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马智行获得2.67亿美元新融资发布首条自动驾驶系统产线

2020-12-21白玉杰

中关村 2020年11期
关键词:智行小马自动

白玉杰

“在做到‘無人化和‘规模化之前,所有自动驾驶都是测试,无法称之为产品。”

11月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小马智行宣布获得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师退休基金会(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OTPP)旗下教师创新平台(Teachers Innovation Platform,TIP)领投总计2.67亿美元的C轮融资。小马智行本轮投后总融资额超过10亿美元,投后估值超53亿美元。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彭军博士表示:“小马智行致力于打造能自如应对多种路况公开道路的虚拟司机,推动自动驾驶真正全面普及。新融资有助于支持我们业务增长,加深与现有投资者合伙关系,迅速推进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全球市场。”

官宣融资喜讯的同时,小马智行发布了首条自动驾驶系统产线,可实现其新一代L4级别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PonyAlpha X的标准化生产,现已开始小规模生产。

该系统率先批量搭载于丰田旗下雷克萨斯RX450h车型。彭军表示这是整车厂提供的“强健身躯”与小马智行打造的“聪明大脑”之间的完美结合,这批车辆将在中国市场投入自动驾驶车队测试和服务运营。

生产过程中,小马智行采用全生命周期理念,打通了从供应链管理、硬件模块设计验证与测试生产、汽车改制总装、整体质检、下线标定到道路测试各环节,建立起一套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的标准化、信息化生产流程。

据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PonyAlpha X搭载于雷克萨斯车型。

通过细化工艺路径,新系统的生产流程包含40多道生产工序,1000多件装配器件,最终再经历200多项质检项目才得以下产线。质检项目涉及功能测试、环境测试和压力测试,例如振动、高低温、防水、噪声、实际道路测试等。小马智行还专门开发了一套产线管理系统,追踪车辆生产状况,定位每一个零部件的使用和损耗,以提高后期维护的效率。

在标准化生产中,小马智行借鉴了车规级工艺设计和开发流程,自主研发了24项核心硬件模块,包含车载计算平台、信号灯识别摄像头、传感器网关等。硬件模块自研能够控制成本,实现设计一体化,提升模块在车辆行驶场景的适配性和稳定性。小马智行认为,自主研发和生产将成为其探索技术规模化的关键。

自动驾驶的规模化之路不止于产线生产,当车队规模化上路后,其运营管理也面临挑战。小马智行开发了对应的管理系统,将上游生产、器件管理至下游的路测运营、维护返修,一一联通,自动化地管理运营车队。同时,其推出新一代的车内交互界面PonyHI和PonyDash,分别面向乘客和测试安全员,除了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还可以收集反馈意见,更高效地反哺技术研发。

从外观看,PonyAlpha X的传感器主要集成在车顶,采用流线型设计,更加紧凑和美观。小马智行对车顶传感器装置大幅更新,使用一体化设计,整体重量下降22%,螺栓数减少90%。

“如今,自动驾驶行业已经过了研发与验证原型车的阶段,进入逐步开始商业化尝试的阶段。因此,Robotaxi作为自动驾驶应用模式之一,在近期被自动驾驶赛道中的各家企业推出,这与自动驾驶行业的整体发展是分不开的。”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国内出行市场,借着新基建的东风,Robotaxi在各地纷纷落地。而在投资界,数以亿计的美金在这个“资本寒冬”纷至沓来,投向自动驾驶顶级玩家。

一夜之间,未来仿佛已来。

头部玩家为何如此青睐Robotaxi的研发?它能否真正成为未来出行的方式?

