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困境与对策

2020-12-21刘茜

档案天地 2020年12期
关键词:虚拟社区青岛社区

刘茜

虚拟社区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把具有共同的兴趣和利益,联系密切但身处不同地方的人们连接在一起所组成的在线交流群体[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需求进一步细分,垂直类专业社区应运而生,其中档案虚拟社区即是虚拟社区的衍生产品,它是依托互联网媒介,由档案领域相关机构或人员建立的,以档案相关信息的沟通、交流互动、知识分享、建立人际关系为目的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互动性、交流性特征的专业性虚拟社区。

在实践中,档案虚拟社区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建设情况不容乐观,社会甚至行业内人士对其了解程度不高。建设档案虚拟社区是加强档案行业内部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档案学科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主要措施,因此建设档案虚拟社区很有必要。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对档案虚拟社区的讨论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档案界论坛与档案知网等特定档案虚拟社区的实证研究上,韩季红、孙军等人(2008)从档案学通讯网站论坛(档案知网)上的热门内容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走向,指出档案学应当渗透到公众中去以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2]。常冠林[3](2009)对档案界论坛中存在论坛模块发展不均衡等八个问题进行了阐述。顿琴、李刚[4](2010)对档案界论坛的概况、特点及功能进行了介绍,孙大东[5]以档案界论坛为例,研究档案自媒体的教育功能,认为档案自媒体具有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虚拟化等热点,同时并指出目前档案自媒体应用中的不足。可见我国档案虚拟社区研究呈现出较为分散微观不够系统,且时效性不是很强的特征,因此笔者对国内虚拟社区进行了系统调查,进一步明晰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供相应建议。

一、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调查

为了解我国档案虚拟社区的建设情况,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法、文献调研法以及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聚焦于档案领域、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档案虚拟社区进行调查,具体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利用百度、必应等搜索引擎以“档案+社区”“档案+论坛”等为关键字进行网页搜索,并通过文献阅读,借鉴前人的调查方法,拓展调查渠道。最后,为保障调查对象的全面性,笔者以综合性档案馆、档案学期刊杂志社、档案学学会为切入点,主要通过查看友情链接进行档案虚拟社区挖掘。最终调查样本见表1。

二、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主要对我国档案虚拟社区的数量、内容、形式等进行了调查。对每个样本逐一进行访问与归纳统计。同时,由于调查样本中存在较多停止运营、无法访问的档案虚拟社区,笔者通过查询网站历史记录尽量还原历史结果,但仍存在部分链接无法访问的情况,所以由于各种因素此次调研仍有不足。

1.档案虚拟社区建设数量

经网络调查,笔者发现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情况不太乐观,截至2020年10月,仅有青岛城市档案论坛一个档案虚拟社区仍在继续运营。笔者通过访问互联网档案馆查找虚拟社区历史数据,得到我国历年档案虚拟社区数量数据,具体见图1。

由于从2008年起,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攀升和Web2.0大潮的逐步推进,网民互动交流需求增强,虚拟社区步入黄金时代。通过折线图可知,我国档案虚拟社区由于专业领域限制,档案虚拟社区数量不太多,达到巅峰的时间也稍有延后,于2011年达到第一个高峰。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新媒体出现带来的冲击以及社区优质内容的下沉等一系列原因,档案虚拟社区于2016年进入萧条期,2019年仅有两个社区,至2020年仅有1个虚拟社区继续运行。

2. 档案虚拟社区建设内容

通过建设内容统计可知(见表2),我国大部分档案虚拟社区主要开设有档案资讯、档案理论、档案论坛等栏目,少部分档案虚拟社区开设国外档案资讯、工作招聘等栏目。其中档案知网内容最为齐全,几乎涵盖了档案领域的所有交流需求。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因为挂靠于青青岛社区,因此功能较为简单,内容也高度聚焦,仅作为城市档案的一个讨论社区,因此没有太多版面划分与功能设计。

