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下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式探究

2020-12-21毛洋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28期
关键词:水环境水利工程大数据

毛洋

摘 要 以社会经济发展作为背景,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其在民生改善方面优势显著。就目前而言,基于现有环境评价标准,借助技术手段、评价体系,很难实现对公众需求的满足,因此,相关部门着力于加快大数据技术与评价系统的融合,确保对水环境影响评价客观、公正。

关键词 大数据;水利工程;水环境

引言

基于水利工程建设,其为民生改善创造了良好的价值。我国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多项工程建设兴起,为区域内防洪、灌溉提供了良好的帮助。为实现绿色生态理念构建,本文建立在大数据技术支撑基础上,以某省水利工程实例展开,进一步研究了在水利工程下水环境的影响,借助评价体系构建,落实水环境保护。

1水环境影响评价

围绕水利工程展开,判断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展开。①气候、局部大气方面。②土壤方面。③水环境方面。④水生态方面。以降低水利工程对水环境影响作为研究重点,应强化在建设以及运营两方面的管控。结合实际,此项研究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国内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将水利工程作为评价主体,进一步研究了其在水环境中产生的影响,以水工程、环境关系为着手点,借助对各类水环境效益因子的分析,完成具体的各类量化指标制定,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模型,在研究中对模型予以验证、完善。

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逐渐深刻化,现有环境评价标准已经脱离了实际需求,因此,应切实完善相关水环境评价体系建设,提升其时效性、准确性。

2大数据技术概念

大数据被首次提出时间为2008年,来自英国《Science》杂志。本书杂志中并没有明确大数据的含义。基于维基百科,大数据被概括为难以以常规手段在短时间内得到并实现管理的数据。具体而言,借助数据相关性分析,完成对规律的总结,可明确大数据的处理,预测相应的社会现象、国民生计,实现大数据应用落实,相关学者表示,大数据技术与水利建设融合,可优化对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未来科技、经济的影响。近年来,大数据呈现蓬勃发展的势态,本文以某省水利枢纽工程对水环境影响大数据作为着手点,通过对大数据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加以探寻,实现对评价应用新方向的拓展。建立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大数据获取方式,借助针对性应用服务,完善经验积累,为后续水利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3大数据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本文以畅通工程建设水环境评价模型、方法作为基础,以某省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完善了工程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模型建设,通过逐一分析评价指标,借助大数据技术,明确了指标计算方法。在优化指标权重调整的同时,实现了对准则层权重完善。利用操作上的层层递进,有效实现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全新构建,得出该省水利工程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

(1)模型指标体系设计。目前,针对水环境评价,我国相关部门均有相应的指导文件出台。河流、水工程生态评价指标较为明确,并存在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结合该省区域水环境,相关学者对于水环境评价模型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水工程生态指标体系、河流评估指标作为基础,完成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体系的验证,确保对比分析的完整性。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在水利工程中,对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进行抽取,结合大数据,获取具体的准则层、指标层,针对水文、水质、生态、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完成工程对水环境影响因子的评价。就整体评价模型而言,其评价指标包括目标层1个,准则层5个以及评价指标17个。具体而言,目标层包括基于水利工程,其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准则层主要指水文、物理结构、水质、生物情况、社会指标等。指标层涵盖流量整体变异程度以及生态流程保障等两个方面[1]。

(2)评价方法。结合具体工程等级,完成对权重值的设定,并将其在各项指标赋值中予以应用,通过观察得分情况,做出具体评价。评价包括五个等级,即理想状态、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以及病态等。

(3)评价范围。以工程规模作为基础,通过分析效益,得到具体重要性的判断,确定工程等级指标。结合工程等级,根据相关河流、水库选址、水文、水质监测,进一步为指标赋分,完成整体评价。通过集中判断区域内水生生物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的异同点,可将涉及评价的工程,划分为若干水体,具体完成水体选址监测点、断面的评价[2]。

(4)评价分值。结合相关指标赋分标准,应对水体代表值加以评价,进一步完成相关指标赋分值的计算。以准则层赋分体系作为基础,明确指标赋分权重,在评价后,进行相应的计算。以目标层赋分体系作为标准,将准则层赋分权重予以规定,完成目标层水体赋分计算。

4大数据评价平台构建

(1)平台构建内容。其构建步骤如下:①围绕工程建设、水环境,收集相关数据,予以集中分类整理。以该省作为中心,完成相关流域内水环境监测数据,具体包括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数据、水利工程、水环境相关法律政策、水資源历史档案以及具体技术标准数据等。②完成接口建设,为数据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以此为前提,落实相应整合工作,建立在数据依托基础上,完成数据整合方案。

(2)数据获取。以工程建设环境展开研究,其数据来源较为广泛,种类繁多,获取方法也具有多样性,除官方公布数据外,网络媒体数据、相关部门数据等,均为重要的数据获取来源,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期刊、论文获取数据。同时,数据格式同样多种多样,例如,超文本、公文以及技术标准等。较为常见的数据获取方法为爬虫自动获取。

5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大数据手段与水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尚处于探究中,本文通过实际应用探索,借助非传统数据获取方式,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范围内水环境影响的评价,通过着力于强化社会评价数据的获取,使评价体系得以进一步丰富,促进评价可信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媛媛.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论述[J].冶金与材料,2020,40(4):184,186.

[2] 程翔.基于大数据的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式探究[J].价值工程,2019,38(20):203-205.

猜你喜欢

水环境水利工程大数据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