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监测困境与思路
2020-12-21邹正
邹正
摘要:目的:揭示各级各类学生共同存在的体质监测困境、产生的原因,旨在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体育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供科学思路。方法:采用政策、法规、实践总结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困境:①教育部体卫艺司困境。②学界困境。③学校困境:A.组织机构困境。B.场馆、设备、器材困境。C.检测队伍困境。E.检测时间困境。F.检测数据监管奖惩困境。G.检测数据统计结果应用困境。H.学生体质监测经费困境。(2)思路:①顶层的决心是关键。②软硬件建设是枢纽。③体育教师是桥梁。④构建学校长效联动机制是保证。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质监测;评价;困境;思路
学校体育是唯一一门贯穿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各学段的课程,累计学时数据各学科之首,是以体寓德、以体益智、以体强体、以体育美、以体补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以下简称《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成为未来学校强化体育评价的三项内容。其中体质监测是强化体育评价三项内容的枢纽,因为它既是检验日常参与、日常专项运动技能训练效果,也是精准反映学生《标准》水平的一把尺子。《学生体质监测困境与思路》研究,揭示当前学生体质监测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困境的思路,对贯彻执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体质监测困境与产生的原因
(一)教育部体卫艺司困境与产生的原因
教育部体卫艺司是学生体质监测的主管机关,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健康委、国家民委等针对学校体育下发的文件近300余个。绝大多数都是涉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文件,其中最高级别的有《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中发〔2007〕7号等文件[2]。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级各类学校星罗棋布,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受应试教育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受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重视程度千差万别的影响,普遍存在对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颁发的文件贯彻执行力度欠缺、落地不实、或雨过地皮干、或心有余而力不足。体卫艺司虽然对2010年以后的体质监测异常数据采取的异地检测等方法,进行千方百计遏制,终受地域管辖、人力、财力限制而鞭长莫及,致使“三育”之一的学校体育增强体质的任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困境重重。
(二)学界困境与产生的原因
学生体质促进是各级学校体育的永恒主题,是学校体育存在与发展的初衷与归宿,是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力资源质量的核心内容。
199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在阐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时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国家三令五申要求破除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弊端。注重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
然而,学界极少数人逆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声音却一时也没有停止过。如:“学生体质研究过时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过程技术化、教学组织纪律化、教学评价划一化,全盘否定《标准》达标”[3];“强调体育锻炼就是为自己,与国家的需要毫不相干[4]”等;鲜明地反映了“应试教育”的观念在学界的一部分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做法,仍然大有市场,摒弃“应试教育”观念与做法的困境,即使在学界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学校困境 与产生的原因
学校是具体实施学生体质监测的责任主体,《方案》明确指出:运动参与、体质监测、专项运动技能测试是学校体育考察的中心任务与具体内容。其中体质监测为难点,必须具备标准的软硬件设施条件才能实施。
1.场馆、器材、设备,人才缺乏困境
①场馆困境:当前学校的场馆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有显著的改善,取得骄人的成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高校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已经达到适龄人群的50.6%,人均场馆面积仍然杯水车薪,供不应求,特别是室内场馆缺口巨大,遇到刮风、下雨天气就被迫停课,是当前影响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瓶颈,由于缺乏资金,仍然存在一些缺乏軟、硬覆盖的黄土场地,学生、教师脸朝黄土背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也是学生因为缺乏锻炼场所造成体质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器材、设备困境:由于体质监测是技术含量较高,精准度要求较高,检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监测项目较多、被检测对象庞大、时间较长,检测仪器损耗严重、更换周期短、补充、维修资金困难。
③检测队伍、检测时间困境:体质监测要求必须有一只经过专业培训的、业务熟练的、相对稳定的、具有高度责任心、一丝不苟、人数较多的检测队伍。然而,体育部人数有限,从校医院、辅导员等其他部门抽调补充,受岗位编制、时间困境限制。
④体质监测数据需要及时输入计算机程序,应用spss软件统计 出:例数、平均数、标准差、例数之和、例数之和的平方等数据,当前缺少具有一定统计学基础的专业统计人员困境。
⑤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当前体育部的编制,完成教学、运动训练、群体活动、社会活动等任务,人手已经捉襟见肘,要再完成体质监测任务,存在扩大编制或外聘酬金的困境。
2.体质监测制度、运行体制、机制尚未恢复健全困境
1983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按宪法:“培养青年、少年和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78—1985)提出“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进行专题研究,摸清现状、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要求,各高校成立体质研究室,1985年进行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并形成每五年监测一次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期、系统的追踪观察,直到25年后的2010年,因为某种原因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被淡出人们的视线。当前,由于对学生体质评价还未纳入中、高考、用人单位的考试科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界、学校、家长、学生、媒体、社会等对体质监测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质监测举校联动长效体制、运行机制尚未恢复,也是学校实施大规模学生体质监测的困境与原因。