面对这些关键疑问,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在广州南沙的研发中心举办首届技术沙龙“小马说/PonyTalk”上表示,自动驾驶始终是由技术主导的硬科技,“无人化”和“规模化”决定了这项技术的高门槛。

“无人化意味着自动驾驶需要做到不依赖驾驶员和安全员。而技术规模化要求我们能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实现自动驾驶,降低成本,满足商用需求。这个‘足够大,它不是指几百、几千辆车,或者几个城市的布局,而是几百、几千个城市,甚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楼天城解释道,“在做到这两点之前,所有自动驾驶都是测试,无法称之为产品。”

楼天城说:“在通往产品之路上,提高技术以达到门槛是我们最关注的事情,没有之一。”除了业内常用的MPI(每两次人工干预间行驶的平均里程),小马智行公司内部围绕着安全在研发中设置了多种技术指标,以全面地衡量安全性。

成立三年多,小马智行自动驾驶技术在安全指标上取得明显提升,楼天城表示,未来依旧将安全性、复杂场景、车辆深度整合能力等作为技术发展的高优目标。

在小马智行广州研发中心负责人、Robotaxi项目负责人看来,做Robotaxi的起点和目的是把自动驾驶技术做到满分。

近年来,在各国政策推动之下,与自动驾驶相关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场景不断展开,商业化尝试层出不穷,自动驾驶时代正在渐行渐近。

福特已经在迈阿密、底特律、华盛顿特区、匹兹堡、加州帕洛阿尔托和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多处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北京刚刚宣布百度Apollo Park正式建造完成,这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应用测试基地;2019年,全国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在武汉正式揭牌。

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小马智行已在美国加州尔湾、弗里蒙特,中国广州都有Robotaxi车队进行公开道路测试运营,已在全球完成超过10万个订单。通过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迭代与优化。

Robotaxi项目负责人介绍,多地路测有利于自动驾驶技术能更快进步。2018年前,小马智行主要在加州测试,受到当地常年晴朗的天气影响,车辆对于雨水场景的数据收集十分有限。然而,Robotaxi在广州开始测试运行后的500天中,209天为雨天,其中不乏大雨甚至雷暴天气。雨水会影响激光雷达、高精度摄像头的精准性,产生许多噪点,对自动驾驶感知挑战不小。

小马智行采取软件、硬件技术双管齐下——自主研发自动驾驶传感器清洁系统,在下雨时自动触发;借助深度学习模型,优化多传感器深度融合技术,规避了单一传感器的短板。如今,其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轻松应对广州常见的大雨天气。

Robotaxi为自动驾驶研发扩充了更多长尾场景,意义非凡。“比如北京有非常繁华的主干道和无保护左转路口,广州南沙的特点是人车混杂,美国加州的车速较高,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左右,而在即将测试的上海,那里有着狭窄的道路,并且车流量大。”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看重Robotaxi能把我们带到用户真正有需求的场景里,走最为真实的路线,接受路上最真实的、最为困难的挑战。只有这样,自动驾驶的技术才能得到不断淬炼和提高。”

2017年4月,小马智行推出了第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截至2019年,小马智行已经迭代至第四代无人车技术解决方案——PonyAlpha 2.0。通过两年间的不断优化,小马智行的第四代无人车能感应200米外的物体,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处理分析,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配有小马智行系统的车辆能够精准地感知周围环境和驾驶路况,准确地预测其他车辆和行人的行为,并做出智能的决策。

那么,与滴滴和文远知行等企业相比,小马智行在技术路线和技术方向上有何不同?这些自动驾驶领域新变量出现后,自动驾驶行业格局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016年创立以来,小马智行专注于研发L4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全栈式软硬件技术研发能力,从基础架构、感知、路径规划与控制、高精地图与定位再到硬件结构设计与研发,更成功在中美多地推出自动驾驶出行及配送服务。”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技术路线的核心在于切实推動自动驾驶技术朝稳定、可靠和安全的目标发展。以实现无人驾驶目标为前提,凡对技术研发能够带来切实促进的路线,都是好的方向。”

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小马智行乐于见到自动驾驶行业出现新的参与者,因为只有整个行业处于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状态,自动驾驶才会更快走入每个人的生活。

目前,小马智行已经具备从底层基础架构、感知、路径规划与控制、定位,乃至硬件系统设计、研发的全栈式技术能力,这也被认为是其攻坚克难的基础。

猜你喜欢

智行小马自动
自动捕盗机
骄傲的小马
新AX7:智行无虞
绅宝智行以AI之名出师
基于STM32的自动喂养机控制系统
在小盒子里实现停车的智慧化——评测捷顺智行停车场盒子
小马快快跑
Stefan Greiner:我们为什么需要自动驾驶?