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阐释——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影视化历程

2020-12-21张帘秀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

摘要:经典文学名著历来都是影视艺术的重要创作源泉之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在世界范围内多次被影视化,其中最重要的五次影视改编可谓各有千秋,表现了影视人追求尽可能深刻而全面揭示托尔斯泰思想、创造与原著等值艺术性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邦达尔丘克

一、引言

托尔斯泰的辉煌巨著《战争与和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以其卷帙浩繁、思想深刻,故事复杂著称。从这部伟大作品诞生之日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多次被搬上银幕,充分说明了这部不朽名著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战争与和平》第一次银幕化甚至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电影的默片时代。俄罗斯导演彼得·恰尔德宁1913年拍摄了与小说同名的电影短片。1915年该导演再次拍摄了根据小说改编的《娜塔莎·罗斯托娃》。同年,弗拉基米尔·恰尔金也拍摄了《战争与和平》。由于当时电影技术和观影人数较少的原因这几次银幕化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

二、银幕呈现

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第一次影响巨大的银幕化是由美国人完成的。1956年8月21日好莱坞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影片《战争与和平》首场公映,影片的导演金·维多,由亨利·方达和奥黛丽·赫本分别扮演比埃尔和娜塔·莎罗斯托娃。安德烈·鲍尔康斯基的扮演者则是奥黛丽赫本的丈夫梅尔·弗尔。赫本后來承认,娜塔莎成为她电影生涯最复杂的一个角色。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奥黛丽·赫本的彩色影片。奥黛丽·赫本在影片中成功地诠释了娜塔莎·罗斯托娃,受到了普遍的赞誉。虽然在俄罗斯观众看来她不太符合托尔斯泰笔下的娜塔莎的人物形象。好莱坞的《战争与和平》影片将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作为了电影的主要叙事内容。电影后来提名了三项奥斯卡奖,并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因为与意大利合作拍摄)。好莱坞版本的《战争与和平》在美国和西方世界取得了辉煌的票房成绩。赫本的娜塔莎一角清纯美丽,少女感十足成为了十分有影响力的娜塔莎形象。从拍摄的技术来看影片非常有质感,场面恢弘,服装布景精美,是一部成功的好莱坞大片。

1959年好莱坞的电影在苏联上映后也取得巨大成功。总观影人次是3140万,是当年苏联外语片票房第二位,年度影片第十位。好莱坞的巨大成功令苏联领导层不能感到平静,促使他们考虑拍摄自己的影片。这将是邦达尔丘克执导的第二部影片。导演邦达尔丘克亲自参与剧本创作,并扮演了男主角比埃尔。为此国家划拨了在当时看来是前所未有的巨额预算——一千八百万卢布。对比当时的另一部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大奖的重要电影《雁南飞》,仅仅获得了250万卢布财政拨款。而当时苏联平均每一部的影片的花费是40万卢布。苏联版的电影《战争与和平》被设计为4部系列影片,第一部是《安德烈·鲍尔康斯基》(1966年上映,年度电影第一位,5830万观影人次),第二部《娜塔莎·罗斯托娃》(1967年上映,年度电影第九位,总观影人次3620万),第三部《1812年》(1967年上映,2100万人次观影,年度电影第29位);第四部《比埃尔·别祖霍夫》(1967年上映,观影人次1980万)。

为了将托尔斯泰伟大文学作品拍成电影导演邦达尔丘克整整花费了六年时间。电影剧本创作开始于1961年,仅《1812年》的拍摄就耗费了整整三年的时间。1965年版的《战争与和平》拍摄起初并不顺利。当时邦达尔丘克久久不能找到合适的女演员扮演娜塔莎的角色。当时导演助理推荐了一位女芭蕾舞演员,金发美女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而小说中的娜塔莎则是黑头发的。导演第一次见柳德米拉感到很不满意,但依然允许她参加试镜。第一次试镜效果并不理想,但是性格直率的副导演坚持请求导演给这位天才的女演员第二次试镜的机会。第二次试镜时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穿上了礼服戴上假发,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感到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内心之中有种重生之感。电影为了还原时代特色,再现当时贵族生活场景,聘请了海军上将高尔查克的妻子专门指导演员学习当时时代贵族的社交礼仪。电影服装制作上严格按照列宁格勒博物馆里保存的服装藏品来设计。主创们根据历史文献和博物馆文物,研究了那个时代,当时的日常生活和历史气氛,以便找到对造型布景唯一正确的艺术处理。