二、解决困境的思路
(一)顶层的决心是关键
李克强总理斥繁冗流程:国务院通过了还要由处长们“把关”?[5]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当前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強化体育评价关键在顶层的决心,在检查督办,严肃奖惩,动真格的,就事半功倍,否则就会重蹈2010年之后,体质监测数据胡编乱造,弄虚作假的覆辙,再一次把身当其时、身当其事的肇事者、管理者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被国人贻笑大方,甚至成为国外敌对势力攻击的对象。基于此,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及领导应提高对学生体质监测过程及结果的重视程度,并能够针对当前的监测现状拟定出更为详细且更具实践意义的指导方案,使相关改革不再局限于理论层面。
(二)软硬件建设是枢纽
体质监测工作要符合统计法的要求,慎重程度九分九不行,非十分不可。据此,学生体质监测要具备标准的场馆、设备、器材等检测设备和统计设备硬件建设;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必须有一批精干的、业务水平较高的、认真负责的检测队伍,才能保证测试工作的质量,所获得的资料数据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客观性。据此,培养一批稳定检测队伍十分重要。
当前国内大部分地区负责进行学生体质监测的主体仍为基层学校,而部分基层学校却不具备对学生体质进行精准检测的硬件条件。基于对这一现状的客观认知,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在基层学校体质监测硬件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快对基层专业监测队伍的建设进程,为更加准确的监测当前我国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三)构建学校长效联动机制是保证
构建体质监测长效联动运行机制:主管校长负责协调、督促、听取汇报、批评、表扬;体质研究室主任担当秘书长,在主管校长领导下,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体质监测计划、实施细则及组织实施细则落地、数据统计、撰写报告等;校医院(卫生所、卫生室):履行校医院职能,进行学生体质监测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检测处方权序列;学生处:鼓励辅导员带领、督促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阳光体育运动,负责体质监测秩序正常运行;教务处:严格掌握体育成绩不及格的情况,及时核实体育部上报的体育考试作弊学生情况,按章法规定进行处理,杜绝说情、涂改成绩等舞弊行为;院系部:院系部领导、教师全面贯彻执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督促学生重视身体健康,现身说法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对未来事业的发展,个人及家庭幸福的重要性,让学生亲眼所见体育锻炼的作用;团委:检查、督促党、团员带头贯彻执行《标准》,起模范带头作用,党员要起先锋作用。计财处:根据体质监测经费预算,及时、足额划拨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贯彻实施《标准》的物质保障有力。保卫处:确保体质监测环境安全,不受外界干扰。纪委把学生体质监测纳入统计法,按统计法要求,对体质监测中徇私舞弊、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编造数据、玩忽职守者,分别情况,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学生体质监测工作既是科学性较强的一项工作,又是一项广泛的群众工作,因此既要发挥专家和专门人才的作用,也要充分发动群众,使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支队伍,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党和国家关心的学生体质监测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四)体育教师是增强学生体质的第一责任人
1.增强体育教师提高学生体质的紧迫感、忧患意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一个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搞得好与不好,最根本的一条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然而,至1995年以来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既有先天遗传,又有后天教育因素。但是,专职进行学生体质促进教育的体育老师必然难辞其咎,反思自己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性,增强改善学生体质的紧迫感、忧患意识,克服得过且过、麻木不仁的心态,不负纳税人给的报酬,不辜负体育教师崇高的职业,尽到增强学生体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贯彻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始终,并将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及组织开展建立在提高当前学生群体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基础之上,如此,方能不负国家及家长的厚望。
2.体育教师要守规矩,忠诚职业操守: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体育工作者,首先应当是教育工作者,应有高度的教育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执行智商、情商、动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学习政治、钻研业务,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素养和政治素养。教学中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教师给学生的主要影响,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在职业意识和职业情感上,教师是培养“师表”的“师表”,必须做学生的师表和模范,有强烈的“规矩”意识,忠诚职业操守,对体育教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自己严格要求,振奋精神,思想活跃,心胸开朗,情绪稳定,风度优雅,表达利落,作风正派,言传身教,尽到培养人的责任。然而,在学生体质监测工作中不守规矩,逆行职业操守,弄虚作假,编造数据都毫无章法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但辜负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学生中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师德师风毁于一旦,一条鱼腥一锅汤,体育教师的脸都让他丢尽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只有按统计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才能保证学生体质监测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EB].教体艺〔2007〕8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中发〔2007〕7号.
[3]刘玲.试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体育科学,2002(2):134.
[4]顾彦渊.基础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82–83.
[5]李克强.国务院通过了还要由处长们“把关”?[EB].中国政府网.2015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