈,史料记载已有270 多年了,证明新罗区至少270 年前就有盛产茶叶。地方特色传统名茶有江山斜背茶、大池下隔茶、适中洋东茶等。
2.1.1 江山斜背茶
斜背茶产于新罗区江山镇的斜背、背洋、梅溪等地,迄今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1964 年茶界泰斗张天福曾到斜背茶原产地进行调研,1992 年斜背茶被录入《中国茶经》,属历史名茶[1]。其原产地斜背村的农民,祖居泉州,先是迁居漳平永福,而后又从永福迁到龙岩斜背村定居,至今已传十九代。他们定居后即开始种茶。加工出来的茶叶,以产地定名为“斜背茶”。盛产斜背茶的斜背、背洋、梅溪等村海拔都在1000m 以上。山上云雾弥漫,日照时间较短,湿度较大。茶树多种植在山垅两旁或是房前屋后的零星地上。在长期独特的生态条件影响下,茶树芽叶的特性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芽梢叶色黄绿,每到春季,满园皆黄。芽叶中叶绿素含量较低,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比绿色芽叶高。
斜背茶以当地俗称的大叶种菜茶炒制品质最佳。立夏左右进行采摘,不采夏、秋茶。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初炒→摊凉→复炒→过筛摊凉→再复炒→再过筛摊凉→足干等九道工序,全程历时4h左右,特殊工艺形成斜背茶“三著黄绿”品质风格。
斜背茶在闽西早负盛名,除销往厦门、广东等地,还外销新加坡等地,深受海外侨胞的嗜爱。它以独特的香气(带艾香)、浓厚的滋味、犹如新鲜橄榄的回味吸引着广大斜背茶的爱好者。
2.1.2 大池下隔茶
据1993年版《上杭县志》记载:一百多年前,在汉口就有悬挂上杭下隔(原属溪口乡,1955 年划归龙岩县大池乡)名茶牌子的商号。大池下隔茶生长于新罗区大池镇合甲村,海拔400~600m,生态环境条件良好。一年只采摘加工一季,多在清明前后采摘当地菜茶嫩梢(一芽二、三叶),按炒青绿茶加工工艺手工加工而成,属炒青绿茶品类。成品茶外形粗松,带有少许嫩茶梗,色泽黄绿,有焦纹,火功香浓郁,汤色黄绿,滋味浓厚,回甘强,叶底黄绿尚匀整。
2.1.3 适中洋东茶
适中洋东茶产于适中镇洋东村。据2008 年7 月出版的《适中镇志》记载:18 世纪30 年代,竹华村的李姓村民开始种茶。不久,扩展到丰田、象山、银场、暗坑等村庄。民国初年,洋东人也开始种植茶叶,大面积开垦茶园。后来,保丰的后间及仁和的安彬、北山等村也相继种植,多产绿茶,销售于本乡和龙岩城。当时,适中的绿茶已颇有名气,以‘后间茶’、‘后田茶’著称。
适中洋东茶以当地菜茶品种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700~800m 高山区域,生态环境良好。于清明前后采制加工一季,属炒青绿茶品类。
洋东茶的炒制必须经过杀青→搓揉→摊晾→二次搓揉→炒干,整个炒制过程需3 个h 左右。经加工制成的洋东茶色泽灰绿,条索卷曲圆结,顶上有尖,重实匀整,滋味醇和,汤色黄绿。
2.2 永定传统名茶
2.2.1 灌洋茶
灌洋绿茶产于永定区虎岗乡龙溪村、汉洋村,以当地菜茶为主,也有部分大白、梅占品种。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山地(海拔850m 以上),日照短、云雾多,灌洋绿茶一年可采春、秋两季,春茶一般于清明前采制。传统灌洋茶主要工序为采摘→晾青→杀青→摊晾→揉捻→初炒→摊晾——炒干。制成的茶叶滋味鲜爽甘醇、香气浓郁高雅,回甘持久。
2.2.2 高东茶
高东茶产于永定区高头乡高东村,海拔约600m,茶树品种以毛蟹、梅占为主,部分为当地菜茶品种。高东茶最为有名的当属以毛蟹制成的“雪片”茶,属乌龙茶。于每年10月底采制,由于当时加工工具有限,高东茶的杀青和炒干均在农村的土灶土锅完成。干茶色泽乌褐,条索匀整,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金黄明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在东南亚的永定华侨通过各种渠道从高东村购买“雪片”茶,以解思乡之情。