3. 档案虚拟社区建设实例——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1)建设现状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7]是青青岛社区中的一个板块,是以城市记忆为主题的交流论坛,主要用于挖掘青岛历史文献、为研究者提供资料。论坛功能较为简单,主要设置发帖、评论、点赞、私信以及关注等功能。通过近两年的持续关注与多次访问,笔者发现最早的发帖时间可追溯至2004年9月,最近更新日期是2020年10月22日(2020年10月29日检索),笔者于2019年3月9日进行检索时,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已超过5000条(论坛只显示5000条),精华讨论1322条。由于论坛改版,目前仅显示帖子21页共1050条。

通过采访论坛版主,笔者得知:最初青岛城市档案论坛是由青岛市档案信息网与青岛新闻网合办的论坛板块,成立于2004年,后因新媒体等综合原因的冲击,青岛市档案信息网退出协管,目前由版主利用业余时间以一己之力运营,出于保护论坛内精华贴文等重要记忆不被遗忘的目的,版主楚河汉界创办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微信公众号,坚持每天发布一篇原论坛精华内容。

(2)建设特点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档案虚拟社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虽然现在已不比从前,但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青岛城市档案论坛的定位独特,以城市记忆为核心主题。青青岛社区在网络论坛的黄金时代,是我国较为知名的地方社区。即使在web2.0时代,网络论坛发展出现颓势,青青岛社区的活跃量也高于其它一般性的综合性论坛。因此青岛城市档案论坛依靠的青青岛社区有着稳定的用户群体——青岛居民,论坛用户以图文的形式记录青岛形成、变迁和发展中的具有保存價值的信息成为一大特色。

第二,青岛城市档案论坛的社区氛围和谐,社区内容较为优质。论坛用户对青岛有着地域情结,地域情结的维系使社区成员之间氛围友好,加之青岛城市档案论坛版主有着较高素养,较多论坛网友在后来也成为了档案界、文史界名人,因此社区多产优质内容。

(3)建设不足

虽然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在社区内容与社区氛围方面有着较多优点,但笔者在页面浏览与网络采访的时候也发现其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主办方对青岛城市档案论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移动端的广泛应用与新媒体的普及,移动客户端成为青岛新闻网的主要发展对象,而对包括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在内的诸多论坛资金投入不足。因此论坛内有较多功能都形同虚设,如私信功能、关注功能等。另外,由于论坛的衰落,青岛城市档案论坛也随时面临关停的威胁,笔者在青岛新闻网的客户端上未找到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第二,论坛存档意识不强。青岛城市档案论坛作为聚焦于青岛城市记忆的虚拟社区,不仅是用户交流的载体,更是保存城市记忆、为人类后代留下完整真实的社会记忆的平台。但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在存档方面却不够重视。一方面论坛只能显示有限的内容,其他无法显示的内容因后台不够重视而清空;另一方面,论坛面临永久性关停的局面,一旦论坛关闭,大量精华内容将会丢失。

三、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的困境分析

我国涵盖档案工作、学术、教育的综合型社区均因各种原因停止运营,现存的档案虚拟社区均为定位更精细的垂直型档案虚拟社区,可见我国档案虚拟社区的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1. 社区建设独立,持续运营困难

纵观我国档案虚拟社区的总体建设情况可知,从2005年至2019年,在档案虚拟社区发展的15年间,曾有近十个单位加入我国档案虚拟社区的建设行列(详情见表1),可见我国档案界拥有初步建设档案虚拟社区的意识。由于缺乏深入分析,各平台建设相对独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区定位重合,缺乏规划。社区不同于档案信息网站,多为自发建設,因此社区定位相似、内容同质化情况较常见,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多为供档案界人士进行工作、学习、科研等交流的综合型论坛。由于档案虚拟社区的受众有限,所以笔者认为,档案虚拟社区宜精不宜多。

第二,社区间联系少,缺乏交流。虽然部分社区设有友情链接,但各档案虚拟社区之间的联系依旧相对较少。另外由于缺乏统一评价指标,社区建设容易出现故步自封的状况,不利于整体的发展。

第三,平台整合弱,缺乏拓展。平台整合是指与外部平台的整合,主要是指利用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会化媒体的资源,并在其上创建账号进行宣传并提高社区知名度。据调查,我国的档案虚拟社区主要以QQ为外部平台,建立QQ群进行即时交流。此外档案界论坛、青岛城市档案论坛也申请了微信公众号进行平台宣传或保护论坛内容。

