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选材特征分析

2020-12-21张晓冬

张晓冬

摘要: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只有将语言置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语言才是有意义的。分析NSEFC中必修部分的文化内容及其选材特征,建议在教学中增加文化输出内容,平衡学生语言能力综合水平;强化教材中的母语文化内容,均衡中外文化比例,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文化价值观;补充交际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 文化内容 选材特征

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只有将语言置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语言才是有意义的。

关于文化,有不同的分类维度。柯达兹和金立贤根据所属区域的不同,将文化分为三类: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国际文化。母语文化就是学习者所处母语环境的文化,在我国,即中国文化。目的语文化即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文化。国际文化,也就是所有国家的文化。赵贤洲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把文化分为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张占一进一步对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下了定义。他认为,知识文化就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对词、句的理解和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背景知识;交际文化则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会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引起交流偏差或误解的文化知识。张薇在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基础上,从文化角度进行了扩展,提出了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理论。文化输入是使学生了解文化的有关知识的过程;文化输出指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活动,比如文字输出或者口头输出。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NSEFC”)是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导下编制的,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整套教科书共有8册,其中,1—5册为必修教材,6—8册为选修教材(本文仅分析必修内容)。5册必修教材均由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按照统一模式编制,由“热身”“读前”“阅读”“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等部分构成。“热身”“读前”和“理解”等部分都围绕阅读材料展开,“语言学习”主要是练习词汇和语法,“语言运用”包含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这里,我们选取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板块——“阅读”和“语言运用”作为文化内容的统计主体。其中,“阅读”和“语言运用”涵盖的阅读和听力部分为文化输入内容,“语言运用”中的口语和写作练习为文化输出内容。NSEFC必修部分涉及哪些文化内容?其选材呈现哪些特征?如何依托教材开展教学?本文试做分析。

一、文化内容统计

《课标》指出:“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以及相关的发明与创造;精神方面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我们按照该分类遴选NSEFC文化内容,并归类每个单元的主题文化,可以发现NSEFC必修教材25个单元的文化内容涉及如下:

饮食:Healthy Eating(Book 3);

交通:Travel Journey(Book 1), Canada—The True North(Book 3);

建筑:Cultural Relics(Book 2), Theme Park(Book 4);

发明与创造:Computers(Book 2);

艺术:Music(Book 2);

历史:Earthquakes(Book 1), The Olympic Games(Book 2), The United Kingdom(Book 5);

风俗习惯: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Book 3);

社会规约:A Taste of English Humor、Body Language(Book 4);

价值观:Friendship(Book 1), Wildlife Protection(Book 2),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Book 3), Women of Achievement、Working the Land(Book 4), First Aid(Book 5);

文学:English Around the World、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Book 1)。

从上述归类可以看出,必修部分涉及不同类别的文化主题。笔者将以上文化内容进行三个维度的统计,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二、选材特征分析

(一)重文化输入轻文化输出,学生文化表达能力被削弱

统计可知,教材中的文化输入占63%,而文化输出占37%。文化输入是教材中涉及文化内容的阅读与听力部分。文化输入内容多,学生能吸收大量关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的相关知识,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内在知识储备;文化輸出内容少,体现在教材供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活动不多,具体表现为文字输出以及口头输出活动少,会导致学生缺乏用英语表达文化现象的能力。教材重文化输入,轻文化输出,学生的语言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发展,会导致学生熟知文化现象并储备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却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输出,阻碍文化交流。

(二)重国际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轻母语文化,学生文化价值观出现偏离

教材中的国际文化知识占比最多,其次是目的语文化知识,母语文化知识最少,仅占20%。教材对国际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侧重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但一味地吸收外来文化,不重视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学生在教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可能会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文化价值观发生偏离。现在很多学生更青睐过“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却表现得兴致缺缺,这就是轻视母语文化教育的典型表现。轻视母语文化,会对国家和民族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以了解很多外国文化知识为荣,认为那才是“国际化”,对中国文化却不屑一顾,不利于文化自信的形成。另一方面,在英语教学中,如果不将英语与母语文化联系起来,学生会出现英语离我们生活很远的认知,也容易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学了英语也没用”的错觉。所以,教材的中外文化内容应该协调,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文化价值观。

(三)交际文化与对比文化现象少,不利于学生文化思维品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材中,知识文化占93%,而交际文化仅占7%,可见,教材偏重知识文化,忽视交际文化。NSEFC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文化,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张占一认为,“必须自始至终把文化的教授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而且应该把交际文化作为侧重点”。所以,语言教学中交际文化应被重点关注。将知识文化作为教学的侧重,产生的后果就是学生拥有大量的文化知识,却因为缺乏交际文化知识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洋相百出”。且教材中呈现的对比文化现象较少,学生缺少辨析不同文化现象的素材,文化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增加文化输出内容,平衡学生语言能力综合水平

NSEFC必修部分的文化输入内容比较多。在实际教学中,碰到教材中有关文化的内容时,教师会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仅让学生大概了解相关文化,忽视对文化表达能力的培养,最终,学生不能用英语向别人解释文化现象。学生在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方面不对等,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均,对各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却不能进行有效的文化沟通,这也是中国学生学英语多年,学的却是“哑巴英语”的原因。由此可见,教师备课时,要以单元主题为背景充分挖掘单元的文化内容,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与。比如Book 5 Unit 1 Great scientists讲了约翰斯诺治愈霍乱和哥白尼发现地心说的内容。教师在讲授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其他科学家及其事迹,鼓励学生多讨论,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增加文化表达的机会,促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二)强化教材中的母语文化内容,均衡中外文化比例,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文化价值观

有关中华文化的内容在英语教材中必不可少,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切感悟本民族文化,树立道德情操,厚植爱国情怀,形成文化自信。再则,引导学生将英语与生活相关联,刺激学生产生语言交际行为。比如Book 2 Unit 1 Cultural relics讲了琥珀屋的历史变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加入中国著名建筑如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城等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伟大建筑的历史,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另一种方式是开展任务型教学,即让学生提前去搜集一些中外伟大建筑的信息,再进行多维度对比,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如此一来,既拓展了母语文化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文化输出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一举多得。

(三)补充交际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额外补充一些交际文化知识,唤起学生对比文化现象的兴趣,积极主动分析其差异。比如在Book 4 Unit 4 Body Language一课教学,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國家打招呼的肢体语言,掌握不同民族问好的方式与禁忌,教师备课时可增加对比的维度,如表达肯定或否定、喜欢或憎恶的肢体语言,让学生知道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习惯,应具有互相学习、尊重、理解的思维模式,具有文化包容心,尽量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产生误会。

总之,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不应该只重视国际文化、目的语文化与文化输入,忽略母语文化与文化输出。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中每单元的主题语境为基础,深入挖掘文化内容;同时,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式将文化内容融入语言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系重庆市教委2018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硕士‘3+1校地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探索”(编号:yjg183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4(11).

[2] 梁姗姗.小学英语教材文化教学知识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6).

[3] 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4] 张薇.试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7).

[5] 刘亚宁.外语传播中的文化因素[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6] 任平.新课标角度下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意识的缺失——以人教版高中第一册英语教科书为个案[J].当代教育科学,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