2.3 长汀传统名茶
2.3.1 上湖茶
上湖茶产于长汀四都镇上湖村,海拔1000多m。据史载:清朝道光十三年,会昌茶商欧阳五郎以上湖茶为店牌,在会昌南门开了“上湖茶馆”。另有传说,明隆庆三年(1570年),上湖茶在广东潮州万应茶馆,曾有“百两银子买两茶”之誉。上湖茶属烘青绿茶,条索紧细,色泽灰绿显毫,滋味清醇,香气具有板栗香或花香。
2.3.2 扁岭茶
扁岭茶产于涂坊镇溪源村,产茶历史悠久,历来是著名的优质茶产茶区,早在宋朝初开始垦植茶园,距今800 多年。据光绪二十四年(1818 年)该村村民捐赠立“茶纲碑”记载,该村宋朝开始垦植茶园。茶园大多分布在山垄地、小溪边或房前屋后零星种植。民国29 年(1940)天子湖周边的溪源、扁岭等村开始大量垦植茶园。民国时期在长汀店头街有多家挂“扁岭茶”牌子的茶店和仓库,茶叶随汀江航运销往广东潮州、汕头地区。至今一些外出乡贤以及在观音山打游击的老同志对扁岭茶情有独钟。扁岭茶属烘青绿茶,条索略粗松,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鲜高长,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2.3.3 虎麻岽茶
虎麻岽茶产于长汀县童坊镇长春村虎麻岽,虎麻岽茶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清康熙年间,长汀县涂坊茶叶老板涂细妹在此设厂,主要品种为福建菜茶、福鼎大白,产品远销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新中国成立后,虎麻岽茶得到大力发展,1964 年-1982年童坊公社设立了白沙岭、虎麻岽、河屋田、坝门子地四个茶场,茶园面积近千亩,年产毛茶20000kg。
虎麻岽茶传统的初制工艺为:凉青→热锅炒茶(杀青)→手工团揉→温锅复炒→装包滚揉→明火初焙→摊凉→微火足焙→毛茶。虎麻岽茶品质特点:条索紧结、肥壮,花香持久,滋味浓醇回甘,汤色碧绿、清澈鲜亮。冲泡四、五次仍香味犹存。
2.4 上杭传统名茶
2.4.1 联山茶
联山茶产于南阳镇联山村,该村位于南阳镇北部,与长汀县涂坊镇接壤,海拔800-1100m,据史料记载:南阳公社联山大队在400 年前就开始种茶,联山茶以梅占品种加工而成,属炒青绿茶品类,条索肥硕,色泽灰绿,有板栗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收敛性强,叶底黄绿肥厚。
2.4.2 五龙大坪茶
五龙大坪茶产于古田镇五龙村大坪里,五龙村海拔600~900m,每年清明前后采摘菜茶品种嫩梢加工而成,一年只采制加工一季,当地称“古田茶”,古田五龙大坪茶香高味浓,倍受消费者喜爱,特别受上杭当地一些老茶客们青睐。“古田茶”属炒青绿茶品类,加工工艺为:鲜叶→晾青→杀青→摊晾→搓揉→炒干。其外形粗松,稍带少许茶梗及茶籽,色泽灰绿,茶香高锐(以火功香为主),汤色黄绿,滋味浓厚,回甘强,叶底肥壮,尚匀整。
2.4.3 庐丰三坪茶
庐丰三坪茶产于上杭庐丰畲族乡三坪村,海拔180~300m,当地村民每年清明前后均采摘当地菜茶嫩梢,用家用铁锅炒制茶叶,称“三坪茶”,属炒青绿茶。制成的茶外形条索紧结尚细直,色泽乌润,带火功香,滋味浓爽,汤色黄绿,叶底黄绿尚匀整。采摘含毫量较多的芽头制成的成品茶披满白毫,色泽银白,条索紧细,人称“白毛尖”,但数量极少。
2.4.4 蛟洋茶
蛟洋茶产于上杭蛟洋镇华家、再兴、苏坑、丘坊、蛟洋、崇头等村,海拔500~700m,以菜茶品种为主。当地村名在清明前后采摘当地菜茶嫩梢,加工而成,属炒青绿茶品类。成品茶条索卷曲尚紧,色泽灰绿,含少许茶梗及茶籽,滋味浓爽,茶香浓郁、叶底黄绿尚匀整。尤其以再兴村的“德凤”茶最为有名。
2.4.5 包子茶
