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扩大开放新举措
2020-12-21温灏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办的线下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在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更显示了其特殊价值。
两届进博会成绩突出
从前两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来看,进博会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经贸活动的新载体,日渐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方向标和助推器。成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活动规模不断扩大。两届进博会从参展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到境外采购商和观众数量不断增长,落地成户、扩大投资的企业数目不断增多。首届进博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意向成交额达到578亿美元。第二届进博会国际社会参与热情高涨,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3800多家企业参展,较首届增加200多家,其中与会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达288家,意向成交额达711.3亿美元,较首届进博会增长23%。
其次,经济效益不断释放。两届进博会对全球国际贸易发展发挥了极大的经济溢出效应,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凝聚起应对全球新挑战的更广泛共识。进博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宽了国际市场,通过展示上千种高新技术和特色产品,提供了各国合作发展的契机,增进了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进博会也为各国提供了国际贸易的突破口,成为引进新产品、制造爆款品的加速器,为各国商品开拓了广阔市场,搭建国际贸易新渠道。
最后,开放举措不断落实。中国在两届进博会期间宣布的开放新举措,在短时间内都得到有效落实,并显示出巨大成效。这在几个方面得到了集中体现:一是激发进口潜力。2018年中国关税总水平从9.8%下降至7.5%,全年减轻企业和消费者税负约700亿元。2019年进口总额14.31万亿元,增长1.6%,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二是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中国进一步精简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减少投资限制,并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放宽外资股比限制。三是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外商投资法》于2020年1月1日起在中国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在2020年2月22日实施率达96.2%。四是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成立。目前,包括上海自贸区在内,中国已拥有21个自贸区。五是推动多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截至2020年9月,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
办好第三届进博会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中国审时度势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思路。高水平开放、经济在疫情中展现出的惊人韧性以及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都将为中国形成新发展格局奠定基础。第三届进博会的如期举办恰逢其时,成为新发展格局下的观察窗口、合作机制和推广平台。
觀察窗口。第三届进博会与往年相比,世界知名企业报名数量显著增加,表明全球市场主体对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发展的共识与行动。通过推动贸易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进博会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中国机会。与前两届不同,第三届进博会结合全球热点和行业趋势,新设公共卫生防疫、节能环保、智慧出行和体育用品及赛事等4个专区。首次设置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将集中展示全球防疫新成果,邀请各方共同探讨公共卫生防疫行业的发展趋势。
合作机制。进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如从长远发展考虑,为更好发挥其作为国际经贸合作平台的辐射作用,需要持续建立进博会的国际合作制度。探索建立包容可适的进口合作机制,吸引更多各类贸易主体集聚上海,获得更大的贸易促进效应。
推广平台。在首届进博会的签约企业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达34%,最不发达国家占比达10%。而在第二届进博会首批参展企业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高达57%。此外,通过相关机制设计,两届进博会给予了最不发达国家以必要的技术支持,帮助其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贸易减贫。其中第一届进博会对世界35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费参展的机会,对部分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展位。同时两届进博会通过设立国家展等形式,为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展示特色产品提供了机会,也为其进入中国市场、吸引中国投资等提供了新渠道。这些举措表明,进博会已成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推广平台,必将进一步促进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加快建立,同时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促进全球包容性增长。
(温灏: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