三、成就经典

邦达尔丘克版的《战争与和平》创造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当时电影史上时长最长的电影——404分钟。影片场面恢弘,其中波罗金诺战役的场景就有一万两千名群众演员参与演出。邦达尔丘克版《战争与和平》至今是托尔斯泰原著小说的最好银幕再现,此后的版本都没能达到该片的艺术性水准。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也避开了托尔斯泰小说中尖锐的社会问题。作为主创的导演认为,托尔斯泰小说的主题应该是爱国主义,展现了俄罗斯人民在道德和精神上针对法国的胜利,小说里最重要的是人性,主人公体现的俄罗斯性格,隐秘的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当时在我们面前有着美国电影工作者改编《战争与和平》的相当新鲜的经验,他们拍摄了一部也许并不太长的影片《战争与和平》,他们的意图是良好的,但对俄罗斯生活感受却不十分准确,俄国人民的生活、俄国现实的民族特征、这种特征在有些人看来也许觉得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东西,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么随同这些特征的丧失,也就失去那种最可珍贵的、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东西,也就是构成全部俄罗斯文化与俄罗斯灵魂的那种东西。”(谢·邦达尔丘克1982:27)

导演邦达尔丘克历来以要求严苛著称,甚至副导演和演员有时都感到难以忍受。而导演为这部影片的创作也可谓竭尽了全力,甚至还发生了心脏骤停的事件。邦达尔丘克本人参加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然而正如当时苏联参战的大多数人一样,他没有取得赫赫军功。但是在和平年代却取得了个人事业的伟大业绩,拍摄出了《一个人的命运》《他们为祖国而战》等苏联经典电影。最终这部最经典的《战争与和平》电影获得了1965年莫斯科国家电影节大奖,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此片的唯一失败之处是演员年纪普遍偏大,因为当时主要角色都由成名已久的知名演员来扮演,只有娜塔莎一角由新人扮演。安德烈·鲍尔康斯基公爵由著名演员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饰演。而艾伦的演员当时已经五十岁,而导演本人饰演的比埃尔也有47岁了。尽管如此,电影主题的表现、演员的精湛演技、战争的恢弘场景和优美的俄罗斯自然风光都保证了该版本成为《战争与和平》一次经典的电影化。

四、剧集诞生

1972年英国BBC公司根据小说《战争与和平》拍摄了21集电视剧,总时长15小时,成为了该小说时长最长的一次影视化作品。1972版《战争与和平》里比埃尔由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他时年35岁。导演是杰文斯。该剧以细腻的手法以英国式的风格再现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只是有些地方与原著相去甚远。

首先人物形象上,人物对话、行为处事、服装的风格等都酷似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而不像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有些方面甚至让俄罗斯观众哭笑不得。杰文斯版的《战争与和平》的主人公们似乎都喜欢刺绣艺术,几乎每一集剧情都有女人们在闺房里刺绣的镜头画面。

该剧被认为是一次不成功的影视化尝试。但是在英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剧中的俄罗斯贵族小姐们在英国观众看来十分亲切可爱。俄罗斯观众却认为不值得浪费时间去观看这样一部剧。也有观众认为,在2007年和2016年的版本出现之前本剧也值得一看。

2007年,英国的BBC公司出资2600万欧元,由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蘭艺术家们合作完成了《战争与和平》电视版的拍摄。这次拍摄成为电影史上该部经典文学作品耗资最贵的版本。电视剧总时长480分钟。主要角色娜塔莎由相貌不十分出众的金发美女法国演员克雷门斯·博艾吉饰演,令观众大为震惊。因为原著小说中的娜塔莎黑发美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俄罗斯演员则获得了亚历山大一世、库图佐夫和尼古拉·罗斯托夫(弗拉基米尔·亚萨耶夫,因在经典俄剧《情迷彼得堡》中扮演皇储亚历山大二世而红极一时)等重要角色。

该剧的拍摄耗时2年。该剧布景十分精美,总共有1万5千个镜头,服装也有五千套。有些情节也不符合原著小说的描写。小说里达洛霍夫决斗的见证人是比埃尔,而这部剧里却轻率地换成了尼古拉·罗斯托夫。艾伦·库拉金娜在原著里暗示死于不成功的堕胎,而这部剧里却换成死于天花或者梅毒。亚历山大一世在小说里年纪是28岁,而该剧里的俄罗斯演员伊戈尔·科斯塔列夫斯基当时已经59岁。俄罗斯观众认为BBC的再次尝试依然谈不上成功。影片过于冗长,尤其女主角娜塔莎的塑造引起了观众的批评。与此前的娜塔莎不同,该剧中的娜塔莎以金发美女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奥黛丽·赫本和萨维里耶娃的娜塔莎都是黑发,与原著相符。而剧中的比埃尔·别祖霍夫比安德烈·鲍尔康斯基显得更为年轻英俊。