包子茶产于上杭县最南部的下都镇砂睦村,海拔180~300m,多数为梅占品种和当地菜茶。每年4 月上中旬采摘嫩梢加工而成,采摘鲜叶原料多为小开面一芽二、三叶,加工工艺为:鲜叶→室内晾青→稍晒青(萎凋)→晾青→抖青(相当于乌龙茶加工的摇青)→晾青(2—3h)→杀青(家用铁锅炒青)→搓揉→初炒(烘焙)→分包(将茶青每20g左右一团、以白棉纸捆包)→焙笼烘焙。包子茶呈饼状,每块8~10g 左右,色泽乌黑尚润,滋味浓厚爽口,茶香浓郁,汤色橙黄,叶底尚匀整。
2.5 武平传统名茶
2.5.1 高埔茶(禾坪茶)
高埔(禾坪)茶的产地以武平县民主乡高横村高埔自然村为核心,民主村、林荣村、岭下村、高书村均有生产,据《汀州府志》和《武平县志》记载,明朝时,以其特有的外观紧结银灰绿,内质“高香、清汤(类似白开水)、甘醇、耐泡”品质闻名于闽粤赣地区,明朝为朝廷贡品,清朝初期被列为朝廷皇家特贡。多数单片采摘,靠传统的手工独特工艺精制而成,为手工茶珍贵。“高埔茶”传统制作工艺流程为:采青(多数小开面时单片采摘)→晾青→杀青→搓茶(成形)→出水→升白→拣净(去黄挑粗去末)共七道工序。必备工具有:大灶头、大锅、爬篮、簸箕、米筛、糠筛、背篓等;产品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灰绿,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浓郁高长,滋味浓厚回甘好,叶底黄绿柔软明亮,达到极品时当地人称其为“白茶”,其茶色清如白水,清香四溢,入口柔和。主销广东潮汕及东南亚地区,每年都有广东客商抢购。
2.5.2 古石塘茶
古石塘茶产自中山镇武溪村古石塘,海拔700~1000m,以菜茶品种为主,按炒青绿茶加工工艺制得的干茶外形润绿带灰,条索紧结,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长,滋味甘醇。因寺庙信众消费而声名远播,主销本地和广东、东南亚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仍有生产,现已荒芜失管停产。
2.5.3 蕉礤茶(交太茶)
蕉礤茶(交太茶)原产于中堡镇新湖村交太里,周边梧地村、大绩村及观狮山、竹石寨、笠山顶、梁野山脉中堡范围等地所产也一并称之,海拔均在600-1000m,品质“香高、味醇、耐泡”,因清朝中堡交太秀才汀州赶考而闻名汀州府、赣州府等地,又称“交太茶”。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仍有生产,现今已失管停产。
2.5.4 箬菜茶
《武平县志·实物志》:“茶则箬菜,石湖下、长安洞、石窝子里等处,大多供本地之用,出外甚少,…”箬菜茶产自中赤乡育平村,是近代(清末-1970 年前后)武平地方历史名茶之一,主销广东、东南亚,目前仅存少量手工生产茶叶,无外销。
2.5.5 龙嶂茶
《武平县志·实物志》:“茶则箬菜,石湖下、长安洞、石窝子里等处,大多供本地之用,出外甚少,唯岩前产自龙嶂,香味颇佳,有远销外地者,惟数量不多。”龙嶂茶产自武平县岩前镇和安村龙嶂山(海拔500-1154m)一带,内质香高味醇耐泡,抗日战争前主销广东、南洋(今东南亚),目前已停产。
2.5.6 石迳岭茶
原产武平县万安镇五里村石迳岭一带,外形条索紧结、灰绿油润,香气高长,汤色亮黄绿、滋味甘醇,是清末民初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武平主产的大宗商品茶之一,1978 年后逐渐减少,现已停产。
2.6 连城传统名茶
2.6.1 赖源茶
赖源坪溪绿茶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属烘青绿茶,加工工序为采一芽2、3 叶→晾青→杀青(家用锅头炒青)→摊凉→搓揉→炭火烘焙。
赖源烘青绿茶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结,色泽深绿油润,内质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鲜高长,滋味鲜浓,收敛性强,叶底嫩绿肥厚完整。