2. 社区形式落后,吸引力不强

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多以论坛为原型,而且多为电脑端,在全媒体时代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场景的需求。部分虚拟社区如档案知网曾推出手机移动端应用,但主要形式与网页版相差不大,影响力与吸引力均不强。其次,档案虚拟社区的页面设计与功能设计都未与时俱进,总体在策划、设计等方面水平不高,界面设计美观度整体不高。就内容类型而言,社区交流多以文字图片为主,视频为辅。由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高速网络的构建,用户对流量的敏感性正在逐步减弱,因此,虽然文字和图片仍然是最为主流的内容形式,但是视频的接受度也在日益提高。视觉与听觉的信息传达更为迅速,也可以增强情绪和共鸣的传递。因此由于整体形式的落后,社区在吸收新鲜用户群体上不占优势,也存在旧用户的流失,社区活跃程度不高。

3. 社区运营松懈,内容质量不佳

一个虚拟社区的建设不仅是平台的开发,也包括后期运营与维护,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运营,社区运营则主要包括对用户的管理与对内容的管理。以往文献显示,运营团队存在对用户的需求响应不够积极的情况,另外,社区任免规则缺失,管理人员长期处于离线或不作为的状态,未能履行好管理职能。在进行内容管理时,运营团队对社区内容整合力度不够强,例如未对社区中含金量较低或者影响社区氛围的发言进行处理,未对社区优质内容进行整理、提取与推荐,而是分散在各个板块、各个主题中,使得用户信息获取难度加大,所耗费的精力也增多,较为影响用户体验。

4. 社区宣传不足,社会认知不深

社区宣传包括社区平台的扩大宣传与社区优质内容的站外传播,在社区基调奠定、有稳定活跃用户后,应当考虑对外进行宣传,但就调查显示,我国档案虚拟社区整体影响力较低,以家庭档案网为例,据站长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19日),“家庭档案网”关键词的本地排名(沈阳市)为21113名,外链数为16(即家庭档案网被16个网页链接),具体分布地区为浙江宁波、江苏南京、山东博山、辽宁辽阳、陕西汉中,可见家庭档案网在本地与外地影响力均不太大,社会认知不深。

四、优化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的对策

1.转变固有理念,多方联合建设

优化我国档案虚拟社区的建设需要,档案领域相关人士摒弃划地自封的思想,树立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进行多方合作。联合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因此在选择合作单位方面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档案虚拟社区是以档案工作、学习、科研等信息交流为主要需求,因此在联合建设过程中,档案馆、档案科研院所、大型档案企业等机构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在档案虚拟社区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档案馆为主导,与高校、科研机构、档案企业等合作深度挖掘档案虚拟社区各类用户的需求,为档案虚拟社区的设计提供总体规划。其次是互联网公司等技术团队根据前期的需求分析结果与调研报告,对整个虚拟社区系统进行开发。最后是在社区投入运行后,由专业产品运营团队协同档案馆等专业性机构进行社区运营,由技术团队进行产品维护。

在早期档案虚拟社区建设过程中,由于社区成员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的规模与发展路径,因此可邀请类似于档案知网、档案界论坛、家庭档案网等团队入驻平台,为各社区优质内容提供继续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并实现社区用户聚集与持续发展。

2.多类平台布局,形成传播矩阵

多类平台布局一方面是指档案虚拟社区在电脑端及手机端均进行布局,另一方面是入驻外部知名社交媒介平台或虚拟社区进行多平台内容宣传,打造新媒体矩阵(新媒体矩阵指的是运营者以不同名称在单个自媒体平台上开设多个账号,或在不同自媒体平台环境下分别开设账号运营,并与客户端相结合,从而形成一致对外的新媒体账号方阵,实现同类信息的多渠道传播,以及不同渠道的多层次吸粉效果[9])。而常规媒体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百家号、网易新闻、知乎等。

自媒体矩阵的建设可以实现社区内容分发渠道的叠加,使信息更多样化地传达,并且更加个性化地选择信息接收渠道。通过在自媒体矩阵中进行内容宣发,也更有利于档案虚拟社区品牌的传播,有利于潜在用户的接收。以专业虚拟社区丁香园为例,丁香园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在知乎、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不同媒体渠道布局,并且针对不同平台属性制定不同运营策略,按照各平台的风格属性再进行改造,根据人群、内容属性再度细分,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3.丰富内容形式,提升内容质量