英国人真的是偏爱俄罗斯文学经典《战争与和平》。2013年,BBC公司再次野心勃勃地宣布将开启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的银幕化工作。2016年万众期待的六集电视剧《战争与和平》举行首演。结果是广受好评,批评家们认为,即使是托尔斯泰本人也会对电影版本感到满意的,尽管电影依然在某种程度上是英国式的。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社会场景历史画面得到了完美再现。尤其令女性观众喜爱的爱情主线、阴谋等叙事显得比残酷的战争场景可爱得多,战争场面体现的不多。与此前所有版本相比,演员普遍年轻化,更加贴近小说里人物的实际年龄。小说里20岁的尼古拉·罗斯托夫由24岁的杰克·隆德扮演(对比邦达尔丘克版的27岁的尼古拉扮演者);20岁的艾伦·库拉金娜由27岁的塔宾斯·米尔顿扮演,(邦达尔丘克版的演员35岁),20岁的比埃尔·别祖霍夫扮演者是29岁的波尔·丹诺(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扮演的比埃尔42岁)。莉莉·詹姆斯获悉被邀请扮演娜塔莎·罗斯托娃时正在拍摄其他电视剧,她在拍摄间隙的午餐桌旁阅读原著小说,而每次拍摄时就把小说藏到桌子底下。

本次拍摄是对原著最大规模的一次影视化,成为当时BBC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一个剧集。电视剧没有在英国取景,所有室内场景都是在真实的宫殿里拍摄。在彼得堡皇村大皇宫的叶卡捷琳娜大厅拍摄了皇室舞会的场景,在这次舞会上娜塔莎与安德烈第一次跳舞,舞会场景有200名演员参与。电视剧的部分场景是在克林姆林宫的教堂广场和乌斯宾斯金教堂实景拍摄。而莫斯科城的形象而取自维尔纽斯旧城。相应的贵族庄园则取自拉脱维亚的庄园,军营场景取自诺夫哥罗德郊外。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拍摄了军营场景,在这里群众演员付出了和主要演员一样的巨大劳动,有超过500名演员在夏季和冬季军营里拍摄军事训练的场面。一切布景都符合当时的历史,自然美景令人震撼。

电视剧被认为非常成功地再现了原著小说。演员表现都很完美。比埃尔的形象十分符合托尔斯泰的原著描写。布景精美至极,群众演员阵容强大。服装华丽,足以说明制作费用的昂贵。俄罗斯观众认为英国的这次翻拍出人意料地、善意地讲述了俄罗斯的一切。某些方面甚至对小说进行了独到的发挥。一切都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似乎英国人热爱俄罗斯就像热爱自己的祖国。波尔·丹诺饰演的比埃尔十分出彩,似乎电视剧的其他不足之处都可以忽略不计。观众一下子就接受了这个人物形象。不仅演员表演出色,幕后工作人员也可谓才华横溢。英国年轻导演汤姆·哈尔波尔指导该剧时不足四十岁,他此前曾出色地指导了《这里是英国,1986年》。而剧本编剧是安德烈·德温斯,以改编经典名著而闻名,他改编的有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1995年版,科林·弗斯出演达西。

2016版《战争与和平》据统计是小说的第十一次影视化。在英国电视剧取得了巨大成功,第一集观看的人数就达到了700万,而原著小说则进入了2016年英国畅销书排行榜。

五、结论

我们说《战争与和平》的历次影视作品都凝结了影视人创作的心血。我们可以期待未来还会出现新的改编。这是因为伴随着这些影视画面的托尔斯泰的语言,他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不仅适用于他作品中的那个历史时代,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今天。

参考文献:

[1]胡榕,罗慧生.困难探索的总结—苏联创作人员谈影片《战争与和平》[J]电影艺术译丛1982(2)50-64

[2]谢·邦达尔丘克.在读不朽的长篇史诗的时候[J]电影艺术译丛1982(2)

[3]金·维多.我怎样拍摄《战争与和平》[J]电影艺术译丛1982(2)

作者简介:张帘秀(1973-),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学。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
恶毒的爱
婚姻中的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
另一个托尔斯泰
忘记自己的人
伟大的“搬运工”
“死”后写出《复活》
硬币里面的大度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