2.6.2 姑田洋地茶
姑田洋地茶属乌龙茶。品种以当地菜茶为主,加工工艺为采一芽3、4 叶→晒青(晒至叶软)→抖青3 次(至叶缘红色,相当于乌龙茶的摇青)→晾青→杀青(家用锅头炒青)→摊凉→用脚或手揉捻→炭火烘焙。其品质特征:外形叶大梗长,条索挺直,梗叶相连,色泽暗绿,汤色淡黄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醇厚,叶底嫩黄,芽叶完整,耐冲泡,五、六次后尚有余味。
2.6.3 宣和上曹茶
宣和上曹茶属烘青绿茶,按照烘青绿茶加工工艺制作完成。其品质特征:春季一芽二、三叶鲜叶制作的,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灰绿,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而持久,滋味浓厚,收敛性强,回甘持久,叶底嫩绿匀齐。
2.7 漳平传统名茶
2.7.1 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属乌龙茶,有水仙饼茶(四方形)和水仙散茶(条形),目前主要以四方形饼茶存在。
2.7.1.1 水仙茶饼(四方形)
外形呈小方块,边长约为4 厘米,厚约1 厘米左右,形似方饼,干色青褐、蜜黄显红点,色泽油润,干香纯正。内质香气高爽,具花香且香型优雅,有香似兰香清雅幽长,有香如桂花浓郁持久,滋味醇正甘爽且味中透香,汤色金黄或橙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软亮、黄亮,红边鲜明。
2.7.1.2 水仙散茶(条形)
外形紧结沉重,乌褐(砂)绿油润间蜜黄,红边明,内质香气花香显,具兰花香、清高细长或桂花香、馥郁,品种特征显,汤色金黄、明亮,滋味浓醇鲜爽或浓醇甘爽,品种特征显,叶底肥厚软亮、红边鲜明、匀齐。
2.7.2 永福猴公茶
永福猴公茶分布在永福镇西山衬、适榕村、后盂村、大坂村,制法介于红茶绿茶之间,茶叶制成后看似有白毛,人们也称这种茶为“白毛猴茶”。
产品外形重“保毫”和“做形”。“白毛猴茶”品质特征是外形肥壮卷曲,色泽铁灰,白毫显露,状若毛猴静伏,汤色橙黄清澈,味醇香清。因此,在漳平永福朝天岭与南靖交界相邻这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茶数白毛猴,猴公胜白毛。”据说这猴公茶冲泡起来,百步外就能闻到馥郁茶香,入口就感到满嘴清香,一下咽更是沁人心脾。
3 闽西地方特色传统名茶的发展建议
闽西地方特色传统名茶作为当地宝贵的财富,要重视原产地的保护,维护好这笔无形的资产[2],再进一步挖掘与开发,促进发展,笔者建议:
3.1 从良种上下功夫
很多地方特色传统名茶都是当地的菜茶制作而成,要加大科技投入,从中筛选出优良单株,再选育出品质好、抗性强的群体种单株,建立母本园进行良种繁育,并在当地进行试种推广。
3.2 从茶园管理上下功夫
对于现存的老茶园,要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通过修剪、清除地衣、增施有机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培养树冠,增加产量,让老茶园恢复生机。
3.3 从工艺传承上下功夫
地方传统名茶的制作工艺与现代工艺有所区别,但正是特色的工艺造就了特色的品质,因此要培养一批技艺的传承人,进行技艺的恢复、传承,让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工艺交相辉映。
3.4 从品牌运作上下功夫
恢复地方特色传统名茶,要挖掘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广泛宣传,既可以与现有茶叶品牌“搭档”推广,也可通过讲故事,以文化树品牌,以质量造品牌,进一步打造地方特色名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