丰富内容形式是指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载体进行内容表达,使社区内容实用性与趣味性并存。因为视觉感知比文字感知更让人省力和愉悦,同时随着Wi-Fi普及与5G建网,网民流量压力将会得到较大缓解,因此在视频花费较少的时代,文字的受众将收窄,加之用户移动化与碎片化使用场景的日益普遍,因此档案虚拟社区应当积极挖掘新的内容体现形式,满足多场景的用户需求,如开发短时量音频产品以适应碎片化使用场景,对于特定版块使用视频直播、语音直播以满足实时性交流。

整體而言,社区内容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平台产生的内容,另一类是由用户产生的内容。平台自身产生的内容质量相对可控,但是一个社区的发展情况很大一部分均由用户产生的内容决定。提升社区内容质量,应当促进核心用户向平台聚拢,并且鼓励更多的用户参与到创作中来以发展更多的核心用户。因此社区可以通过创建奖励机制等方式创建更浓厚的参与感与归属感来激励社区用户创造有价值的内容。

4.深化社区定位,拓展社区外延

深化社区定位有利于凸显档案虚拟社区的特点并以此为社区核心竞争力实现社区的差异化发展。深度挖掘社区定位应当对档案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并借鉴国内外其他较为成功的虚拟社区的建设模式与建设经验,与国外档案领域接轨。扩展档案虚拟社区外延有利于提高社区运营的深度与广度,使之更贴近社区用户的需求。而拓展档案虚拟社区定位则可以通过加强档案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渗透,建设富有特色与内涵并且更为活跃的档案虚拟社区;通过采取跨界合作的方式提升社区影响力,如提取“档案文化”这一核心元素作为社区品牌与其他品牌进行合作,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可以通过丰富社区活动形式,开展线上线下活动以拓展社区交流空间,以知乎为例,知乎会定期举办线下活动,以此来汇集平台内各领域优质用户与活跃用户,从而拓展知乎用户交流方式,深化用户对社区的认知与好感并且营造更好的社区氛围。因此,通过不断挖掘和拓展档案虚拟社区的内涵和外延,档案虚拟社区才会有更强劲的竞争力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着眼于档案界,领域内人士的联系与交流仍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与外界的接触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档案界人士参与意识与交流意识的不断增加证明了档案虚拟社区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本文利用网络调查、文献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我国档案虚拟社区建设现状不够乐观,一方面是数量少,以往几个较为知名的社区关闭运营,大量用户流失并且缺乏新的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是现存社区建设质量不佳,也存在关闭运营的情况。因此,我国档案界亟待建立新型的档案虚拟社区,不仅为档案界人士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认识档案的平台,让档案学与档案工作更好地渗透到公众中去。

参考文献:

[1] 沈校亮.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与用户采纳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4-6.

[2]韩季红,孙军,连志英,李永贞,任越,张江珊,张晓,张全海.从《档案学通讯》网站论坛看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走向[J].档案学通讯,2008(04):46-50.

[3] 常冠林.欲车之行远,须轮之不停——观《档案界》论坛存在的问题[J].档案管理,2009(03):6-7.

[4]顿琴,李刚.《档案界》的网络社区——《档案界》论坛特点和功能分析[J].档案管理,2010(02):54-56.

[5] 孙大东.档案自媒体的教育功能研究——以《档案界》论坛为例[J].档案管理,2016(01):55-57.

[6]Internet Archive. [EB/OL]. [2020.10.29]. https://archive.org/.

[7] 青岛城市档案坛.[EB/OL]. [2020-10-29].

http://club.qingdaonews.com/club_entry_57_2_0_20_0.htm.

[8]戴艳清,王朝伟.基于用户需求的档案网络社区服务研究[J].档案时空,2016(08):4-6.

[9] 陈勇.报纸新媒体矩阵产品化运营研究[J].中国报业,2017(11):56-57.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青岛社区
浅析关于虚拟社区信息共享研究现状
浅析关于虚拟社区信息共享研究现状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美丽的青岛
虚拟社区网络行为与网络德育研究
网游社区:虚拟世界也赚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